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6-19 20:5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松坪学校小学部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导学案
第1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主备人:敖祖良 执教人: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预期学习结果 1、通过观察了解微生物的存在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微生物的发现史3、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4、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生物并做好记录5、在活动过程中养成认真探究精神和仔细观察能力
学 案 教学控制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相关视频)、导学案
一、自学导航[探究一]:微生物的存在提问:你曾经感冒过吗?拉肚了吗?你吃过面包吗?喝过酸奶吗?你见过蘑菇吗? [讨论]:它们都是由什么引起的呢?结论:[探究二]:观察微生物我们怎样才能看到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呢?[活动]:显微镜的使用展示显微镜,引导学生记住有关注意事项。(详细使用见附录:显微镜的使用)[提问]:显微镜究竟能否看到微生物呢?[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并在纸上将其画下来。[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完成下面问题: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_______中、_____中、_________里、________________都有。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思考]:这么小的生物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呢?请阅读课本P3,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答案:他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他还制作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二、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有对有错,在对的后面打(√),在错的后面打(×)(1)显微镜的发明者是列文·虎克 ( )(2)显微镜的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3)使用显微镜时,镜头不要碰着盖玻片 ( )(4)可以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 )(5)使用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 ( )2、制作“小水塘”。3、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能够找到微生物的踪迹?你怎样证明它是有生命的? 一、预习、质疑(10min)阅读课本P2-4页,完成学案[探究活动]部分。教师负责指导学生阅读、讨论。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或小组。二、交流、展示(20min)每组根据本组具体情况挑选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内容(本组同学可以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其他同学认真听、评。教师对重点、难点进行的引导或点拨。三、检测、反馈(5min)对学过的内容当堂进行检测,及时复习与点评。当堂消化。四、教学、反思课后对本节授课做出认真分析和总结,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改进。改进措施:
自我评价自学态度:①非常认真( ) ②较认真( ) ③ 一般( ) ④ 差( )
小组评价自学态度:①非常认真( ) ②较认真( ) ③ 一般( ) ④ 差( )
教师评价学习态度:①非常认真( ) ②较认真( ) ③ 一般( ) ④ 差( )
组长签名:__________ 2010年 月 日
松坪学校小学部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导学案
第1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2、做酸奶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主备人:敖祖良 执教人: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预期学习结果 1、能尝试自己做酸奶2、知道细菌是一类分布很广的微生物3、了解细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4、了解细菌的特点
学 案 教学控制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相关视频)、导学案
一、自学导航[探究一]:酸奶的制作过程(由学生讨论完成,教师点拨)原料: 工具:加工步骤:1、煮沸:2、冷却:3、保温: 4、品尝:注意事项:(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提示可从安全、控制温度、卫生等方面)[思考]:为什么鲜奶会变成酸奶呢?答:[探究二]:细菌的特点。阅读课本P6-7,回答下面问题:1、细菌的特点:答:2、细菌的功劳:3、细菌危害:答:4、怎样减少细菌的传播?答:[活动]:模拟细菌分裂速度。二、巩固练习1、细菌的种类按形状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2、举例说明对人类有用的细菌种类如:_______、_______、_____等。3、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 )的细菌A、大肠杆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4、通过做酸奶的学习,我们认为细菌对人类(   )A、都是有益的 B、都是有害的 C、有的有害、有的有益5、辨一辨(1)细菌体积很小,几万个细菌才有头发丝那么粗( )(2)所有细菌都是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 )(3)细菌繁殖速度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 )(4)制作酸奶时一定要注意消毒、加盖 ( )(5)有的细菌和病毒一样,会引发和传播疾病 ( )6、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一、预习、质疑(10min)阅读课本P5-7页,完成学案[探究活动]部分。教师负责指导学生阅读、讨论。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或小组。二、交流、展示(20min)每组根据本组具体情况挑选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内容(本组同学可以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其他同学认真听、评。教师对重点、难点进行的引导或点拨。三、检测、反馈(5min)对学过的内容当堂进行检测,及时复习与点评。当堂消化。四、教学、反思课后对本节授课做出认真分析和总结,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改进。改进措施:
自我评价自学态度:①非常认真( ) ②较认真( ) ③ 一般( ) ④ 差( )
小组评价自学态度:①非常认真( ) ②较认真( ) ③ 一般( ) ④ 差( )
教师评价学习态度:①非常认真( ) ②较认真( ) ③ 一般( ) ④ 差( )
组长签名:__________ 2010年 月 日
松坪学校小学部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导学案
第1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3、馒头发霉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主备人:敖祖良 执教人: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预期学习结果 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2、能设计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3、探究在什么条件下物体容易发霉4、学会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学 案 教学控制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相关视频)、导学案
