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三首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古诗三首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4 15:5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12、古诗三首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会认熏、擞等5个生字,会写乃、杭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题临安邸》。
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题临安邸》。
2.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单元导读
说到热爱国家,你们会想到哪些仁人志士呢?
屈原
文天祥
岳飞
林则徐
郑成功








1.请同学按照正确的姿势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2.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4.严格按笔顺描写。
书写指导
字词认读,书写指导
祭:字上半部分的左边不是“夕”,
不要少写一点,上半部分的右边要注意书写笔顺。
熏:字上半部分不要写成“重”,整个字中间只有一笔竖,不要写成“千、黑”两部分。
哀:的撇还要注意是从“口”的左侧起笔,而不是从“口”的中间起笔。
乃:字书写时还要注意笔顺,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哀、乃”容易与“衰、及”混淆,书写时要注意辨析。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宋]陆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读古诗,知诗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史学家。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有《剑南诗稿》、《放翁词》等著作,是留诗最多的诗人。今存九千三百余首。
从古诗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根据注释,我知道“示儿”指给儿子看。
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示儿》
[宋]
陆游
解诗题,译诗句
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宋]陆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意: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只是悲痛不能活着看到国家统一。等到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家祭时一定不要忘记告诉你们的父亲。
再读诗歌,你们从诗句中读出了陆游的什么感情?

用原诗句回答:他悲的是什么?
但悲不见九州同
抓字眼,悟诗情。
小结:这首诗的诗眼为“悲”,诗人为“不见九州同”而“悲”,为无法亲眼看到“王师北定中原日”而“悲”。正是因为对国家“爱之深”,才有这般的“悲之切”。
题临安邸
[宋]林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林升,生卒年不详。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谁能说说古诗题目的意思?
题,题写。临安,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邸,旅店。题目的意思是指题写在临安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解诗题,译诗句
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题临安邸
[宋]林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意:无尽的青山,连绵的楼阁,望也望不到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歇?暖洋洋的风吹得人如痴如醉,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汴州。
再读这首诗,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情感。
抓字眼,悟诗情。
小结:这首诗的诗眼为“几时休”,
要读出诗人的责问与百姓的愤怒。因为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北宋灭亡,中原沦陷,南宋的王公贵族们不是卧薪尝胆,考虑如何收复中原,而是在这里醉生梦死,难怪诗人要满腔忧愤地问“西湖歌舞几时休”。表达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愤慨之情。
课后作业:
书写本课生字。
诵古诗,背诗文。
课后作业
12、古诗三首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已亥杂诗》,联系作者写作背景,
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2.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1、学习《已亥杂诗》,联系作者写作背景,
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2.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读古诗,知诗人。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他主张破旧立新,抵制外来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从古诗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己亥年是1839年,这一年诗人47岁,因厌恶仕途而辞官南归,并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315首七言绝句,题为《己亥杂诗》
解诗题,译诗句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诗意: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让人心痛。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降临世间。
诗人因什么而哀?你从“哀”字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因九州无生气而哀;因科举制度而哀;因清政府腐败无能而哀……我体会到了诗人的痛惜之情和爱国之心。
抓字眼,悟诗情。
小结:这首诗的诗眼为“哀”
:‘劝”
表达了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1、读出感情,体会诗情
全班有感情朗读三首古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说说本课学习的三首古诗的异同。
不同:前两首诗都是南宋诗人所写,后一首是清代诗人写的。《示儿》写的是诗人临终遗恨,因不能看到祖国统一而悲伤;《题临安邸》写的是诗人对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悲愤,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己亥杂诗》写的是诗人对“万马齐喑”的痛心疾首和对社会变革的热烈期盼。
相同:这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浓浓的爱国情怀。
主题思想:
写作借鉴:
总结全文,关注写法
《示儿》发自肺腑,以情动人,字字泣泪;《题临安邸》文笔精炼,先写景后抒情,诗人将个人情感蕴含在对朝政的讽刺之中,弦外之音令人回味;《已亥杂诗>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等一系列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向来抒情明志,气势磅礴,寓意深刻。
《示儿》诗人通过写自己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企盼,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限愤慨,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表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题临安邸》通过描写南宋统治阶级在临安苟且偷安的荒淫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无比忧虑,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严厉警告。
《已亥杂诗》一诗以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以改变沉闷、腐朽的现状,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的愿望。
把三首古诗背诵熟练。
2、课下查找资料,找一找有多少关于爱国的古诗词,选出自己喜欢的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