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搭船的鸟
15.
教学目标
1.会认“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3.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是一只小鸟,它不仅漂亮,还特别聪明,它还会搭船呢。
创设情境,齐读课题
搭船的鸟
翠鸟:俗名鱼狗,背部为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从远处看很像啄木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食物以鱼类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
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郭风,原名郭嘉桂,福建莆田人。生前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迄今已结集出版作品50多部。1991年首批获得国务院授予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专家。著有童话诗集《木偶戏》《火柴盒里的火车》等。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翠
父
亲
哦
吞
羽
搭
沙
啦
响
嘴
悄
捕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独体结构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学习课文,抄写词句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画出自己
喜欢的句子,并把句子抄下来。
“我”在同母亲坐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看见了一只站在船头的非常美丽的小鸟,它带给“我”许多遐想,它捕鱼时速度很快,妈妈告诉“我”它是翠鸟。
品读诗句,想想画面
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自读提示:
1.这一段交代了故事的什么?
2.这一段运用了什么描写?结合你的想象,思考:“沙啦沙啦”说明了什么?
品读诗句,想想画面
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学习第1自然段
自读提示:
这只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品读诗句,想想画面
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学习第2自然段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品读诗句,想想画面
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学习第2自然段
品读诗句,想想画面
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学习第2自然段
鹦鹉
我看见一只
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
的,翅膀带着一些
,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
的长嘴。
品读诗句,想想画面
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学习第2自然段
自读提示:
1.它什么时候飞来的?
2.她站在那里做什么呢?
3.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品读诗句,想想画面
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学习第3自然段
自读提示:
1.从中找出表示翠鸟捕鱼动作快的词语。
2.作者写小鸟捕鱼后都用了哪些动词?圈出来。
品读诗句,想想画面
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学习第4自然段
自读提示:
这只小鸟搭乘我们的小船,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飞行的劳苦,还可以在船上休息,并且捕到了小鱼,说明翠鸟有什么特点?
品读诗句,想想画面
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学习第5自然段
聪明,有灵性。
作者抓住了翠鸟的外形美、捕鱼速度快的特点,这充分说明了作者有留心观察。同学们,你们细心观察过周围的小动物吗?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特点介绍给大家。可以写一写它的颜色,也可以写一写它的本领。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写一写。
品读诗句,想想画面
运用方法,练习仿写
学习本课的描写方法,写一个小动物。
课后作业:从网上或课外书上搜集翠鸟的其他资料,制作资料卡片。
品读诗句,想想画面
激发兴趣,拓展延伸
老师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翠鸟这个新朋友,知道了它的样子美,捕鱼动作快,那么大家想不想进一步了解翠鸟呢?
“我”和母亲去乡下
“我”看到一只彩色的鸟
人
和谐相处
鸟
外形
“我”的联想
小鸟捕鱼
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我”明白了这是一只搭船的翠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