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 单元表格式教案(6个课时 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 单元表格式教案(6个课时 含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PEP)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1-09-03 16:1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并进行情景表演。
2.能够运用句型:How
do
you
come/
go
to
school?,I
usually/
often/
sometimes...进行询问和回答到学校所使用的交通方式。
3.能完成调查任务并尝试进行汇报。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理解、区分并运用三个频度副词usually,often,sometimes。
2.能够运用句型How
do
you
come/
go
to
school?,I
usually/
often/
sometimes...等询问并回答到学校所使用的交通方式。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本节课通过设置Mike,Amy和Mrs
Smith早晨到校后谈论来学校时使用的交通方式的真实场景,以话题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为切入点,询问学生每天是怎样上学的,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用英语表达的欲望。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Step
1:Warm-up
1.Learn
to
sing
a
song:How
do
you
get
there?
2.通过歌曲的内容由“There
are
many
ways
to
get
there.”自然引出课题Ways
to
go
to
school。板书课题并领读。
Step
2
:Presentation
1.使用PPT呈现Mike和Amy在学校的照片,引出
Mike
and
Amy
are
at
school.。
2.播放录音,完成Let's
try的内容。
录音播放两遍,注意讲解听力练习的相关技巧。
3.Listen
and
answer.
T:
Today
I
come
to
school
by
bike.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How
does
Amy/Mike/Mrs
Smith
come
to
school?Can
you
guess?请学生分别猜测他们怎么来的学校,然后播放录音,请学生边听边找出答案。
(1)How
does
Mike
come
to
school?
(2)How
does
Amy
come
to
school?
(3)How
does
Mrs
Smith
come
to
school?
4.Read
and
fill
in
the
blanks.用PPT出示段落填空,请学生自读课文并填空。
学习
usually,often,sometimes,并拓展
always,hardly,never。
根据所出示的核心句型,和学生一起找出频度副词并圈出,讲解频度副词的概念及用法。(补充always,hardly,never及其用法)
5.Listen
and
repeat.
Step
3
:Practice
1.Group
work:Role
play.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头饰,找几位学生,分别扮演Mike,Amy和Mrs
Smith,按照课本朗读对话。(教师在此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与语气,且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适当奖励。)
2.Pair
work.讨论上学方式。
What
about
your
classmates?Ask
and
answer
in
pairs.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I
usually/sometimes/often
come...进行回答。教师可以适当追问Why?。提问部分学生后,教师将句型板书到黑板上并领读。
Step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Group
work:Do
a
survey.
使用PPT呈现一些交通方式,如by
bus,by
bike,on
foot,by
taxi,by
car等。
T:
I
go
to
work
by
bike.How
about
you?
学生参照教师举例,调查其他学生到校选择的交通方式,在表格内做相应的标记。
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情况,在表格下方写出调查的结果。
Three
students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bike.并运用本课所学的三个频度副词在班内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
Do
a
surveyusuallyoftensometimesalways
  2.Make
a
new
dialogue.
(1)谈论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
(2)你最喜欢的交通方式及原因。
(3)与同桌进行新对话的编改,加入自己实际生活的元素。
Step
5
:Homework
1.听录音,跟读Let's
talk
部分的内容。
2.采访家人的出行方式,并记录,在下节课进行分享。
[成功之处] 在Let's
try部分,我让学生进行听前预测,做到有目的地听录音,提高听力的技巧,从而获得Let's
talk板块的人物和场景信息。在课文环节,我采取先整体感知对话,抓重点提取关键信息,然后再整体把握,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感觉学生的个体差异、两极分化现象逐步显现。基本的教学设计不能满足成绩优越的学生,他们已经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归纳;而稍有难度的任务对后进生来说有困难,他们不敢或者很难开口讲英语。本节课在设计上不能满足两个层面的学生。
[再教设计] 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频度副词有所遗忘。在课前的热身活动中,可以加入此部分的复习,并在课中呈现always,never等频度副词,利用图表进行知识巩固,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梳理。
第 
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短语:on
foot,by
taxi,by
bus,by
train,by
plane,by
ship,by
subway。
2.能够正确使用上述单词和词组谈论交通方式。例如:
—How
do
we
get
there?—By
bus.
