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战争
一、单选题(20小题60分)
1.(2021·浙江衢州市·高一期末)1945年8月《大公报》曾报道:“近来国家的喜事接二连三的来,真是令人喜不自禁。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是一喜;中苏订约,结为盟好,是一喜;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又是一喜。”这则报道中的第三件喜事反映了
A.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B.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已实现
C.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已基本完成
D.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2.(2021·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一期末)重庆谈判期间,大公报社负责人重提所谓共产党“不要另起炉灶”一事,毛泽东回答说:“如果蒋委员长是大锅饭让大家吃,共产党决不另起炉灶。如果他不给大家吃大锅饭,饿了两天还可以,饿到第三天,非另起炉灶不行。”毛泽东意在
A.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B.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C.主张国共两党共治中国
D.铲除列强的残余势力
3.(2021·浙江台州市·高一期中)1946年底,在内战炮声中,“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同盟坚决反对,拒绝出席。出席大会的国民党代表占85%,此外是依附于国民党的青年党、民主社会党和若干“社会贤达”。由此可见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崩溃
B.国民党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
C.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失败
D.国民党内部存在着李宗仁等反对派
4.(2021·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一月考)据统计,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00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500多处。材料主要反映了
A.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
B.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5.(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高一期中)1947年,人民艺术家古元创作了两幅版画作品,分别是《焚毁旧地契》和《发新土地证》。这两幅作品能反映
A.解放战争时解放区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B.敌后抗日根据地土地改革运动的蓬勃发展
C.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
D.新中国建立后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
6.(2021·莆田锦江中学高一期中)下表是某次会议的各党派参会代表的人数统计。这次会议是
政党
国民党代表
共产党
民主同盟
青年党
无党派人士
合计
代表人数
8
7
9
5
9
38
A.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国共两党重庆谈判
7.(2021·福建龙岩市·高一期中)下表为人民解放战争进程表,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人民解放战争
A.使民主革命迅速走向胜利
B.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方式
C.兼具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D.突出了革命统一战线作用
8.(2021·福建龙岩市·高一期中)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9.(2021·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次军事行动,蒋介石不无担心地说,“东可威胁京畿,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这一军事行动指的是
A.孟良崮战役消灭整编第七十四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区
C.渡江战役迅速突破长江千里防线
D.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10.(2021·河南高一月考)1948年9月10日,林彪、罗荣桓向中央军委明确表态:完全同意军委所指示的前途与任务,认为可能和应当争取东北与华北战局的根本变化。并称已在北宁线附近的部队子12日在锦州、义县间打响,北线主力于13日起从四平街、长春附近南下。据此可知,这一任务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C.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1.(2021·陵川县高级实验中学校高一开学考试)1946年,郑振铎在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它没有现代的托辣(拉)斯或卡特尔一类的独占组织,它并不是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所结合的独占资本。(它是)利用特殊的政治地位,来为所欲为的。”据此判断,郑振铎旨在(
)
A.建立垄断组织
B.鼓励发展工业
C.呼吁实业救国
D.批判官僚资本
12.(2021·陕西商洛市·高一期末)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向全国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宣言响亮地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还宜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项基本政策。这一宣言颁布的历史背景是
A.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节节胜利
B.人民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D.中国共产党正在酝酿成立新中国
13.(2021·湖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高一期末)收复区人民群众讥称那些“接收”大员是“五子登科”(即房子、车子、金子、票子、妹子)、“三迷成风”(财迷、色迷、官迷)、“三阳开泰”(捧西洋、爱东洋、要现洋)。当时,北平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盼中央、望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想老蒋,盼老蒋,老蒋来了米面涨”。材料反映了
A.人民对国民党政府的失望
B.国民党破坏和平
C.国共合作关系破裂
D.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
14.(2021·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高一月考)1949年3月,中共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这意味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胜利
B.农村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已大规模展开
15.(2021·重庆高一期末)如图是发表于1946年7月的漫画《以汽油来浇泼中国的火灾》。该漫画表明当时
A.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B.人民坚决反对国民党独裁
C.美国扶植蒋介石发动内战
D.国民党政权统治危机严重
16.(2021·河南高一期末)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决定把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把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把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把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这一决定( )
A.旨在集中优势兵力消灭国民党主力
B.体现突破地域限制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需求
C.印证中央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
D.落实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胜利的总方针
17.(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电文(1948年7月19日)中“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的合理解释是( )
徐向前、周士第诸同志及华北和晋绥人民解放军全体同志们:……晋中战役,在向前、士第两同志直接指挥之下,由于全军奋战,人民拥护,后方努力生产支前,及各战场的胜利配合,仅仅1个月中,获得如此辉煌战绩,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
A.扭转了国共谈判中被动不利的局面
B.为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奠定基础
C.有利于刘邓大军建立大别山根据地
D.为战略决战的展开提供了有利条件
18.(2021·全国高三课时练习)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提出“打到南京去”,并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揭示出当时的局势是(
)
A.中共开始战略反攻瓦解国民党统治
B.战略决战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C.国共双方的角逐转移到政权建设上
