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3 22:2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学生卷)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面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阴诲(huì)
嗤笑(chī)
发窘(jiǒnɡ)
脸色煞白(shà)
B.祭祀(sì)
恣睢(shuī)
瑟索(sè)
歇斯底里(xiē)
C.秕谷(bǐ)
戳破(chuō)
阔绰(chuò)
细脚伶仃(línɡ)
D.颧骨(quán)
拮据(jí)
诧异(chà)
神情恍惚(hū)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王老师为人诚实,待人接物斩钉截铁,深得同事们的好评。
B.有专家对目前手机用户提出中肯建议:问候不一定要郑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C.随着新一轮“归国潮”的到来,我国的“海归”数量与日俱增。
D.刘芳站在栈桥上,脸色煞白,神情绝望。她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情居然出了岔子。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C.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PM2.5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D.中美贸易战的停战,不但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
4.下列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闰土是《故乡》中的主要人物,闰月生,五行缺土。“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B.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英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其中我们学过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C.《故乡》《社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D.《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作者是曾获“国际安徒生奖”的曹文轩。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如果所谓集体、法人的利益总是‘重如山’,个人的利益总是‘轻如毛’,那么消费者永远改变不了被损害的地位。”这个句子是假设复句。
B.“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这个句子是转折复句。
C.“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充足的水分。”这个句子是条件复句。
D.“在他们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这个句子是选择复句。
6.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将语段补充完整。(3分)
你自身的美好,只与你的本真有关,与形容无关,与修饰无关,与自身以外的世界无关。就像,如果你是一条江,你的不舍昼夜奔流赴海,与春无关;如果你是一轮月,你的东升西落阴晴圆缺,与夜无关;



7.默写。(8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其一>)
(2)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借大雁来表达思乡怀亲、急于返家的迫切心情的句子是:
__
,__
