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忆读书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忆读书课件(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4 16:0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26、忆读书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会写“舅”、“津”等14个字,会认“舅父”“斩杀”等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冰心:中国女作家、诗人。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早期所做的“问题小说”具有反封建意义,散文、诗歌讴歌童心和母爱。后期作品以儿童文学为主。代表作品:《寄小读者》《冰心文集》等。
走进作者,导入新课
助读资料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走进作者,导入新课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走进作者,导入新课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走进作者,导入新课
《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
走进作者,导入新课














字词认读,书写指导
舅父
斩杀
凯旋
诸葛亮
水浒传
鲁智深
地煞
荡寇志
贾宝玉
书卷
书刊
烦琐
栩栩如生
呻吟
某年
字词认读,书写指导
1.请同学按照正确的姿势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2.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4.严格按笔顺描写。
书写指导
字词认读,书写指导
舅:字上半部分的笔顺学生容易写错,
“臼”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
葛:下半部分是“匃”不是‘匈”。
衰:
中间部分是“口”加-
-横,横的两端要出头,且长于“亠”的横,第七笔撇要写得舒展。撇尖与末笔的捺脚持平。
津:
书写时注意右半部分横画分布均匀,
长度不一。
字词认读,书写指导
初读感知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读书的?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感受。
第二部分(2—8)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

第三部分(9—10)侧重谈“读好书”

第四部分(11—12)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完成表格,梳理信息:找出作者的读书时间段,所读书目的名字。
再读课文,梳理信息
七岁
十二三岁
中年
1980年后
《水浒传》
《荡寇志》
《红楼梦》
《红楼梦》
《三国演义》
《西游记》
《封神榜》
现代文艺作品
再读课文,梳理信息
抄写词语。
摘录喜欢的段落,写赏析。
课后作业
26、忆读书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的好处。
2、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3、能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1、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2、能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回忆上节课,说一说冰心奶奶对读书的体会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的意义
有数量
有质量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读书好在哪里?请你默读第2-10自然段从文中找出这方面的语句,试着概括一下。
走进文本,品读书好
好处一
读《三国演义》:
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从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获得了愉悦的享受。
走进文本,品读书好
读《水浒传》: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
被书中人物的形象、性格打动。
走进文本,品读书好
读现代的文艺作品:
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几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优美的文字使作者心旷神怡。
走进文本,品读书好
好处二
读《三国演义》:
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了解了三国时代的“天下大势”。
走进文本,品读书好
读《红楼梦》:
……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了解了一个朝代和家族的历史
走进文本,品读书好
好处三
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走进文本,品读书好
结合上面对作者读书的分析,你来总结一下为什么会说“读书好”吧!
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走进文本,品读书好
作者多读书表现在哪些方面?默读第2-10自然段回答。
走进文本,品多读书
从小开始读书,并坚持读书:
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
此后,我决定要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
时间顺序
走进文本,品多读书
在作者眼中,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呢?请速读第9段,圈画出能表明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
走进文本,品读好书
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几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挑着读,选着读: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的书才是好书。
走进文本,品读好书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文章结尾的这九个字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是作者的切身体会,也是作者对广大青少年的殷切期望。
走进文本,品读好书
忆读书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读书得法
其乐无穷
板书设计
主题思想:
写作借鉴:
总结全文,关注写法
本文作者通过列举自己幼时、少时所读的大量书籍,以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和体会,真诚地道出了读书的好处和方法。
本文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一系列表示时间的词语或短语,将自己从幼时到成年后读书的体验串联了起来,让人读来一目了然。另外大量例子的列举,使文章不仅有说服力,也让语言显得典雅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