D.中共掌握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动权
19.(2021·深州长江中学高三月考)1949年1月27日,由上海驶往台湾的中联公司豪华货轮“太平轮”在舟山海域外发生撞船事故,随后沉没,船上搭乘的千余人,仅有数十人生还。同时损失大量货物、重要国民党档案等。这一悲剧的时代背景是
A.渡江战役后国民党败逃台湾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解放战争形势已渐趋明朗
D.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20.(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1949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不强调联合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资本家……这是一种实际上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向”“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这一指示有利于当时
A.在经济领域实行公私合营
B.接管城市后生产的恢复发展
C.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D.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
二、材料分析题(40分)
21.(2021·湖南雅礼中学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出席巳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追欧”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中的图片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四个时期中共(军队)的主要任务各是什么。
三、论述题
22.(2021·江苏南通市·高一期末)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发布。以下是某纪念馆关于“五一”口号部分内容的展板: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展板内容撰写--份解说词。(要求:解说全面,语言流畅,表述成文。)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材料中所列抗战胜利、中苏结盟和毛泽东到重庆以及材料时间可知,报刊反映了当时民众希望实现和平建国,A正确;B不符合史实,排除;新中国成立标志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完成,排除C;《双十协定》签订时间是在1945年10月,排除D。
2.B
【详解】
根据“如果蒋委员长是大锅饭让大家吃,共产党决不另起炉灶。如果他不给大家吃大锅饭,饿了两天还可以,饿到第三天,非另起炉灶不行”,结合所学可知,重庆谈判中,毛泽东希望实行民主、和平的建国目标,而蒋介石坚持一党独裁专制,材料反映毛泽东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故选B;AC两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
3.B
【详解】
据题意可知,国民党召开的“国民大会”是国民党一党召开的会议,没有得到其他党派的支持,说明国民党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由此导致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灭亡,故选B;国统区财政经济的逐渐崩溃、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失败都是国民党失败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AC;国民党内存在反对派属于国民党内的争斗,不是国民党统治灭亡的主要原因,排除D。
4.A
【详解】
根据材料“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00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500多处”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经过重庆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但1946年1月至6月,国民党对解放区进行进攻,说明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主要体现了国民党对解放区进行进攻,说明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没有体现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是陕甘宁解放区,C项错误;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项错误。
5.A
【详解】
据题干关键信息“1947年”“《焚毁旧地契》和《发新土地证》。”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改革,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故A选项正确;1947年是解放战争时期,不是抗日战争时期,B选项错误;“打土豪,分田地”是1927—1937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提出的主要宣传口号之一,C选项错误;新中国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建立,D选项错误。
6.B
【详解】
根据表格中参会的各代表人数可知这次会议应该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召开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故选B;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没有共产党等其他党派的参加,排除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没有国民党参加,排除C;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中没有民盟、青年党等党派参加,排除D。
7.A
【详解】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解放战争的进程发展迅速,直接由防御转为反攻,解放军迅速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说明人民解放战争使民主革命迅速走向胜利,故答案为A项;B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C项与人民解放战争性质不符,D项发生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均排除。
8.C
【详解】
据题干关键信息“西柏坡”“打了三个战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是在解放战争后期(1948年5月)移驻西柏坡的;而“打了三个战役”指的是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人民解放军先后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故C选项正确;粉碎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发生于1947年,且与“打了三个战役”不符,A选项错误;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是1947年6月战略反攻的开始,与“打了三个战役”不符,B选项错误;攻克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是渡江战役的结果,而不是三大战役,D选项错误。
9.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严重威胁着国民党的统治中心,这与材料所述相吻合,故选B;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A;渡江战役占领了南京,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C;平津战役解放华北,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D。
10.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在锦州、长春等地分两线打击敌军,展开辽沈战役,推动了东北与华北战局的根本变化,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B项正确;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是,1947年夏天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A项错误;1947年人民解放军在山东、陕北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与战略决战时期在东北展开的辽沈战役不符,C项错误;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的统治被推翻,D项错误。
11.D
【详解】
根据材料“1946年”“利用特殊的政治地位,来为所欲为的”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国民政府时期,官僚资本膨胀,它们利用特殊的政治地位攫取利益,郑振铎意在批判官僚资本,故选D;建立垄断组织与材料“它没有现代的托辣(拉)斯或卡特尔一类的独占组织”不符,故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鼓励发展工业,故排除B;材料与实业救国无关,故排除C。
12.A
【详解】
根据1947年的时间信息,
以及“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可以看了,
宣言是在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节节胜利的背景之下发布的,A正确;三大战役从1948年才开始,排除B;CD项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排除。
13.A
【详解】
国民党在接受沦陷区的过程中,接收官员表现出来的腐败和贪婪,让收复区人民受尽灾难,失去对政府的信任,故选A;B、C、D材料无从体现,故排除。
14.C