__。
(6)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有意设问,表达自怜之意的诗句是:__
__,

二、综合性学习(9分)
8.某班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9分)
(1)下列图片描绘的都是《水浒传》中的故事,请你依照图片内容为它们拟标题。要求:按照“人物+事件”的格式,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6分)
a.
b.
c.__
__
(2)下面三幅图都与鲁迅的小说有关。请你任选其一,为图片配一段解说文字。要求:点明地点(或环境)、人物、事件,30字左右。(3分)
a
b
c
我选择:____
解说:
三、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风 起
张艳霞
四月,快要高考了。一个双休日,儿子在家读书。母亲进了屋,开门关门时,那扇破旧的门发出吱吱的声音,有点刺耳。儿子皱了皱眉,说:“妈,你干吗呢?”母亲像做错了事一般,说:“没事,没事,你继续看书吧。”
家里穷。儿子的父亲常年都在外地干活儿,给儿子赚未来上大学的学费,回来的次数极少。母亲在家里干些零活儿,兼顾着照料儿子。儿子成绩好,是爸妈的希望。
儿子看了会儿书,饿了,喊:“妈,我饿了,有吃的吗?”母亲在屋外,听到儿子的喊声,忙跑了进来,说:“有,儿子,你等等啊!”一会儿,母亲端来几根晶莹剔透的玉米。儿子摇摇头,有些嗔怪地说:“妈,你不是不知道,我不喜欢吃玉米。”母亲说:“这玉米可好吃了,是……”看着儿子阴沉的脸,母亲噤了声,说:“儿子,那你想吃什么?妈去给你买。”儿子想了想说:“我要吃蛋糕,那种提拉米苏。”
母亲愣了愣,有些犹豫。这种叫提拉米苏的蛋糕,她给儿子买过。那是在儿子生日的时候,是儿子硬拉着她去买的。特别贵,贵得让母亲心疼。
儿子看着母亲犹豫的神情,说:“妈,你到底给不给我买啊?”母亲说:“行,行,我去买。”母亲手里攥着几张钱,匆匆地出了门。提拉米苏买回来了,儿子高兴地从母亲手中抢过去。儿子没有注意到母亲脸上的表情,母亲心里在想:“这么贵的蛋糕,孩子他爸可得干一天的活儿才能赚回来啊。”
临下午时,儿子看着书,又有了其他的想法。儿子说:“妈,回头等考完试,我想到外面去走走。”母亲说:“行,你走吧,现在不也没把你关住吗?”儿子苦笑着说:“妈,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等我考完试,我想到外地去旅游,旅游知道吗?”母亲摇摇头,她还真不知道什么是旅游,到外地去就算是旅游吗?那儿子他爸,也算旅游吗?儿子只好给母亲解释:“妈,旅游呢,就是去玩,不是去打工,而是坐火车、坐飞机去玩。到了那里,还住宾馆,上饭店吃大餐……”母亲有些懂又有些不懂,母亲又想:“那这可是要花多少钱啊?是不是会要很多钱呢?”母亲想着,心头莫名地沉了沉。
晚上,父亲的电话来了。母亲喊儿子,说:“你爸来电话了,让你听。”儿子说:“妈,我正忙着呢,还是不听了吧。”母亲说:“你这孩子,你爸是想和你说两句啊。”折腾了半天,儿子还是不肯听电话,母亲只好解释,说:“儿子正认真看书呢。”父亲笑了,说:“没事,没事,让儿子好好学习吧。”父亲还说,也就这个把月了,儿子想吃什么,想干什么,就尽量满足他。母亲就说了买提拉米苏的事儿,好贵。母亲还说了儿子想去旅游的事儿,旅游要坐火车,坐飞机,要住宾馆,上饭店吃大餐,这要好多钱呢。父亲听着,说:“没事,没事,我多加几个班,争取把钱赚出来吧。”母亲说:“别,你一个人在外面,还是要多注意休息啊。”父亲说:“我没问题的,身体可棒着呢。”
后来的一段日子,儿子还是从早到晚地抓紧时间读书,周一至周五是在学校,周六周日是在家里。有一天儿子回家,看到母亲的眼圈有点红,看到自己回来,母亲又似乎在极力掩饰着什么。儿子说:“妈,出什么事了吗?”母亲摇摇头,说:“没,没什么事儿。”儿子“哦”了一声,就没再问了。儿子又钻进了房间,随手摊开了书。
六月初,高考结束。儿子一脸轻松地从考场走出来时,很意外地在校门口看到了母亲。母亲这几天因为忙,就没送他进考场,更别说来接他了。
儿子还没开口呢,母亲说:“儿子,妈带你去一个地方。”第一次,母亲的口气是那么的不容置疑,儿子的心头莫名地闪过一丝不安。
在那块墓碑前,儿子站定了。儿子看到了墓碑上的照片,竟是父亲。儿子顿时就愣住了。母亲似乎看出了儿子心头的疑惑,说:“你爸其实半个月前就离开了我们,你爸是加班加点赚钱累的,才不慎从二十多层的楼上跌落下来,你爸临走前交代,他不想影响你高考,嘱咐我等你考完再告诉你……”
儿子一时哽咽,重重地跪倒在父亲墓前。
起风了!