3.能完成本页将出发地、目的地和交通方式进行匹配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听、说、读、写短语:on
foot,by
taxi,by
bus,by
train,by
plane,by
ship,by
subway。
2.能够运用句型:How
do
you
get
there?,On
foot/
By+交通工具.,并能在恰当的语境中运用。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本节课中多次创设情景,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来讨论出行方式。通过对话、完成表格、介绍出行方式等活动,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单词、词组及其用法。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Step
1:Warm-up
1.Transportation
song.
2.通过歌曲的内容引出不同的交通工具。
Step
2
:Presentation
1.Listen
and
choose.
用PPT出示主情景图,Mrs
Smith
和students
正在讨论如何去自然公园,
教师播放Mrs
Smith和students的对话,并提出问题
How
do
they
get
there?,学生通过捕捉关键词,提高在听的过程中读图的能力。
2.Learn
the
new
words.
教师提供主情景图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单词的含义,学习新单词。
(1)by
bus
A:
How
do
they
get
there?
B:By
bus.
(2)by
taxi
(3)by
plane
Guess:
I
am
a
bird.I
can
fly.I'm
big
and
hard.I
don't
eat.
What
am
I?—Plane.
(4)by
ship
Guess:I
live
in
the
sea.I
can
swim
very
fast.But
I'm
not
a
fish.
I'm
a
traffic
tool.
What
am
I?—Ship.
  (5)by
train
Guess:
I'm
a
traffic
tool.I'm
long.
What
am
I?—Train.
(6)by
subway
通过比较train

subway
的异同,学习新词。
(7)on
foot
T: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
On
foot.
Step
3
:Practice
1.Game:中英互译,快速说出下列短语。
2.播放Let's
learn部分动画,学生跟读。
3.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听音频,补全Let's
learn部分的对话。
4.Pair
work.
两人一组练习对话,谈论想去的地方以及建议的交通方式。
Step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完成Write
and
say部分的内容。
(1)用PPT展示部分场景,讲解from,how
to。
Language
point.句型:How
do
you
get
to
A
(from
B)?
你怎么(从B)到A?。这是一般情况下对交通方式的提问,可以直接回答交通方式,比如:By+交通工具.,或On
foot.等。
(2)补全内容,然后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问答。
(3)Make
a
new
dialogue.
Step
5
:Homework
1.听音模仿熟读Let's
learn
部分的单词。
2.调查一下家人的出行方式并记录下来。
[成功之处] 本课我利用PPT、卡片,以训练为主线,努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在教学交通方式之前先以游戏的形式复习学生学过的交通工具,再引入交通方式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乘坐某种交通方式的构成结构是“by/on+交通工具”后,就能进行自主运用。乘坐交通方式的拓展也自然而然地完成,如:by
boat,by
car等。这样新旧知识交融,也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经常把by与buy混淆,只是知道两个单词发音一样,不明白两个单词的意义。下一步我将设计练习题将两个单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进行区分和巩固练习。
[再教设计] 再次设计的课件中,我将呈现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几个要素:时间,地点和交通方式。结合Write
and
say的内容,让学生理顺句子表达的内容和顺序。
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情景图捕捉主要信息,并能根据提示做出听前预测。
2.能理解对话大意,并能按照正确的意群、单词的连续及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3.能够在情景中运用本课核心句型“Don't
...,I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ffic
lights.”表达要遵守的交通规则。
4.通过对话了解在欧美国家骑自行车的注意事项,了解不同的交通标志和一些在不同场所出现的指示标志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能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并会表达要遵守的交通规则。
2.能理解情景语言I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ffic
lights.的大意,了解文化差异。
3.能结合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核心句型I
must...,Don't...。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本课创设了“看图了解在欧美国家骑自行车的注意事项”的活动,通过提示性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并说出欧美国家对骑自行车人的要求。同时通过看图片了解交通警示标志,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含义。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Step
1:Warm-up
1.Sing
a
song:
How
do
you
get
there?
2.Golden
eyes.复习A部分词组。
3.Let's
try
Listen
and
tick.
