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三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基础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 第三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基础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3 16:1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基础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列静电学公式中,F、q、E、U、r和d分别表示电场力、电荷量、场强、电势差及沿电场方向的距离,①,②,③,④,下列关于四个公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只对点电荷或点电荷的电场成立
B.
①②③只对点电荷或点电荷的电场成立,④对任何电场都成立
C.
①②只对点电荷或点电荷的电场成立,③对任何电场都成立,④只对匀强电场成立
D.
①②只对点电荷或点电荷的电场成立,③④对任何电场都成立
2.
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1、2两点的场强相等
B.
1点的电势比3点电势低
C.
1、2两点的电势相等
D.
2、3两点的电势相等
3.
某电场的电场线的分布如图所示。一个带电粒子由M点沿图中虚线所示的途径运动通过N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粒子带正电
B.
电场力对粒子做负功
C.
粒子在N点的加速度小
D.
粒子在N点的电势高
4.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场强E=100
V/m,A,B两点相距L=10
cm,A,B连线与电场线夹角为60°,则UBA的值为(
)
A.
-10
V
B.
10
V
C.
-5
V
D.
-53
V
5.
水平放置、间距为d的两平行金属板A、B带有等量异种电荷,如图所示,在极板间有a、b两点,取A板的电势为0,不计电场边缘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两点的电势关系φa>φb>0
B.
a、b两点的电势关系φa<φb<0
C.
负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比在a点的电势能要大
D.
若a、b两点的电势差为Uab,则电场强度
二、多选题
6.
如图所示,Q1、Q2为两个等量同种的正点电荷,在Q1、Q2产生的电场中有M、N和O三点,其中M和O在Q1、Q2的连线上,O为连线的中点,N为过O点的垂线上的一点,ON=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M、N和O三点中O点电势最低
B.
在M、N和O三点中O点电场强度最小
C.
若ON间的电势差为U,ON间的距离为d,则N点的场强为
D.
若ON间的电势差为U,将一个带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从N点移到O点,电场力做功为-qU
7.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底角是60°的等腰梯形,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
O(0,0)
点电势为6
V,A(1cm,cm)点电势为3
V,B(3cm,cm)点电势为零,则由此可判定(
)
A.
C点电势为3
V
B.
C点电势为零
C.
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V/m
D.
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100
V/m
8.
已知空间中某一静电场的方向沿x轴方向,其电势φ在x轴上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轴上x=2m处的场强方向沿x轴负方向
B.
x轴上x=5m处的电场强度最大
C.
负电荷由x=2m处沿x轴移动到x=5m处,电场力做负功
D.
负电荷由x=2m处沿x轴移动到x=6m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三、计算题
9.
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2×104N/C。一电荷量q=+1×10-8C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A、B之间的距离x=0.2m,A、B连线与电场线夹角为60°。求:
(1)点电荷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与方向;
(2)电场力对点电荷所做的功W与点电荷电势能的变化量△Ep;
(3)A、B之间的电势差UAB。
10.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有一直角三角形ABC,∠ACB=90°,∠ABC=30°,BC=20cm,已知电场线的方向平行于ABC所在平面,将电荷量q=2.0×10-5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零,从B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1.0×10-3J,试求:
(1)UBC;
(2)规定C点的电势为零,求B点的电势;
(3)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公式①F=k是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公式②E=k是根据定义及库仑定律求出的公式得到的点电荷场强公式,只适用点电荷的电场,公式③E=是场强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公式④U=Ed为匀强电场中得出的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式,只适用于匀强电场,故C正确ABD错误。
2.【答案】D
A.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由图可得,1与2比较,1处的电场线密,所以1处的电场强度大
C.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所以1点的电势高于2点处的电势,故C错误;
D.由题目可得,2与3处于同一条等势线上,所以2与3两点的电势相等,故D正确。
B.1点的电势高于2点处的电势,2与3两点的电势相等,所以1点的电势比3点电势高,故B错误;??
3.【答案】A
解:A.电场线的方向斜向上,根据粒子的运动轨迹的弯曲方向可以知道,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也斜向上,所以该粒子带正电,故A正确;
B.电场力与粒子运动方向成锐角,对粒子做正功,故B错误;
C.电场线得疏密表示场强得大小,N点电场线密集,场强大,电场力大,加速度大,故C错误;
D.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故N点得电势低,故D错误;
4.【答案】C
由图示可知,AB方向与电场线方向间的夹角θ=60°,?
BA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d=Lcosθ,?
BA两点间的电势差UBA=Ed=ELcosθ=-100V/m×0.1m×cos60°=-5V,故
C正确。
5.【答案】C
AB.由A板带正电且其电势为零可知,电场中其他点的电势小于零,由于电场线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则由图可知,a点所在等势面的电势高于b点所在等势面的电势,故有:φb<φa<0?,故AB错误;C.负电荷在电势越低的地方向电势能越大,所以负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比在a点的电势能要大,C正确;
D.由图可知,a、b两点间的电势差小于A、B两板间的电势差,则可知,故D错误。
6.【答案】BD
解:A、将正的试探电荷从M点移到O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降低,故电势降低;再将正的试探电荷从O点移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降低,电势降低,故N点电势最低,故A错误;
B、在M、N和O三点中O点电场强度为零,故B正确;
C、公式U=Eq仅仅适用匀强电场,故C错误;
D、若ON间的电势差为U,将一个带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从N点移到O点,要克服电场力做功为qU,即电场力做功为-qU,故D正确;
7.【答案】BC
AB.因为AB平行于CD,并且四边形ABCD为底角是60°的等腰梯形,其中坐标O(0,0),A(1,),B(3,),故有:UOC=2UAB,即6-φC=2(3-0),得φC=0V,故A错误,B正确;
CD.由A分析知,BC为0V等势线,过B作OC的垂线BD,垂足为D,再作DE垂直于BC,由几何关系得:LDE=,故电场强度为:E===×102?V/m=100V/m,故D错误,C正确。
8.【答案】AD
解:A、静电场的方向沿x轴方向,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则x轴上x=2m处的场强方向沿x轴负方向;
B、静电场的方向沿x轴方向,则φ-x图象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所以x轴上x=5m处的电场强度为零;
C、由x=2m到x=5m处,电势增加,负电荷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正功;故C错误;
D、静电场的方向沿x轴方向,则φ-x图象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由x=2m处沿x轴移动到x=6m处,电场强度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则负电荷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
9.【答案】解:
(1)根据F=qE可得电场力大小为:F=qE=1×10-8×2×104N=2×10-4N,方向向右。
(2)电场力对点电荷所做的功W为:W=qELAB?cos60°,代入数据得:W=2×10-5J,
由于W=-ΔEP,所以点电荷电势能的变化量△Ep为:;
(3)根据W=qUAB可得AB间的电势差:UAB==V=2×103V。
10.【答案】解:(1)
(2)由UBC=φB-φC得φB=UBC+φC=50V
(3)
第2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