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6-20 07:1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
----工业合成氨
复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温度
气体压强
催化剂
浓度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正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催化剂对平衡无影响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弗里茨·哈伯:
弗里茨·哈伯与合成氨
合成氨从第一次实验室研制到工业化投产经历了约150年的时间。德国科学家哈伯在10年的时间内进行了无数次的探索,单是寻找高效稳定的催化剂,2年间他们就进行了多达6500次试验,测试了2500种不同的配方,最后选定了一种合适的催化剂--铁,使合成氨的设想在1913年成为工业现实。鉴于合成氨工业的实现,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18年向哈伯颁发了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化学反应的方向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的速率
合成氨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怎样能促使化学平衡向合成氨方向移动?
怎样能提高合成氨反应速率?
适宜的合成氨条件
工艺流程
化学工艺学
高压对设备材质、
加工制造的要求、温度
的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等
【交流·研讨】
合成氨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N2(g)+3H2(g) 2NH3(g)
已知298K时: △H= -92.2KJ·mol-1
△S = -198.2J·K-1·mol-1
请根据正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分析298K下
合成氨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298K下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4.1×106(mol·L-1)-2
书P65
合成氨反应的特点:
①可逆反应
③正反应气态物质系数减小
④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熵减小的反应
N2(g)+3H2(g) 2NH3(g) △H =-92.2kJ/mol
(1体积) (3体积) (2体积)
△S = -198.2J·K-1·mol-1
一、合成氨反应的限度
【交流·研讨】
请利用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分析什么条件有利于氨的合成.
书P65
1:1 1:2 1:3 1:4 1:5 1:6
0.6
0.5
0.4
0.3
0.2
0.1
NH3%
N2:H2
___温度、___压强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N2、H2体积比为_____时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最高。
增大
降低
1:3
二、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交流·研讨】
1、你认为可以通过控制那些反应条件来提高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2、实验研究表明,在特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的物质的浓度的关系为:
ν =κC(N2)C1.5(H2)C-1(NH3)
书P66
3、请你根据下表所给的数据分析催化剂对合成氨反应速率的影响:
催化剂对合成氨反应速率的影响
条件 △ E /KJ/mol k(催)/k(无)
无催化剂 335 3.4×1012(700k)
使用Fe催化剂 167
1.升高温度
2.增大压强
3.增大反应物浓度
4.使用催化剂
5.增大N2`H2浓度,将氨及时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
使用催化剂可使合成氨反应的速率提高上万亿倍。
合成氨的适宜条件的选择
生成物氨的浓度
反应物的浓度
催化剂
温度
压强
速率分析
使NH3生产得快
外界条件
高压
高温
使用
增大浓度
减小浓度
平衡分析
使NH3生产得多
高压
低温
无影响
增大浓度
减小浓度
【交流·研讨】
研讨的内容 研讨的问题
1、既然增大压强既可提高反应速率,又可提高氨的产量,那么在合成氨工业中压强是否越大越好?
压强怎么定?
2、既然降低温度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那么生产中是否温度越低越好?
3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 在合成氨工业中要不要使用催化剂,为什么?
温度怎么选择?
要不要用催化剂?
1、压强怎么选?
分析:
①合成氨反应是气态物质系数减小的气体反应,增大压强既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正向移动,所以理论上压强越大越好。
②但是压强越大,对设备的要求高、压缩H2和N2所需要的动力大,因此选择压强应符合实际科学技术。
综合以上两点:根据反应器可使用的钢材质量及综合指标来选择压强。实际生产中压强一般选择在100~1000大气压之间。
2、温度怎么选择?
分析:
①因为正反应方向是放热的反应,所以降低温度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②可是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小,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因此温度也不宜太低。
③催化剂要在一定温度下催化活性最大。
综合以上因素:实际生产中温度一般选择在700K左右(主要考虑催化剂的活性)。
3、用不用催化剂?
实际生产中选用铁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铁触媒),它在700K时活性最高。
分析: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求化学反应速度要快, 原料的利用率要高,单位时间的产量要高。
4、浓度怎么定? N2 和H2的比例怎么定?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在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比为1:3时,平衡转化率最大,但是实验测得适当提高N2的浓度,即N2和H2的物质的量比为1:2.8时,更能促进氨的合成。
实际生产中的处理方法:及时将气态氨冷却液化分离出去;及时将氮气和氢气循环利用,使其保持一定的浓度。即N2和H2的物质的量比为1:2.8
(阅读书本67页)
外部条件 工业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压强
温度
催化剂
浓度
研讨的结果
根据反应器可使用的钢材质量及综合指标来选择压强
适宜温度
700K左右
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N2和H2的物质的量比为1:2.8的投料比, 氨及时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
【总结】
工业上利用某可逆反应生产产品:
一般要使用催化剂:这样可以大大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选择合适的温度:该温度是催化剂活性最大的温度;
选择合适的压强:既要考虑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还要考虑动力、材料、设备等。
【小结·反思】
二、合成氨工业简述:
1、主要流程:
原料气制取 净化 压缩 合成 分离 液氨
2、原料气制取:
空气
压缩

液态空气 N2(先逸出) 物理方法
蒸发
CO2(+N2) N2 化学方法
分离出CO2
制氮气:
(造气)
(净化)
(合成氨)
制氢气:
天然气 CO+H2 CO2+H2 H2
H2O(气)
分离出CO2
CH4(g)+H2O(g) CO(g)+3H2(g)
CO(g)+H2O(g) CO2(g)+H2(g)
H2O(气)
我国合成氨工业的发展情况:
解放前我国只有两家规模不大的合成氨厂;
1949年全国氮肥产量仅0.6万吨;
2000年达到3363.7万吨,成为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拥有多种原料、不同流程的大、中、小合成氨厂1000多家.
例题 :
能使合成氨反应进行程度增大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 B 、降低压强
C、使用催化剂 D 、及时分离出氨气
D
1.在合成氨工业中,为增加NH3的日产量,下列变化过程不能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
(A)不断将NH3分离出来
(B)使用催化剂
(C)采用700K左右的高温
(D)采用2×107~5×107Pa的压强
练一练:
BC
2、合成氨所需的H2可由煤和水蒸气反应而制得,其中一步的反应为:
CO(g)+H2O(g) CO2(g)+H2(g)(正反应放热),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O转化率的是( )
A、增大压强 B、降低温度
C、增大水蒸气浓度 D、增大CO浓度
BC
3、在合成氨时,可以提高H2转化率的措施是( )
(A)延长反应时间 (B)充入过量H2
(C)充入过量N2 (D)升高温度
C
4、关于氨的合成工业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其中氨一般占15%,所以生产氨的工业的效率都很低
(B)由于NH3易液化,N2、H2可循环使用,则总的说来氨的产率很高
(C)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500 ℃左右,目的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D)合成氨工业采用20 MPa ---- 50MPa ,是因该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B
5.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哪种条件下生成物的含量最高:X2(g)+2Y2 (g) X2Y4 (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A.高温 高压 B.低温 低压
C.高温 低压 D.高压 低温
D
6.对于反应: 2SO2(g)+O2 (g) 2SO3 (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体积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
C.平衡时, SO2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的生成速率
的两倍
D.平衡时, 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
BC
7.已知2SO2(g)+O2(g) 2SO3 (g) △H<0其实验数据见表
(1) 应选用的温度是______。
应采用的压强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0℃
常压
因为常压下SO2
的转化率已经很高,若采用较大压强,SO2的转化率提高很少,但需要的动力更大,对设备的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