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声的利用 作业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声的利用 作业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4 12:1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
声的利用
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中,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A.蝙蝠的“回声”定位
B.大象的“声音”交流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碎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2.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A.左右振动
B.向左运动
C.向右运动
D.静止不动
3.(2018黑龙江龙东中考,2,★☆☆)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烛焰晃动
B.钢尺振动
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倒车雷达
4.(2019四川眉山中考,42,★★★)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
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
5.(2020?港南区三模)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B.蝙蝠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飞虫的位置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
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6.(2020?泉州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少,音调就越低,响度也越小
B.声源离人越近,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C.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以及发声方式有关
D.用力敲击鼓面,鼓面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二、非选择题
7.利用超声波探伤的实质是声能够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台风和海啸会产生________(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建立这种声波接收站可以确定台风和海啸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8.张老师制作了一个声音炮(如图)将塑料膜绷紧扎在圆桶的桶口,在桶底开一圆孔,在距离圆孔大约2m的地方叠放一些空纸杯。用手迅速拍打塑料膜,发现纸杯被振落。此实验表明:声音能在________中传播,声波能传递________。
9.防雷防电,注意安全。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天气,郑州两个年轻人在一个空旷的路面上用手机打电话,不幸被雷电击中。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________现象。救护车急速赶来救援,独特的鸣笛声提醒路人避让,这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
10.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主要是利用了声音来传递________(信息/能量);另外在医院过道内还看到“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________(音调/响度/音色),以免影响他人。
11.在医院中有一些利用声音为我们健康服务的例子,通过B超来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可以________;通过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是利用了声音可以________。
12.2020年4月4日,全国通过鸣响防空警报,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用警报声表达人们的哀悼之情,这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警报声可以传出很远是因为声音的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较大。
13.(2019秋?行唐县期末)近些年中国的高铁技术发展迅猛,京沪高铁的开通更是体现了中国在该项技术的领先地位。
(1)高速列车噪声很小,它是从防止噪声______方面着手控制的,冬天和夏天噪声的传播速度_____(填“相同”或“不同”),噪声是以_____为单位来表示强弱等级的;
(2)若高速列车匀速通过长1.75km的某桥用时30s,列车长350m,则该列车速度是_____m/s,列车中座椅上的某位乘客通过此桥的时间为_____s。
参考答案
A
2.A
3.A
解析:图中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选项符合题意。钢尺振动可以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物体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4.D
解析:(1)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故A错;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340m/s×0.2s=68m;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即汽车行驶的距离):=85m-68m=17m,故B错;(2)汽车行驶这17m共用的时间:=0.9s-0.25s+0.2s=0.85s,所以汽车的车速为:,故C错、D正确。
5.A
解析:A.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正确;
B.蝙蝠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确定目标位置,故B错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响度大,故C错误;
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A。
6.A
解析:A.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少,振动频率越小,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响度与频率无关。A说法错误。
B.声源离人越近,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就越大。B说法正确。
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以及发声方式有关。C说法正确。
D.用力敲击鼓面,鼓面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D说法正确。故选:A。
7.信息;次声波
8.空气;能量
9.放电;信息。
解析:(1)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2)鸣笛声提醒路人避让,这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10.信息;响度
解析: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主要是利用了声音来传递信息。在医院过道内还看到“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响度。
11.传递信息;传递能量
解析:通过B超来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通过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2.信息;响度
解析:人们听到警报声表达人们的哀悼之情,属于声音传递信息;
警报声传的很远,是因为声音的响度较大。
13.
(1)产生;不同;分贝(dB);(2)70;25
解析:(1)①控制噪声要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高速列车噪声小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着手控制的;
②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同一种介质中,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同,故冬天和夏天噪声的传播速度不同;
③噪声是以dB为单位来表示强弱等级的;
(2)①列出完全过桥通过的路程:

②列车中座椅上的某位乘客通过此桥的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