9.请你联系全文,说说小说标题“风起”有什么含义。(3分)
10.文中画线句都对人物采用了什么描写?它们各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3分)
11.请你说说第6自然段中“儿子苦笑”的原因是什么。(2分)
12.你认为文中儿子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如果你是他,你会怎样做?(2分)
13.有人说,就是因为小说中的母亲对孩子一味地爱、一味地付出,才培养出对家庭对亲人“冷漠”的儿子。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述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2分)
让经典成为引领青年成长的灯塔
高 伟
我们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一些共同的价值却可以穿越时代,历久弥新。比如民族情感的归宿、对历史的敬畏、对美好情感的期待。经典的文艺作品,常常包含这样的共同价值,这些价值对青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感悟到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优秀文艺作品,可以让人重新审视真实的生活,追忆被淡忘的故事。《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和孙少平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的苦难,在艰难中寻求生活的出路,在拼搏中表现出生存的智慧。经典作品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对奋斗的坚持,告诉年轻朋友什么才是弥足珍贵的。
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可以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透过经典作品,感受主人公们“历经风雨仍从容”的自信乐观及“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来”的笃定担当。《老人与海》中那位老年渔夫,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它代表了经典作品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青年的禀赋不是阅历的丰富,而是敢于筑梦、大胆试错。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效仿经典人物,大胆尝试为梦想而奋斗。当年《平凡的世界》感动我们的,正是敢于筑梦的青年形象。在今天,他们依然是让我们发现自身缺点的镜子,是青年努力奋斗、赢得未来、实现梦想的指向标。
从最近引起广泛讨论的“丧”文化,到“佛系”青年,青年话题总是牵动社会的神经。有人习惯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认为新一代青年人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却忘记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是时代的投射。我们不能用固化的思维去审视不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要辩证地看待,积极地引导。
经典或许是青年与时代对话的最好的媒介,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焕发新生。阅读的媒介变了,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经典仍以醇厚的文化内涵,照亮青年前行的道路,成为指引青年精神成长的灯塔。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要重温经典,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选自2018年1月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4.为什么说经典是引领青年成长的灯塔?(3分)
15.文章的第1自然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1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让经典成为引领青年成长的灯塔”,文中大量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论据充分,说理透彻。
B.作者两次选用《平凡的世界》这部经典作品作为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但两次证明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C.有人认为新一代青年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其原因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缺乏经典的引领。
D.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这种多元化的阅读媒介让经典焕发新生,阅读的媒介变了,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
17.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个自然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2分)
《名人传》中的贝多芬遭受耳聋的折磨,生活窘迫,但是他却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与命运抗争,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名曲《欢乐颂》。
18.结合文章,说说青年人应该如何利用经典的指引更好地成长。(3分)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4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①春残黄鸟稀,辛夷②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①谷口:山谷的入口。②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
19.试分析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2分)
20.诗的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11分)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②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贾(gǔ):做买卖。②召(shào)忽:齐人。与管仲一起事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也自杀。
2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吾始困时(  )
(2)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
(3)知时有利不利也(  )
(4)吾尝三战三走(  )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分财利多自与/吾与汝毕力平险
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至于负者歌于途
C.召忽死之/山川之美
D.生我者父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24.选文中的鲍叔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四、写作(5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书里有许多大人物,文学、思想、艺术等等家。在那么多人物中间,要找你们自己的亲人,找精神上的血统。这是安身立命、成功成就的依托。每个人的来龙去脉是不一样的,血统也不一样。在你一生中,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书中的大人物里,找亲属,找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统。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为有源头活水来”。
请以《我在书中找亲属》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第四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教师卷)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面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阴诲(huì)
嗤笑(chī)
发窘(jiǒnɡ)
脸色煞白(shà)
B.祭祀(sì)
恣睢(shuī)
瑟索(sè)
歇斯底里(xiē)
C.秕谷(bǐ)
戳破(chuō)
阔绰(chuò)
细脚伶仃(línɡ)
D.颧骨(quán)
拮据(jí)
诧异(chà)
神情恍惚(hū)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
A.王老师为人诚实,待人接物斩钉截铁,深得同事们的好评。
B.有专家对目前手机用户提出中肯建议:问候不一定要郑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C.随着新一轮“归国潮”的到来,我国的“海归”数量与日俱增。
D.刘芳站在栈桥上,脸色煞白,神情绝望。她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情居然出了岔子。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D )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C.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PM2.5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D.中美贸易战的停战,不但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
4.下列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B )
A.闰土是《故乡》中的主要人物,闰月生,五行缺土。“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B.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英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其中我们学过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C.《故乡》《社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D.《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作者是曾获“国际安徒生奖”的曹文轩。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B )
A.“如果所谓集体、法人的利益总是‘重如山’,个人的利益总是‘轻如毛’,那么消费者永远改变不了被损害的地位。”这个句子是假设复句。
B.“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这个句子是转折复句。
C.“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充足的水分。”这个句子是条件复句。
D.“在他们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这个句子是选择复句。
6.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将语段补充完整。(3分)
你自身的美好,只与你的本真有关,与形容无关,与修饰无关,与自身以外的世界无关。就像,如果你是一条江,你的不舍昼夜奔流赴海,与春无关;如果你是一轮月,你的东升西落阴晴圆缺,与夜无关;__如果你是一只鸟__,__你的早起晚归朝朝暮暮__,__与天无关__。
7.默写。(8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__玉盘珍羞直万钱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__怀旧空吟闻笛赋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云横秦岭家何在?__雪拥蓝关马不前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__露从今夜白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借大雁来表达思乡怀亲、急于返家的迫切心情的句子是:__因思杜陵梦__,__凫雁满回塘__。
(6)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有意设问,表达自怜之意的诗句是:__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__!
