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代诗歌四首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东临碣石
临:_______________
2.水何澹澹
何:_______________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岛耸峙
耸:______________________峙: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星汉灿烂星
汉:_______________。
5.幸甚至哉
幸:__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诗歌
1.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3.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4.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
,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本诗的情感基调是
。
5.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写的是动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的是静景
_______________。
6.《天净沙.秋思》中诗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出了九种景物,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意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2.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
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
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
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
3.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抉择(
)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5.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国,以见其边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6.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两首涛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C.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7.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8.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
9.对《秋思》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10.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四、赏析句子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
4.古代诗歌四首
一、1.临:到达,登上。
2.何:多么。
3.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耸、峙都是耸立的意思。4.汉:银河。
5.幸:幸运。
至:达到极点。
二、1.以观沧海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观
树木百草
秋风洪波
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5.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动景静景各写一点即可)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1.
D
2.C
3.
D
4.
B??C
5.
C
6.
B?
7.答案:D解析:“归雁洛阳边”意为我想让北归的大雁给家乡的亲人捎一封书信。
8.答案:DD选项反衬用法错误。
9.答案:A解析:“秋思”的意思是秋天时的思绪(主要是离愁)
10.答案:D解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既有对秋的伤感,也有思乡之情。
四①透露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②透露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④“生”“入”用拟人的手法,更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