一、自学导航[探究一]:物品发霉的条件[观察]:物品上有霉,回忆出现霉的季节、气温和环境。答:(提示:霉菌是一种呈绒毛状、棉絮状或者蜘蛛网状的丝状真菌)[发现问题]:物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霉有生命吗?答:[提出假设]:霉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中产生。[设计实验]:控制变量法探究霉产生的条件实验序号条件组合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不变的条件改变的条件1温暖干燥把装有干燥的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温暖处2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温暖处实验序号条件组合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不变的条件改变的条件1寒冷干燥把装有干燥的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2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探究二]:怎样防止物品发霉 {思考}: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呢?答:[讨论]霉的功与过:举例说明霉对人类的功与过二、巩固练习1、霉菌属于( )A、细菌B、病菌C、真菌2、青霉素的发明人是( )A、弗莱明 B、弗洛里 C、钱恩3、霉菌是( )A、都是有益的 B、都是有害的 C、有的有害、有的有益4、辨一辨(1)冰箱能保鲜食物是利用它产生的较冷环境,便食物不容易发霉 ( )(2)霉菌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 )(3)霉是一种没有生命的东西 ( )(4)霉菌是不同于细菌的一种生物 ( ) 一、预习、质疑(10min)阅读课本P8-10页,完成学案[探究活动]部分。教师负责指导学生阅读、讨论。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或小组。二、交流、展示(20min)每组根据本组具体情况挑选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内容(本组同学可以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其他同学认真听、评。教师对重点、难点进行的引导或点拨。三、检测、反馈(5min)对学过的内容当堂进行检测,及时复习与点评。当堂消化。四、教学、反思课后对本节授课做出认真分析和总结,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改进。改进措施:
自我评价自学态度:①非常认真( ) ②较认真( ) ③ 一般( ) ④ 差( )
小组评价自学态度:①非常认真( ) ②较认真( ) ③ 一般( ) ④ 差( )
教师评价学习态度:①非常认真( ) ②较认真( ) ③ 一般( ) ④ 差( )
组长签名:__________ 2010年 月 日
松坪学校小学部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导学案
第1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主备人:敖祖良 执教人: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
预期学习结果 1、能利用调试好的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2、知道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3、能够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并进行比较4、了解细胞的发现史,培养仔细观察的探究精神
学 案 教学控制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相关视频)、导学案
一、自学导航[探究一]: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观察课本中彩图,学生讨论:并说明它们的形状和特点)结论:大多数细胞都_______,但个别的细胞却很大,比如______。而且形状、_______和_______都不同。刚才我们只是从图片中看到的细胞,那么你想看到真的细胞吗?好,我们就来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真面目:[探究二]:细胞的微观结构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在纸上记录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在纸上记录[讨论]:比较两种细胞相同点和不同点细胞的种类相同点不同点洋葱表皮细胞(植物)人口腔上皮细胞(动物)[探究三]:细胞的发现:你知道第一位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谁吗?请阅读课本P12,相信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他就是______国_______家和______家__________。[补充说明]:其实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思考]:为什么皮肤损伤后会感染,并且出现化脓现象?请阅读课本P12第二个问题,说说其中的道理。二、巩固练习1、辨一辨(1)所有的细胞都非常小,只能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完全相同 ( )(3)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 )(4)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 )(5)细胞是有生命的 ( )(6)构成生命的各种细胞的形状、大小和功能都是一样的( )2、_________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3、细胞是由_________________发现的。4、为什么说细胞是搭建生命“积木”? 一、预习、质疑(10min)阅读课本P11-12页,完成学案[探究活动]部分。教师负责指导学生阅读、讨论。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或小组。二、交流、展示(20min)每组根据本组具体情况挑选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内容(本组同学可以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其他同学认真听、评。教师对重点、难点进行的引导或点拨。三、检测、反馈(5min)对学过的内容当堂进行检测,及时复习与点评。当堂消化。四、教学、反思课后对本节授课做出认真分析和总结,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改进。改进措施:
自我评价自学态度:①非常认真( ) ②较认真( ) ③ 一般( ) ④ 差( )
小组评价自学态度:①非常认真( ) ②较认真( ) ③ 一般( ) ④ 差( )
教师评价学习态度:①非常认真( ) ②较认真( ) ③ 一般( ) ④ 差( )
组长签名:__________ 2010年 月 日
第1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复习课
六( )班 姓名_________
课型:复习课 课时:1课时 主备人:敖祖良 执教人: 授课时间:2010年 月 日[教学目标]:了解微生物的存在和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
[教学重点]:微生物对人的利弊。
[教学难点]:细胞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
一、微生物的发现: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认识自然提供有力的帮助,显微镜的出现为人们观察生物提供了重要条件,______最先发现了微生物。而_______最先得出生物是由最小的结构单位——细胞构成。
二、简述细菌的特点:细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三、举例说明细菌对人类的作用: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四、举例说明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
五、细胞很小,那么,一个细胞能够独立生活吗?举例说明:
答:
第1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检测题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__________。
2、在适宜的温度下,__________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3、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__________。
4、物体在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5、_____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40分)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 )
2、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 )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了使食物不易发霉的条件 ( )
4、只要服用抗生素,就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 )
5、生命体大都由细胞构成 ( )
6、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 )
7、细胞很小,所以所有的细胞是用眼睛无法看到的 ( )
8、小明发现房角阴暗处的霉的面积由小变大,说明微生物是有生命的,并且不断生长 ( )
三、用线把下面的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用线连接起来(每题5分,共15分)
四、情境题:(20分)
小华放学回家,口渴得厉害,他随手拿起水池旁的一只杯子,在自来水笼头上接一杯水喝了起来,如果你来劝阻,你会说什么?
我告诉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文虎克 细 胞
弗 莱 明 微生物
胡 克 青霉素
认真检查,相信自己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