Step
2
:Presentation
1.Watch
and
answer:看动画,回答问题。
Wu
Yifan
meets
Mr
Jones
on
the
road.
(1)How
can
Yifan
get
to
the
Fuxing
Hospital?
(2)In
the
USA,what
must
the
people
on
bikes
do?
(3)What
should
Yifan
pay
attention
to?
2.Read
and
find
the
details.
3.Language
points:
(1)Take
the
No.57
bus
over
there.中take是“搭乘”的意思。注意区分take

by。
(2)I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ffic
lights!
must是情态动词,后面接动词原形,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
must表示“必须,一定”的意思。
(3)短语pay
attention
to
意为“注意”,它是由三个单词构成的固定搭配。
注意:该短语后面接动词的-ing形式或者名词。
  4.Listen
and
imitate.
5.Read
and
fill
in
the
blanks.空处单词着重考查原文重要知识。
6.Read
in
pairs.
Step
3
:Practice
1.Pair
work.
It's
warm
today.Let's
go
hiking
together.
A: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B:
I
want
to
go
to...
A:
How
can
you
get
there?
B:
I
can
get
there
by/on...
2.Summary.
On
the
road,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ffic
lights.
Don't
go
at
the...light.
Please
go
at
the
green
light.
3.Other
traffic
signs
on
P16.
What
do
these
signs
mean?
Where
can
you
see
them?
Step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Group
work:
创作表演交通安全小品并展示。
Step
5
:Homework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imitate.
2.Try
to
know
more
traffic
signs.
[成功之处] 本课文本较长,较不容易抓住重点,但是从本单元角度解读抓住话题,就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我以Let's
try作为Let's
talk的铺垫,更快地进入主题,避免教学环节过多、学生难以消化的问题。本节课我在课件中呈现在国内与国外骑车及交通方式的对比,与交通标志相结合,扩展学生的交通知识。
[不足之处] 本课涉及的需要学习的新单词或词组较多,如:must,wear,helmet,pay
attention
to,traffic
lights等,难度较大,学生发音不准确,不能流利阅读。
[再教设计] 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
I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ffic
lights.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需要分解进行学习。尤其对pay
attention
to进行讲解;通过画图的方式让学生明白traffic
lights是复数形式的原因。
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并会使用:slow,slow
down,stop,wait,go。
2.学习并掌握句型:
Stop
and
wait
at
a
red
light.
Slow
down
and
stop
at
a
yellow
light.
Go
at
a
green
light.
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句型。
3.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并可以正确地进行表达。
4.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劝阻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正确听、说、认、读单词slow,down,stop,wait。
2.能正确听、说句型:
Slow
down
and
stop
at
a
yellow
light.
Stop
and
wait
at
a
red
light.
Go
at
a
green
light.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交际的环节,例如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自由对话,帮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描述有关交通信号的指令,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交通方式并进行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Step
1:Warm-up
1.Let's
sing
a
song:How
do
you
get
there?
2.Free
talk.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I
want
to
go
to
...
—How
do
you
go
there?
—By
.../On
...
Step
2
:Presentation
1.T:
On
the
way,we
will
meet
the
traffic
lights.Look.It's
a
green
light.It's
a
red
light.It's
a
yellow
light.They're
traffic
lights.
2.听音跟读
traffic
lights并画图。
3.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ffic
lights.
(1)出示yellow
light。
T:It's
a
yellow
light.We
can
slow
down
and
stop.(解释并做动作)
Chant:Yellow
light,yellow
light.Slow
down
and
stop.Slow
down
and
stop.
Slow
down
and
stop
at
a
yellow
light.(听音跟读)
(2)出示red
light。
T:It's
a
red
light.We
can
stop
and
wait.(解释并做动作)
Chant:Red
light,red
light.Stop
and
wait.Stop
and
wait.
Stop
and
wait
at
a
red
light.(听音跟读)
(3)出示green
light。
T:It's
a
green
light.We
can
go.(解释并做动作)
Chant:Green
light,green
light.Go,go,go.
Go
at
a
green
light.(听音跟读)
Step
3
:Practice
1.Listen
and
imitate.
