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七年级语文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伟大的悲剧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下期 学段 第五单元
教 学 目 标 1.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2.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内容。 3.抓住细节,体悟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4.从题目的“伟大”“悲剧”中,理解这一事件的伟大意义。
教 学 重 点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清故事情节的能力。 2.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3.通过关键语句的品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教 学 思 路 快速阅读总体感知——自选研究质疑问难——研读赏析合作探究——创造阅读拓展延伸
主要 教学 方法 1.快速阅读法。 2.质疑探究法。 3.讨论交流法。
教 学 资 源 中国科普博览 地球故事 南极情怀:http://hchyj.51.net/index,htm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共 一 课 时 一、 导入新课 1960年5月25日,中国人王富洲、贡布、屈银华首次从“不可逾越”的北坡登上珠峰峰顶。 2004年1月4号,美国“勇气”号、“机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表面,预示着人类向太空又迈进“一大步”。 2005年10月17日,中国“神舟六号”在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着陆,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微笑着走出返回舱,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探索太空的旅途上,又取得一次巨大的成功。 2008年9月25日,中国“神舟七号”成功升空。翟志刚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标志着中国人民向太空跨出了一大步…… 学生认真倾听,感受人类征服自然,实现人类梦想的壮举。 以此导入课堂学习,创设凝重、沉思的气氛,建立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但是,在人类太多成功的探险活动背扣,也有着太多的失败,太多的失败的英雄。 接着,课件显示“南极版图”,突出南极点科学实验站的名称“阿蒙森一斯科特站。” 教师富有激情地介绍这个站名的来历,引出课文的人物
二、 快读课文,整体感知 展示图片,配入风雪交加的背景音乐(倾听雪暴声)。 1、你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个故事吗?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叙事特点理清故事情节;到达极点——接受任务——埃文思猝死——奥茨走向风雪——最后的温情。 2、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读完文章后的感受或心情。 学生默读课文,学生讨论 板书学生说出的词 语。如:震憾 遵循叙述类文体的阅读规律,要求党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思维能力。 遵循阅读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的体体验,以学生阅读心理为切口,激活阅读思维。
三、 自选研究,质疑 问难 1、文中哪些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你?默读课文,圈画这些语句,并用一句话概括。 学生应该会找到细节描写:接受为挪威人作证的任务。②威示逊博士临死不放弃科学观察。③奥茨英雄似地独自走向风雪。④斯科特三人骄傲地等待死神来临。⑤斯科特的绝笔。 在阅读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明白。先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共同讨论。 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进一步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与事件中的人物对话,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
2、小组选择最打动你的情节,讨论“是什么打动了你”。如果小组讨论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提请班级交流解决。这是本节的重要环节,讨论过程中要对重点的语段、句子,像“奥茨英雄似地独自走向风雪”“斯科特三人骄傲地等待死神来临”等情节中的语句组织学生朗读,对关键评语反复品读,以此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共同解决。在谈到“斯科特的绝笔‘这一情节时引导学生想象斯科特给国家、民众、朋友、妻子、孩子可能写一些什么。 学生朗读重点语段句子,品读关键词语,讨论交流。
四、 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1、大家看课文的题目“伟大的悲剧”。悲剧是结剧悲惨的故事,既然是悲惨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呢?二者以看似矛盾的词组合成课文标题,对全文的情节和意义起了什么作用呢?(展示题目) 2、我们先从悲处入手。本文之所以悲,体现现在斯科特探险队之行的哪几个方面。 教师示例: 失败之悲 知道自己失败了,成了亚军,斯科特一行人悲伤到了极点。 死亡之悲 他们在归途中遇到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气逼人、燃料太少等困难。因此,他们斗不过这些归途中的困难,壮烈牺牲了。 教师总结: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人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却是有价值的,是伟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 3、大家讨论,从文中找出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之处,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4、伟大体现在哪些方面? 讨论归纳;勇于探索,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他人…… 5、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明确:探自然奥秘,挑战人类极限,实现生命价值,给后人以精神鼓舞。 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情节。小组交流,准备用“ 之悲”的句式说话。 学生发言,充分感受悲剧中蕴含的壮美。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重在探讨他们的伟大人格与伟大精神。同时,新课标十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而诵读是体验情感的好方法。故设置这一环节。
五、创造阅读,拓展延伸 展示问题,小组合作,对哪道题感兴趣,就说哪道题(多角度,有创意)。 1、假如你是挪威探险队员阿蒙森,当你通过卫生电视看到斯科特一行在南极艰难的情景,你会怎么办呢? 2、假如你是挪威国王,当你得知斯科特一行遇难的消息后,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最想做的事又是什么呢? 3、假如你是一位作者,你会为谁作书立传呢?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失败的斯科特和胜利的阿蒙森呢? 4、联系实际,说说你所知道的“伟大的悲剧式”的人物或事件,这些人或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新课标提倡多角度有创意阅读,并且强调联系生活,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故设置这一环节,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甚至是辩论,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 教师总结 同学们,探险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事业,既是对自然界的挑战,更是对自身的挑战。它不仅需要坚强的体魄,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为这项事业献身的精神。在你们心中一定有更渴望了解的奥秘,最渴望征服的世界,愿将来的某一天,你们能像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等一样,让世界为之瞩目,让祖国为之骄傲。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 与 创新之处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抒情性强、文学味浓的传记。丰美的语言、丰厚的情感、丰蕴的思想及丰富的相关知识,使文章可读性很强,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好材料。在快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和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课文中有许多非常感人的细节,茨威格笔端饱含的深情正是通过这些细节表现出来的。教学设计重在启发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体会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与人物身上蕴涵的伟大精神。
存在的问题 与不足 在阅读中教师要多指导学生如何筛选信息,紧扣问题展开讨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