二、综合性学习(9分)
8.某班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9分)
(1)下列图片描绘的都是《水浒传》中的故事,请你依照图片内容为它们拟标题。要求:按照“人物+事件”的格式,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6分)
a.__武松打虎__
b.__李逵负荆请罪__
c.__林冲雪夜上梁山__
(2)下面三幅图都与鲁迅的小说有关。请你任选其一,为图片配一段解说文字。要求:点明地点(或环境)、人物、事件,30字左右。(3分)
A
b
c
我选择:__a__
解说:__在咸亨酒店,孔乙己要了一碟茴香豆,并分给小孩子吃。__
三、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风 起
张艳霞
四月,快要高考了。一个双休日,儿子在家读书。母亲进了屋,开门关门时,那扇破旧的门发出吱吱的声音,有点刺耳。儿子皱了皱眉,说:“妈,你干吗呢?”母亲像做错了事一般,说:“没事,没事,你继续看书吧。”
家里穷。儿子的父亲常年都在外地干活儿,给儿子赚未来上大学的学费,回来的次数极少。母亲在家里干些零活儿,兼顾着照料儿子。儿子成绩好,是爸妈的希望。
儿子看了会儿书,饿了,喊:“妈,我饿了,有吃的吗?”母亲在屋外,听到儿子的喊声,忙跑了进来,说:“有,儿子,你等等啊!”一会儿,母亲端来几根晶莹剔透的玉米。儿子摇摇头,有些嗔怪地说:“妈,你不是不知道,我不喜欢吃玉米。”母亲说:“这玉米可好吃了,是……”看着儿子阴沉的脸,母亲噤了声,说:“儿子,那你想吃什么?妈去给你买。”儿子想了想说:“我要吃蛋糕,那种提拉米苏。”
母亲愣了愣,有些犹豫。这种叫提拉米苏的蛋糕,她给儿子买过。那是在儿子生日的时候,是儿子硬拉着她去买的。特别贵,贵得让母亲心疼。
儿子看着母亲犹豫的神情,说:“妈,你到底给不给我买啊?”母亲说:“行,行,我去买。”母亲手里攥着几张钱,匆匆地出了门。提拉米苏买回来了,儿子高兴地从母亲手中抢过去。儿子没有注意到母亲脸上的表情,母亲心里在想:“这么贵的蛋糕,孩子他爸可得干一天的活儿才能赚回来啊。”
临下午时,儿子看着书,又有了其他的想法。儿子说:“妈,回头等考完试,我想到外面去走走。”母亲说:“行,你走吧,现在不也没把你关住吗?”儿子苦笑着说:“妈,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等我考完试,我想到外地去旅游,旅游知道吗?”母亲摇摇头,她还真不知道什么是旅游,到外地去就算是旅游吗?那儿子他爸,也算旅游吗?儿子只好给母亲解释:“妈,旅游呢,就是去玩,不是去打工,而是坐火车、坐飞机去玩。到了那里,还住宾馆,上饭店吃大餐……”母亲有些懂又有些不懂,母亲又想:“那这可是要花多少钱啊?是不是会要很多钱呢?”母亲想着,心头莫名地沉了沉。
晚上,父亲的电话来了。母亲喊儿子,说:“你爸来电话了,让你听。”儿子说:“妈,我正忙着呢,还是不听了吧。”母亲说:“你这孩子,你爸是想和你说两句啊。”折腾了半天,儿子还是不肯听电话,母亲只好解释,说:“儿子正认真看书呢。”父亲笑了,说:“没事,没事,让儿子好好学习吧。”父亲还说,也就这个把月了,儿子想吃什么,想干什么,就尽量满足他。母亲就说了买提拉米苏的事儿,好贵。母亲还说了儿子想去旅游的事儿,旅游要坐火车,坐飞机,要住宾馆,上饭店吃大餐,这要好多钱呢。父亲听着,说:“没事,没事,我多加几个班,争取把钱赚出来吧。”母亲说:“别,你一个人在外面,还是要多注意休息啊。”父亲说:“我没问题的,身体可棒着呢。”
后来的一段日子,儿子还是从早到晚地抓紧时间读书,周一至周五是在学校,周六周日是在家里。有一天儿子回家,看到母亲的眼圈有点红,看到自己回来,母亲又似乎在极力掩饰着什么。儿子说:“妈,出什么事了吗?”母亲摇摇头,说:“没,没什么事儿。”儿子“哦”了一声,就没再问了。儿子又钻进了房间,随手摊开了书。
六月初,高考结束。儿子一脸轻松地从考场走出来时,很意外地在校门口看到了母亲。母亲这几天因为忙,就没送他进考场,更别说来接他了。
儿子还没开口呢,母亲说:“儿子,妈带你去一个地方。”第一次,母亲的口气是那么的不容置疑,儿子的心头莫名地闪过一丝不安。
在那块墓碑前,儿子站定了。儿子看到了墓碑上的照片,竟是父亲。儿子顿时就愣住了。母亲似乎看出了儿子心头的疑惑,说:“你爸其实半个月前就离开了我们,你爸是加班加点赚钱累的,才不慎从二十多层的楼上跌落下来,你爸临走前交代,他不想影响你高考,嘱咐我等你考完再告诉你……”
儿子一时哽咽,重重地跪倒在父亲墓前。
起风了!
9.请你联系全文,说说小说标题“风起”有什么含义。(3分)
__既指起风这种自然现象,又指文中的儿子知道父亲去世的消息及原因之后,内心掀起的波澜。其中既有对自己所作所为的忏悔,又有对父亲的追念。__
10.文中画线句都对人物采用了什么描写?它们各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3分)
__神态描写。第一句表明母亲意识到自己打扰儿子学习后,内心很愧疚,也表明了母亲对儿子的迁就。第二句表明母亲既舍不得花钱,又不想拒绝儿子的矛盾心理。__
11.请你说说第6自然段中“儿子苦笑”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笑妈妈太老土,感觉妈妈与自己之间确实存在着代沟,连“到外面去走走”的意思都不明白。__
12.你认为文中儿子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如果你是他,你会怎样做?(2分)
__优点:认真学习,有追求,有上进心;缺点:太过任性,与父母缺少沟通,不太关注家庭和父母的情况。如果我是他,我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另一方面还要多与父母沟通,了解家庭的情况,多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__
13.有人说,就是因为小说中的母亲对孩子一味地爱、一味地付出,才培养出对家庭对亲人“冷漠”的儿子。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述理由。(3分)