2.Group
work:Role
play.
小组合作,老师准备好交警帽和三个不同颜色的信号灯,让一位学生扮演交警,指挥交通,其他学生根据展示的灯做出动作并说出相应的句子。老师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轮流几回合后,总结规则。同时复习:
Slow
down
and
stop
at
a
yellow
light.
Stop
and
wait
at
a
red
light.
Go
at
a
green
light.
Step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Pair
work.
出示交通图片,进行表演。一位学生表演热心的红领巾,另外一位扮演盲人。请红领巾用学过的知识指导、帮助盲人安全过马路。
A:
Excuse
me.How
can
I
get
to...?
B:
Let
me
help
you.
...
Step
5
:Homework
1.听录音并背诵单词。
2.制作交通信号灯并进行交通规则解说。
[成功之处]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交通规则,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较多地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综合运用语言的机会。注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将目标语言运用于更多的真实情景之中,以加深学生对句型的理解。
[不足之处] 学生对Slow
down
and
stop与Stop
and
wait容易混淆,且对应不上相应的信号灯颜色。部分学生wait和down的拼写容易出错。
[再教设计] 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对话学习中,已初步感知交通方式,为本课的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但slow
down和wait仍旧是本节课的一个小难点,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加练习。
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懂Read
and
write部分的内容,并能回答短文后的问题。
2.了解世界各地学生上学的多种方式。
3.能够掌握句子在发音上的连读技巧。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由于不同的地理原因,不同国家学生上学的方式的不同,如by
sled,by
ferry,by
plane。
2.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
3.掌握句子中单词之间的连读技巧。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本节课利用PPT生动、形象地展示不同国家学生的上学方式,增强英语学习的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Step
1:Warm-up
1.Let's
chant:
Green
light,red
light
and
yellow
light.
2.Free
talk.
3.用PPT呈现P18下方图片。
T:
Who
is
he?What's
the
matter
with
him?
T:
What
does
Robin
want
to
do?What's
it
about?
Step
2
:Presentation
1.Read
and
circle.自读课文并圈出文本中的上学方式。
on
foot,
by
sled,
by
ferry,
by
plane。
2.by
sled
People
who
live
on
the
snow
go
by
sled.
Some
people
in
Harbin
go
by
sled.
3.by
ferry
People
who
live
near
water
go
by
ferry.(注意ferry与boat,ship的区别)
4.Picture
1
听录音跟读课文第一段,认读难点词Munich,Germany。通过世界地图了解德国所在位置。
5.Picture
2
(1)听录音跟读课文第二段,认读难点词Alaska。通过世界地图了解美国阿拉斯加所在位置。
(2)借助课本插图和PPT显示的世界地图,回答问题:“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Alaska?,Why
do
they
go
by
sled?”。引导学生在课本中找到答案:It
snows
a
lot.。
(3)学习有关阿拉斯加的课外知识。
6.Picture
3
(1)听录音跟读课文第三段,认读难点词ferry。通过中国地图了解江西所在位置。
(2)借助课本插图和PPT显示的中国地图,回答问题:
Why
do
they
go
by
ferry?。引导学生回答:Because
Jiangxi
has
many
rivers
and
lakes.。
7.Picture
4
(1)听录音跟读课文第四段,认读难点词Papa
Westray,Scotland。通过世界地图了解英国所在位置。
(2)借助课本插图和PPT显示的世界地图,回答问题:Why
do
they
go
by
ferry?。
8.Listen
and
imitate.
Step
3
:Practice
1.Pair
work.
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ways
to
go
to
school.So
on
our
way
to
school,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ffic
rules.Do
you
know
other
ways
to
go
to
school?
2.Tips
for
pronunciation
(1)教师播放本部分的录音,请学生通过跟读录音感知连读现象,然后讲解连读技巧,并进行示范朗读,慢速带读。
(2)再次播放Tips
for
pronunciation部分的录音,学生一边跟读,一边做手势,注意连读的模仿,最后回到文本中找出具有同样规律的地方,用正确的方式朗读出来。
Step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Group
work.发散思维介绍上学方式。
Different
ways
to
go
to
school
in
the
world.