【详解】
根据材料“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结合所学可知,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前,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党的工作重点也随之从“农村包围城市”转变为接管和发展城市,这也意味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故选C;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故排除A;1952年底农村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故排除B;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大规模展开,故排除D。
15.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是美国政府当局根据其所谓“国家利益”,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这与漫画信息吻合。故C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是在1949年。排除A;B题干不能体现,排除;D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16.B
【详解】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地域命名被序列命名所取代,突破了地域限制,有利于对全国的解放,B项正确;以前解放军的称呼是以地域来进行称呼的,现在按照序列来称呼,看不出集中优势兵力消灭国民党主力的特点,而且当时三大战役即将结束,国民党主力部队已经基本被消灭,排除A;材料看不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排除C;当时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还没有召开,排除D。
17.D
【详解】
从时间上看1948年7月,“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是指对即将到来的战略决战帮助极大,D项正确;重庆谈判在1945年,与电文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1948年,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早已经被粉碎,排除B项;刘邓大军建立大别山根据地是在194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8.D
【详解】
1948年中共发布的“五一”劳动节口号明确提出“打到南京去”,并号召社会各界讨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说明此时解放战争的局势已经明朗,中共掌握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动权,故D项正确;中共开始战略反攻是在1947年夏,战略决战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是在1949年初,A、B两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民党进行政权建设的信息,C项错误。故选D项。
19.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太平轮”在舟山海域外发生撞船事故,发生在1949年1月27日。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三大战役即将结束,解放战争形势已渐趋明朗,国民党败局已定,故C项正确;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4月,时间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这与题意不符,故B、D两项错误。
20.B
【详解】
从材料的时间来看,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鉴于当时的经济基础和现状,党中央联合资产阶级的目的是便于接管城市后进行经济的恢复,B项正确;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时期的内容,不符合材料的时间,排除A项;国营经济是公有,而资本家是私有,因此联合资本家明显不是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党中央要联合资本家,而不是调整新民主主义政策,排除D项。故选B。
21.(1)
意向:建立民主共和国。阐释:借鉴美国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建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依据国情,实行责任内阁制。
(2)原因: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合作。
(3)变化: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原因: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中的“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角度概括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再据材料一中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借鉴美国政体、建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实行责
任内阁制等方面阐释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追欧”的。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族工业、无产阶级、五四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新三民主义等方面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
转而‘上升’
趋势”的主要原因。可概括得出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合作等。
(3)从材料图片可以看出国共两党的关系有内战到和平有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日本对华侵略中日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从图片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军队的主要任务分别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22.示例:
1948年,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节节胜利,解放区土地改革广泛开展,国民党政权出现统治危机。中国共产党抓住时机,发布“五一"口号。口号提出“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打到南京去,活捉伪总统蒋介石”,反映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口号倡导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巩固与扩大统一战线,为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展壮大。口号主张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着手准备召开新政协、成立新中国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五一”口号的提出,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增强了中国人民争取革命胜利的信心,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崩溃。
【详解】
根据题意要求,为展板内容撰写--份解说词,需要对展板内容进行剖析,发掘其中所隐含的关键信息,最后综合归纳。根据材料“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发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节节胜利,解放区土地改革广泛开展,国民党政权出现统治危机,“五一"口号就是在这样的时机发布的。根据“五一”口号部分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二)、(四)、(五)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二)反映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四)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展壮大,(五)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着手准备召开新政协、成立新中国建立政治协商制度。这些口号都有利于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崩溃。综合以上信息可知:1948年,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节节胜利,解放区土地改革广泛开展,国民党政权出现统治危机。中国共产党抓住时机,发布“五一"口号。口号提出“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打到南京去,活捉伪总统蒋介石”,反映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口号倡导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巩固与扩大统一战线,为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展壮大。口号主张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着手准备召开新政协、成立新中国建立政治协商制度。“五一”口号的提出,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增强了中国人民争取革命胜利的信心,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崩溃等等。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