__示例:小说中的母亲对孩子一味地爱,一味地付出,这种教育方式确实不好。母亲这样溺爱儿子,对儿子有求必应,让儿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了养尊处优的“小皇帝”,让他不懂得辛苦,不懂得为别人着想。母亲应当把家里的真实情况告诉孩子,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经历磨难,认识人生的艰辛,从而在挫折中磨炼自己,培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坚强毅力,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2分)
让经典成为引领青年成长的灯塔
高 伟
我们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一些共同的价值却可以穿越时代,历久弥新。比如民族情感的归宿、对历史的敬畏、对美好情感的期待。经典的文艺作品,常常包含这样的共同价值,这些价值对青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感悟到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优秀文艺作品,可以让人重新审视真实的生活,追忆被淡忘的故事。《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和孙少平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的苦难,在艰难中寻求生活的出路,在拼搏中表现出生存的智慧。经典作品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对奋斗的坚持,告诉年轻朋友什么才是弥足珍贵的。
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可以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透过经典作品,感受主人公们“历经风雨仍从容”的自信乐观及“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来”的笃定担当。《老人与海》中那位老年渔夫,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它代表了经典作品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青年的禀赋不是阅历的丰富,而是敢于筑梦、大胆试错。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效仿经典人物,大胆尝试为梦想而奋斗。当年《平凡的世界》感动我们的,正是敢于筑梦的青年形象。在今天,他们依然是让我们发现自身缺点的镜子,是青年努力奋斗、赢得未来、实现梦想的指向标。
从最近引起广泛讨论的“丧”文化,到“佛系”青年,青年话题总是牵动社会的神经。有人习惯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认为新一代青年人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却忘记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是时代的投射。我们不能用固化的思维去审视不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要辩证地看待,积极地引导。
经典或许是青年与时代对话的最好的媒介,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焕发新生。阅读的媒介变了,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经典仍以醇厚的文化内涵,照亮青年前行的道路,成为指引青年精神成长的灯塔。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要重温经典,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选自2018年1月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4.为什么说经典是引领青年成长的灯塔?(3分)
__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感悟到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可以形成更为成熟的理想;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效仿经典人物,大胆尝试为梦想而奋斗。
15.文章的第1自然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__作者开篇从时代与青年成长的关系谈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指出经典“对青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引出下文。__
1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C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让经典成为引领青年成长的灯塔”,文中大量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论据充分,说理透彻。
