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的内涵;
2.分析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
3.结合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思考《论语十二章》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的指导意义。
【重点难点】
1.理解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的内涵;
2.分析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
何谓君子?在儒家看来,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完人,只有当一个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且切实做到为其所当为、行其所当行的时候,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君子不是天生而成的,要成为君子,当然需要人格修养。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君子呢?
二、解题。
《论语》是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论语》共20篇,492章,12700字。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论语》中各篇篇名取自正文开头,或“子曰”、“子谓”后首句的前二、三字。
文本研读
自主阅读,参照注释,翻译文章。
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注释]①敏:勤勉。
②就有道而正焉: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分析]
本章讲的是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有了这样的理想,就不应再沉溺于物质的欲望,要有克制自己的能力,把对物质的追求提升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精神的独立上来。
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注释]而:如果。
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
[译文]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分析]
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八佾yì》篇包括26章,是《论语》二十篇中的第三个部分。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八佾,行列的意思。古时舞蹈奏乐,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礼记》(子路说:“我听夫子说过,举行丧葬礼仪,与其哀痛不足而冥器衣衾之类有余,还不如冥器衣衾之类不足而哀痛有余;举行祭礼,与其恭敬不足而祭品有余,还不如祭品不足而恭敬有余。”)
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所由之本。礼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和谐,无相夺伦。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
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译文]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分析]
在《论语》中,“道”的具体内容是与某些行为原则相对应的。这些行为包括:为政、参政、日常道德,甚至某些具体情境下的待人接物原则。对于不同的领域,则有不同的原则、主张、方法来与之相对应,如父之道,先王之道、古之道、子之道、善人之道、君子之道等。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自己行为庄重,事奉君主恭敬,养护百姓有恩惠,管理百姓有法度等,四项参政、为政所应具有的品格,所应秉持的原则)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注释]而:如果。
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
[译文]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分析]
君子和小人思考问题或者做选择时的区别。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
(君子心怀的是仁德;小人则怀恋田土。君子关心的是刑罚和法度,小人则关心私利。)
朱子说:“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天理之所宜”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君子,不管是自己喜欢不喜欢,只要是符合道义的时候,符合仁义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不符合的,即使自己喜欢也不能做。程子说:“君子之于义,犹小人之于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笃好。”杨氏曰:“君子有舍生而取义者,以利言之,则人之所欲无甚于生,所恶无甚于死,孰有舍生而取义哉?其所喻者义而已,不知利之为利故也,小人反是。”由此可知,能不为利所动,能够见利而先思义,便是君子;见利而忘义,抛弃人生原则,便是小人。孔子是不是否定“利”呢?《易传》中说“利者,义之和也。”只要我们能尽职尽责地按照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做事了,那么,利也就在其中了。最大的利是使我们活得心情舒畅、问心无愧,而不是富贵。富贵不是人们想求就必然能够得到的,也不是得到之后就永远能拥有的,因此,不必有意地去提倡追求“利”,却应该提倡做好此时此刻该做、能做的事。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译文]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分析]
从一般为人处世来讲,贤人是德才兼备者,“见贤思齐”是人们修身、进学的最好方式之一。“见贤思齐”是孔子“为己之学”(修身之学)的精要成己而后成物,修己才能安人安百姓。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会见第四届道德模范代表,2014年赴河南兰考调研,2015年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等多个场合提倡“见贤思齐”。从大处来讲,“见贤思齐”有文化传承的意义。学习创造中华文明先行者的智见与业绩,要心存敬意,向这些先圣先贤学习。从正面去总结学习前人的经验,也从反面吸取失败的教训。
《论语·为政》篇中提到,曾子每日“三省吾身”。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
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注释]质胜文则野: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质,质朴、朴实。文,华美、文采。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分析]
