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宽屏实用课件-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宽屏实用课件-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04 12:4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三节 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日常生活中人们是根据什么来鉴别不同物质?
问题与思考
1.
铜块和铝块,请你从中挑出铜块,并说出你的鉴别方法。
观察与思考
2.
木块和海绵,请你从中挑出海绵,并说出你的鉴别方法。
观察与思考
3.
清水和酒精,请你从中挑出酒精,并说出你的鉴别方法。
观察与思考
4.
可乐和酱油,请你从中挑出可乐,并说出你的鉴别方法。
观察与思考
日常生活中人们是根据物质的颜色、软硬、气味等来鉴别不同物质的,这些都是物质的特性,能根据它们来判断物体种类。
观察与思考
1.
怎样鉴别体积相同的
铜块

铝块
(外涂同种颜色)?
2.
对于同种物质,它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
问题与思考
实验步骤:
1.
测质量:用天平称量物块的质量,并记录在表格中
2.
测体积:
长、立方体物块:用尺子测量边长,计算体积,并记录在表格中
圆柱体物块:用量筒,排水法测量体积,并记录在表格中
一、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1、液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2、固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数据结论:
3、数据记录表
物体
形状
质量m/g
体积V/cm3
比值(g/cm3)
铝块
正方体
圆柱体
铜块
正方体
圆柱体

3、测量
砝码:50g
10g
5g
3、测量
砝码:50g
20g
10g
3、测量
3、测量
3、测量
砝码:20g
3、测量
砝码:20g
5g
3、测量
砝码:20g
10g
3、测量
砝码:50g
10g
3
、测量2
砝码:50g
20g
20g
3
、测量2
砝码:50g
10g
3、数据记录表
物质
形状
质量m/g
体积V/cm3
比值(g/cm3)

正方体
22.1
8
2.76
圆柱体
27.7
10
2.77

正方体
67.2
8
8.40
圆柱体
83.9
10
8.39

30
30
1.00
49.8
50
1.00
数据结论:
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物质: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相同
不相同
分析论证
大量的实验证明: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通常是一个常数,它反映了物质固有的一种性质。
二、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1.
定义
密度=
质量
体积
2.
公式
V
m
ρ
三、密度
ρ
V
m
kg
m3
ρ
V
m
g
cm3
kg/m3
g/cm3
3.
单位
1
g/cm3=103
kg/m3
国际单位:
kg/m3
常用单位:
g/cm3
三、密度
问题:
 (1)在实验中得到铝的密度是多少?如何读?表示什么意思?
 (2)密度表中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密度最大、最小的各是什么物质?有没有密度相同的物质?有哪些?
 (3)水的密度是多少?冰的密度是多少?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态有关吗?
 (4)将“铁块比棉花重”改成怎样的说法才是正确的?
四、密度表
物质名称
密度ρ/(kg·m-3)
物质名称
密度ρ/(kg·m-3)

22.5×103

2.7×103

19.3×103
花岗岩
(2.6~2.8)
×103

11.3×103

(1.4~2.2)
×103

10.5×103

0.9×103

8.9×103

0.9×103
钢、铁
7.9×103
干松木
0.5×103
常见固体的密度(常温、常压)
四、密度表
物质名称
密度ρ/(kg·m-3)
物质名称
密度ρ/(kg·m-3)
水银
13.6×103
植物油
0.9×103
硫酸
1.8×103
煤油
0.8×103
海水
1.03×103
酒精
0.8×103
纯水
1.0×103
汽油
0.71×103
常见液体的密度(常温、常压)
四、密度表
物质名称
密度ρ/(kg·m-3)
物质名称
密度ρ/(kg·m-3)
二氧化碳
1.98
一氧化碳
1.25

1.43

0.18
空气
1.29

0.09
常见气体的密度(0

,在标准大气压下)
四、密度表
在不考虑温度影响的条件下,同一种物质,在物态不变时,密度是不变的,它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对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注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四、密度表
物质的一种特性
——密度
定义:
单位
公式:
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kg/m3
g/cm3
应用:
物质鉴别;计算物体的质量;计算物体的体积
五、课堂小结
1.
关于密度公式
ρ=m
/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
对于同一种物质,密度是一个定值,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五、课堂练习
2.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m/kg
V/m3
O
1
2
1
2


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V甲=V乙,

m甲<m乙
D.

m甲=m乙,

V甲>V乙
五、课堂练习
3.
该物体的质量是
161
g,体积为
18
cm3
,它是否是黄金饰品?
答:由密度表可知黄金的密度是19.3×103
kg/m3
该物品不是黄金饰品。
五、课堂练习


8.94
g/cm3
8.94×103
kg/m3
解:根据密度公式
4.
一个瓶子的质量是
0.2
kg,装满水时总质量为
0.7
kg,则瓶子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若用这个瓶子装
0.8×103
kg/m3的煤油,最多可装煤油多少千克?
五、课堂练习
回顾实验:
(1)在测量圆柱体铜块的质量和体积的实验中,若先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再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得到的密度值偏大还是偏小?
六、深入思考
(2)在测量水的质量和体积的实验操作步骤,是否会导致测量误差?如果有,是偏大还是偏小?怎样操作能减少误差?
六、深入思考
回顾实验:
量筒倒不“干净”,计算的体积比真实值大,导致密度偏小
六、深入思考
(2)在测量水的质量和体积的实验操作步骤,是否会导致测量误差?如果有,是偏大还是偏小?怎样操作能减少误差?
回顾实验:
烧杯中只倒出一部分水,测量体积,称量剩余部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