B.作者两次选用《平凡的世界》这部经典作品作为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但两次证明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C.有人认为新一代青年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其原因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缺乏经典的引领。
D.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这种多元化的阅读媒介让经典焕发新生,阅读的媒介变了,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
17.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个自然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2分)
《名人传》中的贝多芬遭受耳聋的折磨,生活窘迫,但是他却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与命运抗争,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名曲《欢乐颂》。
__放在第3自然段最合适。这个论据可以论证第3自然段的观点: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可以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__
18.结合文章,说说青年人应该如何利用经典的指引更好地成长。(3分)
__①利用经典感悟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青年人要热爱生活、坚持奋斗,这弥足珍贵。②利用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青年人要敢于筑梦、大胆试错,发现自身的缺点,赢得未来。③利用经典与时代更好地对话沟通,让经典作品成为指引青年精神成长的灯塔。青年人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走向更有意义的人生。__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4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①春残黄鸟稀,辛夷②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①谷口:山谷的入口。②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
19.试分析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2分)
__①描写暮春草堂周围的景色,营造春光逝去、凋零空寂的氛围。②以鸟稀、花尽、花飞反衬幽竹的清阴“不改”。__
20.诗的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表达了诗人对翠绿葱茏的幽竹的喜爱,对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__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11分)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②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贾(gǔ):做买卖。②召(shào)忽:齐人。与管仲一起事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也自杀。
2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吾始困时( 贫困 )
(2)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谋划 )
(3)知时有利不利也( 时机 )
(4)吾尝三战三走( 逃跑 )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D )
A.分财利多自与/吾与汝毕力平险
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至于负者歌于途
C.召忽死之/山川之美
D.生我者父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__鲍叔不认为我不知廉耻,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__
24.选文中的鲍叔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鲍叔是一个轻利重才、知人识人的贤士。
四、写作(5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书里有许多大人物,文学、思想、艺术等等家。在那么多人物中间,要找你们自己的亲人,找精神上的血统。这是安身立命、成功成就的依托。每个人的来龙去脉是不一样的,血统也不一样。在你一生中,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书中的大人物里,找亲属,找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统。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为有源头活水来”。
请以《我在书中找亲属》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