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及创作;
2.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内容,领悟诗歌的象征意义;
3.认识“五四”时期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内容,领悟诗歌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认识“五四”时期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大家看过前段时间很火的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吗?当时有志之士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是为何抛头颅洒热血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又如何寻找民族国家的出路?
明确:《觉醒年代》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教师小结:
在《觉醒年代》中,我们可以看到诸多有识之士的爱国之心,尤其是陈延年和陈乔年。他们虽然青春年少,却满腔热血,赤子丹心,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理想燃烧。这也不禁让我们思考,青年与国家、人生与梦想究竟有何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文,体味他的爱国之情。
知人论世
走近郭沫若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甲骨文专家
在甲骨文的研究方面,郭沫若堪称第一。郭沫若(字鼎堂)和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董作宾(字彦堂)在甲骨学领域并称为“甲骨四堂”。
书法家
郭沫若以“回锋转向,逆入平出”为学书执笔八字要诀。其书体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被世人称为“郭体”。郭沫若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其楷书作品虽然留存不多,却亦见功力,气贯笔端,形神兼备。
社会活动家
1921年6月8日,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赴日留学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健将,成立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的文学团体——创造社。
中国历史剧开创者之一
抗战爆发,郭沫若由日本秘密回国,参加抗日战争。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激起了郭沫若澎湃的创作热情。他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内,创作出《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等六部大型历史剧,登上了20世纪中国历史剧创作的高峰。《屈原》代表郭沫若历史剧的最高成就。
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
1919年,郭沫若第一本诗集《女神》问世。《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它开创了“一代诗风”,是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不仅从思想上引领了现代诗歌的创作,而且从艺术和表达形式上展现了独特的创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女神》中的代表诗篇。
知识链接:
“新诗”又称“现代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写作背景
“五四运动”的狂飙,震动了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给了他极大的精神鼓舞,他在日本福冈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此时,他读了美国诗人惠曼特的《草叶集》,深受其影响,几乎每天写诗,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爆发期。
郭沫若说:“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出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我在那时差不多是狂了。”1919年9、10月间,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当轮船行驶在日本横滨海面时,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胸中激情奔涌,写下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文本研读
观看朗诵视频后,组织学生自由朗读。
问题:整首诗歌中哪个词最让你印象深刻?
明确:力。
请学生代表进行朗读,并进行提问。
问题1:反复诵读,说说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欢乐、赞美。
问题2:作者要赞美什么?
明确:赞美“力”。这是一首“力”的赞歌!赞美“毁坏力、创造力、努力”。
整体感知、分析意象
教师:在《沁园春
长沙》的学习中,我们给大家介绍了什么叫做意象,有哪位同学愿意起来帮我们一起复习一下吗?
明确: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问题1:这首诗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特点?
明确:意象:无数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无限的太平洋、滚滚的洪涛
特点:宏伟、强力、壮丽、炽热
问题2: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景色?
明确:这首诗通过对大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诗中的自然形象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面积、体积、威力。它们引起读者惊异、赞叹一种狂暴的激情荡涤心胸,从而使人由这种自然形象产生对社会生活的某种关于崇高和伟大的联想。
教师引导:
我们前面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明确了这首诗歌是一首关于“力”的诗歌。那么,我们从哪一个意象里面,可以感知到这种“力”呢?
问题3:诗歌为什么要描绘滚滚洪涛?
明确: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正在日本留学,“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撼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郭沫若。
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诗中所描绘的全部力的形象,同样可以看作是新兴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的强起奋进图。
4.重难点解析
问题1:作者是如何赞美“力”的?
明确:意象、意境的塑造;动词运用的生动(“怒涌”表现出白云在天空翻滚的场景,使原本安静而柔和的白云变得力量巨大,仿佛一场变革就要来临。太平洋要提起全身的力量将地球“推到”,也是要拼尽全力改变世界。);修辞手法的运用(这里运用了反复和比喻的手法,感情丰沛地极言“力”的丰富、巨大、美好、富于青春活力。)
问题2:为什么是太平洋和北冰洋?
知识链接(一):
俄国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革命推翻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俄罗斯共和国),为1918年-1920年的苏俄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奠定开端。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胜利前进的道路。
知识链接(二):
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明确:太平洋的洪涛象征着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北冰洋的洪涛象征着十月革命的影响。郭沫若关心当时的政治时局,深受新思想的影响,致力于毁坏专制政治、旧思想、旧道德;致力于创造新思想、新制度、新事物、新文化。
问题3:能够看到如此气势磅礴的场景,作者的写作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整首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作者是站在一个巨人的角度,跳出地球之外来看的。旨在说明说明破旧立新需要跳出原本的界限,高瞻远瞩,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变革,才能看到变革的方向。
诗歌主旨
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已经一起体悟了这首诗歌了,接下来请大家自己总结一下这首诗歌的主旨思想。
明确: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描写,展现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特征;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时代狂飙的象征,是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诗人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
布置作业
完成配套习题
阅读《峨日朵雪峰之侧》,思考这两首诗的写作角度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