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2.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2.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03 19:3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与适应
学习目标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与环境相适应。
3.感受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规律。
第4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组讨论:
下列生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该生物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环境中的什么因素相适应?
生物
环境特征
生物特征
适应关系
北极熊
竹节虫
仙人掌
沙漠、缺水、高温
栖息在树枝上
极地,冰雪覆盖,寒冷
体色白,脂肪层厚
体色体形与树枝相似
叶变成刺,茎肥大
易于隐藏,抵御寒冷
减少水散失
讨论总结
易于隐藏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度时才会出汗。
你看不见我---保护色
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舟蛾
稚鸡
菜粉蛾
1.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
2.不易识别。
北极熊

变色龙
2、利于捕食
保护色的特点:
1、利于避敌
保护色的作用:
茴香虫
毒箭蛙
黄蜂
你别碰我---警戒色
1.色彩鲜艳,易于识别
2.具有恶臭、毒刺或毒毛
刺蛾幼虫
海兔
花斑蛇
警戒色的特点:
警戒色的作用:
2、防止误伤
1、警告
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兰花螳螂
枯叶蝶
枯叶蜥蜴
我不是我---拟态
尺蠖
竹节虫
叶蝉
2.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1.不易识别
拟态的特点:
拟态的作用:
2、利于避敌、捕食
1、迷惑
1、
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有什么共同点?
三者保护性适应都是在进化过程中:
1).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
2).都有利于动物的自我保护。
2、你能区分保护色和拟态吗?

这只昆虫是保护色还是拟态?

如何区分?
保护色只有体色相似,拟态除体色
外,还有体态与生物或非生物相似。
马达加斯加败叶螳螂
除看色彩外,还应看是否具有恶臭或毒刺(有无较强防卫能力)。
如有则为警戒色,否则为拟态。

如此鲜艳的色彩,犹如鲜花一般,是警戒色还是拟态?

某种螳螂的若虫,数一数,共有几只?
你能区分警戒色和拟态吗?
概念
特点
作用
代表
保护色
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
不易识别
躲避敌害或捕食
雷鸟、蝗虫
拟态
形状、色泽斑与
生物非生物相似
不易识别
竹节虫
兰花、螳螂
警戒色
恶臭、毒刺
鲜艳色彩斑纹
易识别
预警自我保护
黄蜂
毒箭蛙
在一个森林里,色彩鲜艳的有毒蛇、色彩不鲜艳与环境相似的无毒蛇、色彩鲜艳的无毒蛇,它们分别属于何种适应情况?
色彩不鲜艳的无毒蛇:(
)色彩鲜艳的有毒蛇:(

色彩鲜艳的无毒蛇:(

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都是绝对的吗?
夏天苔原上的雷鸟
冬天雪地上的雷鸟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
鸭子的蹼
海豹的脂肪
鹰的爪
下面生物的结构分别适应什么样的环境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
蹼宽大,适应在水中划行
脂肪较厚,适应寒凌海域
鹰爪细长锋利,适应于捕捉猎物
一、填空题
1.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_
____环境,同时,也___
__和__
___着环境。
2.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_____
____和
___
_____。生物的适应性是____
____的。
二、选择题
1.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课堂检测
适应
影响
改变
形态结构 
生活方式
普遍存在  
2.
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


A.
普遍性
B.个别性
C.相对性
D.绝对性
3.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
(??
?

?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
B.
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C.
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
D.
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
4.蚯蚓体表有黏液和刚毛,有助于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变土壤,使土壤变得疏松,并提高土壤肥力。这一事例可以说明


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才能生存
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并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C.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对环境造成影响
5.数据的采集一般要取平均值,这是为了


A.
凑数
B.
好看
C.避免偶然性
D.数据越多越好
6.灌丛中的空气湿度(
)裸地的空气湿度。
A.高于
B.等于
C.低于
D.不能比较
7.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它适于生活在(
)中。
A.森林
B.荒漠
C.湖泊
D.沼泽
8.如果将热带雨林中的植物移栽到荒漠中,不久就会死亡,
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就会死亡
B.生物的生存环境被破坏了
C.每种生物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D.环境改变了生物
9.在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选择的最理想植物是
(???

A.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如沙棘)
B.根系发达、树冠高大的乔木(如杨树)
C.根系浅小、地上部分较大的植物(如仙人掌)
D.根系浅小、生长快速的大叶植物(如白菜)
谢谢聆听
THANKS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