2.Life
is
precious.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ffic
rules.Be
careful
on
the
way
to
school
or
home.结合P19总结需要遵守的交通规则。
Step
5
:Homework
1.听录音,并跟读语段。
2.与学生交流讨论去不同地方所乘坐的不同的交通工具。
[成功之处] 本课时是一节阅读教学课,我在围绕本单元话题的基础上加入了异国文化习俗和地理常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人由于地理环境和国情的差异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Different
ways
to
go
to
school.教会学生不同的出行方式。
[不足之处] 
本课时词汇量大,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无法读懂文本。所以学生要学会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等方法来获取词义、句意。在阅读积累的过程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
[再教设计] 在拓展部分,设计新语篇,教师书写范例,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写一写所知道的其他地区不同的上学方式,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体会到选择的多样性与科学性。
第6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Story
time的故事。
2.能够分角色自如表演
Story
time中的故事。
3.了解中西方交通规则的差异。
4.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理解故事,并理解句子In
the
UK
you
drive
on
the
left
side.In
China,people
drive
on
the
right
side.。
2.能自如表演故事,并了解中西方交通规则的异同。
【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法:本节课采用小组讨论完成任务的形式进行故事教学。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文本和图片的阅读,并进行积极讨论。
直观教学法:通过观看故事视频、读图、听录音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欣赏英国与中国开车方式图片和英国的双层巴士图片,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交通规则的异同。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Step
1:Warm-up
1.Greetings.
2.Sing
a
song:
How
do
you
get
there?
Step
2
:Presentation
1.Let's
check
(1)Listen
and
number.听录音,并排序。
(2)再次听录音,回答下面的问题。
How
does
Wu
Yifan
go
to
the
park?He
goes
by
    .?
How
does
the
girl's
father
go
to
work?He
goes
by
    .?
How
does
Amy
go
home?She
goes
    
    .?
What
will
the
woman
do?She
will
    and
    .?
以此类推,指导学生注意听表示出行方式的词组或点名回答。
2.Story
time
(1)布置任务(国外人们的出行习惯是怎样的),看视频,回答问题,让学生找出关键语句,宣布答案。
  (2)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在中国车辆靠右行驶,在英国车辆靠左行驶。
(3)放录音,让学生跟读,遇到难懂的句子,教师可进一步讲解。
(4)学生分组戴上头饰进行故事表演,注意语气和神态。
(5)其他国家的出行方式是怎样的,引发学生思考及课后搜集资料。
Step
3:Practice
Let's
wrap
it
up
1.呈现Mike的头像和Mike说的话,学生阅读,Where
is
Mike?。
2.Pair
work.
讨论并比较几个句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讨论,总结用come
和用go时说话者地点的变化。
3.引出go/come,教师讲解两个词的区别。
4.呈现几组例子,学生判断。
5.仿照课本,让学生用go/come进行造句练习。
Step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呈现几组句子,让学生明确掌握come和go的不同用法。
1.A:How
do
you
go
to
the
park?        In
the
park.
B:I
usually
go
by
car.
Not
in
the
park.
2.A:How
does
Bob
come
to
school?
At
school.
B:He
usually
comes
on
foot.
Not
at
school.
3.Come
to
the
playground
to
play
with
me.
On
the
playground.
Not
on
the
playground.
4.Go
to
the
museum.
At
the
museum.
Not
at
the
museum.
Step
5:Homework
1.Read
the
story
to
parents.
2.完成配套练习册。
[成功之处] 本课时是故事教学,通过课前热身既复习了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能力。在故事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片段教学配合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帮助学生参与课堂,在积极讨论中学生还能迸发出智慧的光芒,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不足之处] 学生对于Let's
wrap
it
up中的come和go的理解还是不清晰。在分析句子的时候总是出错。这是下一步练习的重点。学生在完成Let's
check部分时,虽然听出了缺少的单词,但是书写时却出现了错误,说明对四会单词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增强单词的拼写练习。
[再教设计] 本节课涉及中外文化的差异,我准备在课中随时穿插文化讲解,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