君子的修养有两个部分,一是学习“诗书六艺文”;一是躬行实践。在前一方面,他大概可以和其他的人相比,但在后一方面,他也还没有完全成功。关于“君子”必须兼具此两方面——“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此处的“文”字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教养”,在当时即所谓“礼乐”,但其中也包括了学习诗书六艺之文。“质”则指人的朴实本性。如果人但依其朴实的本性而行,虽然也很好,但不通过文化教养终不免会流于“粗野”。相反地,如果一个人的文化雕琢掩盖了他的朴实本性,那又会流于浮华(其极端则归于虚伪的礼法)。前者的流弊是有内容而无适当的表现形式;后者的毛病则是徒具外表而无内涵。所以孔子才认为真正的“君子”必须在“文”、“质”之间配合得恰到好处。(余英时《儒家“君子”的理想》)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注释]弘毅:志向运大,意志坚强。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
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注释]未成一篑kuì: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篑,盛土的竹筐。止,吾止也: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平地:填平洼地。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刚刚倒了一筐,继续,是我自己要继续的。”
[分析]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孔子谈到颜渊,说:“可惜啊(他死了)!我看到他不断地前进,没有看到过他停止。”)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表示一切外部条件、环境和机遇也都是靠自己去创造、形成和抓住的,一切都要通过自己本身而起作用。
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注释]知:同“智”。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分析]
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孔子明白指出:智的最高修为是不惑;仁的最高修为是不忧;勇的最高修为是不惧。虽然成为圣人是极高的境界,不易达到,但是仍可透过修行达成。因为,当一个人要是真正明白做人的真正目的时,他便会因为生活中的自我要求而心性提高、破迷生智慧、进而坦然面对人生的喜乐,不庸人自扰,也能锻炼出大无畏的真勇气去面对遭遇的困顿与考验。
10.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注释]克已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
一日:一旦。
归:称赞,称许。
目:条目,细则。
事:实践,从事。
[译文]
颜回请教问孔子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分析]
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颜渊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这种解释。因此,可以把克己复礼视为孔子早年对仁的定义。克者胜也,克己就是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战胜自己,不为外物所诱,而不可以任性,为所欲为。朱子解克己复礼,其言曰:“克是克去己私。己私既克,天理自复,譬如尘垢既去,则镜自明;瓦砾既扫,则室自清。”又曰:“克己复礼,间不容发,无私便是仁。”又曰:“天理人欲,相为消长,克得人欲,乃能复礼。”又曰:“敬如治田灌溉,克己如去恶草。”王阳明有云:“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克己就是要灭此心中之贼。礼对人生行为,具有指导、节制、综贯、衡断诸作用,而能促进人与人间关系之圆满,有礼便是行仁,孔子之以礼为教,可见其由来。故论语子罕篇又载颜渊之言曰:“夫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注释]一言:一个字。
[译文]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分析]例如我有思想及言论之自由,不欲受人之干涉也,则我亦勿干涉人之思想及言论;我有保卫身体之自由,不欲受人之毁伤也,则我亦勿毁伤人之身体;我有书信秘密之自由,不欲受人之窥探也,则我亦慎勿窥人之秘密;推而我不欲受人之欺诈也,则我慎勿欺诈人;我不欲受人之侮慢也,则我亦慎勿侮慢人。——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忠”,积极方面)
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注释]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夫:那。
兴:指激发人的感情。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群: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指讽刺时政。迩ěr:近。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分析]这是对诗歌社会作用最高度的赞颂。现代诗歌批评所津津乐道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作用,在孔子的这段话里实际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孔子的时代,《诗经》简直就是一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季氏》)正是由于孔子的大力提倡并亲自删削编定,《诗三百》才名正言顺地成为了《诗经》,成为儒学的重要经典之一。《毛诗序》:“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四、思考总结。
十二章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
明确:第一章: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
第三章:君子之道——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
第四章:义利的角度来区别君子与小人。
第五章:君子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自我反省。
第六章: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
第七章:士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那种坚定信心和决绝勇气。
第八章: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第九章:君子的基本品质:仁、智、勇。
第十章:实行仁的途径:克己复礼。
第十一章:君子的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十二章:概括了《诗经》的社会价值。
五、讨论探究。
《论语》的当代价值是什么?
明确:当今社会,以个人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凸显。《论语》中很多精辟的论断对现代价值观的培育有借鉴意义。但是论语的理论体系必须加入科学、民主、法律、公平等等现代文明元素并深入到它的理论内核之中去,才能与健全的商品时代的主流文化相和谐,也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和谐社会。
六、课后作业
1.梳理本文的重点文言知识。
2.选择其中一章,结合自身体验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