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新区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9-03 22:02:51

文档简介

海湖新区高中高二地理2021秋季开学考测试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D
3.B
4.C
5.D
6.D
7.C
8.A
9.A
10.C
11.A
12.A
13.C
14.D
15.C
16.C
17.D
18.C
19.B
20.C
21.C
22.C
23.B
24.B
25.A
26.D
27.B
28.D
29.B
30.A
二、综合题答案:
31.
(1)城市化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a
(3)逆城市化
市中心城市问题突出;郊区环境效益高,基础设施完善;私家车等交通工具普及;人们对环境要求提高
(4)a

成熟
减慢
32.
(1)南风或偏南风
(2)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处
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区
(3)丰富的铁矿(煤炭)资源
交通运输便利(铁路)
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对居民区大气污染少
水源丰富
地处城市外围地价便宜,适合建大型工厂
(4)C
(5)D
城区盛行风的上风地带,污染少;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33.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小麦
玉米
(2)
区域
生产规模
商品率
机械化水平
科技水平










A
(4)雨热同期旱涝海湖新区高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开学考测试卷
高二地理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为单项选择题,共有30个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1—3题。
年龄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人口数
2000
6500
1500
10000
死亡率(%)
0.6
0.6
2.5

人口数
3500
6000
500
10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1、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
B.3.7%
C.0.885%
D.0.95%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有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3、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据此完成4—5题
4、甲市可能是


A.西宁
B.延

C.
上海
D.
广州
5以下四个国家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是


A.尼日利亚
B.
印度
C.
巴西
D.
德国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回答6-7题
6、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7、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
)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结合农业区位相关地理常识,回答8-9题:
8、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9、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是因为
(
)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③农业自然条件的改善
④国家政策的调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下图,完成10~12题。
10、若下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入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亚洲
11、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方向,则甲、乙可能分别表示(
)。
A.四川、广东
B.湖北、东北
C.河北、山东
D.新疆、内地
12、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
D.甲地优美的环境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特种禽畜养殖场。据此回答13~14题。
13、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技术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改变
14、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和土壤
B.水源和土壤
C.水源和气候
D.地形和气候
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15~17题。
15、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16、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17、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结合人口地理学常识及城市化有关知识,回答18-21题
18、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
A.“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模式
B“高高低”模式
C.
“高低高”模式
D.
“三低”模式
19、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国际间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农村
D.由城市到城市
20、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政治因素的是(
)
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C.战争引起的难民潮
D.深圳经济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移
21、由于城市化发展过快,可能会带来的城市环境污染有(  )
①大气污染
②水污染
③垃圾污染
④噪声污染
⑤核污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甘蔗和甜菜是我国主要的两类糖料作物,但两者的分布有明显区别,据此分析回答22-23题
22、甜菜主要种植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甘蔗集中分布在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交通
C.气候
D.水源
23、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技术
结合城市等级体系相关知识,回答24-25题:
24、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①省会
②地级市
③县和县级市,其中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25、上述三类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②和③
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但2007年3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据此回答26~27题。
26、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
A.原料导向型
B.市场导向型
C.廉价劳动力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
27、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
)。
A.丰富的原料
B.庞大的市场
C.廉价的劳动力
D.先进的技术
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绿色消费已成为时尚。据此回答28~30题。
28、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不相符的是(
)。
A.废品回收利用
B.完善质检体系
C.使用无汞电池
D.产品多层包装
29、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大量使用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30、下列人类活动中对生态平衡与绿色发展理念不利的是(
)。
A.可可西里山区捕杀藏羚羊
B.黄河中游水土保持
C.建“三北”防护林带
D.在内蒙古草原退耕还牧
第二卷
非选择题部分:本卷内容共三题,满分40分。注意: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1、读下图,图①为某类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②为a、b两类不同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共11空,满分11分)
①图
②图
(1)、①图中,A、B、C、D、E、F反映的是
过程,该过程最主要的标志是

(2分)
(2)、左图中的变化过程所属国家与其右图中的曲线相对应的是
。(1分)
(3)、①图中E→F反映了
现象,其原因是


(4分)

(4)、②图中,a、b两类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它的城市化开始时间
,处于城市化发展的
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
。(4分)
32、右图是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4空,满分14分)
(1)若图示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
。(1分)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


;(3分)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共5分)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
地。(1分)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地,原因是


。(共4分空)
33、下图是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共15分)
(1)甲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乙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c和d两个农业区(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4分)
(2)比较:甲和乙所示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差异。(8分)
区域
生产规模
商品率
机械化水平
科技水平


(3)a区域对应的是上图中的
(填字母)气候类型。(1分)
(4)a和b区域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
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2分)
第2页,总6页
第1页,总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