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 课件+素材(15+16+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古诗三首 课件+素材(15+16+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5 08:20:46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古诗三首
1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写
“断、楚、至、孤、帆”等5个字。
2.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3.通过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通过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初读古诗,简介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最擅长的体裁是绝句。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初读古诗,整体把握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不准的
字可以通过查字典确定读音,读通句子。
2.小组内互读,同桌对读。
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望天门山
[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kāi
lái
押ɑi韵
duàn
zhì
ɡū
fān
chǔ
初读古诗,把握节奏
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结合图片,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你认为哪些字词用得生动、形象?
品读诗句,想想画面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壮美的景色的?
2.“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妙在何处?
品读诗句,感悟情感
同学们,请带着
自己的体会再把古诗
读一读
,结合课文插
图,看看诗中描绘了
哪些色彩鲜明的景物。
再读古诗,配乐朗诵
总结方法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习这首古诗时
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的呢?
1.读:读通古诗;
2.解:理解诗意;
3.想:想想画面;
4.悟:体会情感。
课后作业
课后把《望天门山》背给家长听,并收集
李白的作品读一读。
板书设计
山水相映
以动写静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
孤帆——日边来
长江灵秀浩荡
孤帆乘风破浪
望天门山(共15张PPT)
古诗三首
17.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宜”2个生字,会写
“饮、初”2个字。
2.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了。宋代诗人苏轼就在这儿留下了它的传世杰作——《饮湖上初晴后雨》。
资料宝袋
春晓苏堤
断桥残雪
雷峰夕照
曲院风荷
西湖美景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初读古诗,引导自学
1.读:先自由读一读,然后小组内读一读。
2.解:结合书中的注释,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3.想: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4.悟: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初读古诗,找准节奏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品读诗句,想想画面
品读诗句,想想画面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品读诗句,想想画面
品读诗句,想想画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读准节奏,配乐朗诵
课后作业
搜集并阅读描写西湖美景的诗词,如: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望湖楼醉书》。
板书设计
借景抒情
贴切比喻
晴方好
雨亦奇
比西子
总相宜
晴雨皆美
浓淡俱佳
饮湖上
初晴后雨(共16张PPT)
古诗三首
17.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庭、未、盘”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会写
“镜、未、磨、银、盘”6个字。
2.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跟随古人“欣赏”了雄伟的天门山,“游览”了妩媚的西湖,现在哦我们一起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洞庭湖的美景。
洞庭湖:湖外有湖,湖中有山,风景迤逦,景色优美。
在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和重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资料链接,导入新课
刘禹锡,字梦得,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
,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古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古诗,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pán




yáo

yín

wèi

jìnɡ
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学习古诗,理解词意

mó(磨刀)
mò(磨盘)
知道儿子今天回家,大爷早早就开始准备了,自己去院里捉鸡,让老伴去磨(mò)盘上磨(mó)刀,

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品读诗句,想想画面
再读古诗,掌握节奏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自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借助书上的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2.小组交流汇报。
3.教师讲出诗意,学生对出诗句。
品读诗句,想想画面
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品读诗句,想想画面
再读古诗,品读悟情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
2.说说你眼前见到了哪些景物,这里藏着一个比喻句,找一找,再说说把什么比做什么。
3.“两相和”的“两”是指谁和谁?“和”是什么意思?
再读古诗,想象画面
1.这两句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2.边读边想象,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用上一两
个形容词说一说。
3.你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吗?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欣赏名句,感受美景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美景的古诗句?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雍陶《题君山》
欣赏图片,练习说话
课后作业
课后把《古诗三首》背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湖月——想和
潭面——如镜
湖水——银盘
君山——青螺
洞庭湖
山水一体
景色迷人
望洞庭
和平宁静
山水相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