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精品测试题及参考答案(最满意作品)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精品测试题及参考答案(最满意作品)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8-10 11: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精品测试题
(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根据拼音将汉字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3分,每字0.5分)
(1)夕日欲tuí,沉鳞jìng跃。
(2)念无与为乐者,suì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如lǚ平地 。
(4)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hén、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 下面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是日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相与步于中庭
3.从表达方式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C.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D.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4.按照《湖心亭看雪》内容拟出下联。(2分)
上联:承天寺闲里赏美景
下联:
5.古诗词默写。(8分,每空1分)
(1)征蓬出汉塞, 。
(2) ,江入大荒流。
(3)《渡荆门送别》中“ , ”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有余音袅袅的效果。
(4)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中作者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显得含蓄蕴藉,意味深长的诗句是: , 。
(5)根据右面一幅国画所描绘的画面,
你感觉它最能体现本单元古代诗歌中
“ , ”
这句诗的意境。
6.综合性学习(4分)
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隆重开幕。为了更好地了解世博会,某校八(1)班同学准备围绕“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展一次“怎样搜集资料”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为他们出谋划策,推荐一下搜集资料的方法:
(1)
(2)
二.阅读与鉴赏(39分)
(一)古诗赏析(4分)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7.陶渊明曾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中说:“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本诗中“ , ”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8.下面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语言自然,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露。
B.“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韵味。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12分)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请解释下面卡片中加点词的词义。(3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序 号 例 句 词义
①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 或王命急宣
③ 属引凄异
10.下面节奏划分不准确的一项( )(2分)
A.自非/亭午夜分 , 不见/曦月 。
B.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C.其间/千二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D.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2.从下面任选一点进行解说。(3分)
A.衬托 B.大笔点染 C.动静相生
我选( ),我的解说: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
陨星
沈括
治平元年,常州日禺①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②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③为之传甚详。(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
①日禺:太阳落山。禺,禺谷,传说中日落的地方。②移著:移到。著:通“着”。③王无咎:北宋南城(今江西省南城县)人。
13.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1)少时而又震一声 (2) 见于东南
(3)至今匣藏 (4)王无咎为之传甚详
14.下面“之”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 B.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
C.色如铁,重亦如之 D.王无咎为之传甚详
1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
16.下面对文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如实地记录了常州地区发生的一次陨星坠落的真切生动的情景。
B.全文不足200字,但文辞简练,线索清晰。作者身处封建迷信盛行的年代,能以科学的精神认识并记述陨星现象,实属难能可贵。
C.作者以极其生动传神的语言,把科学的道理解释得浅显易懂,让读者如临其境,闻其声,见其光,睹其形。
D.本文详略得当,作者特别详细描述了陨星的最后去向。
(四)现代文阅读(13分)
积攒温暖
文/梧桐听雨
儿童福利院里,一个女孩正带着十几个小孩子做游戏, 孩子们似乎在向她报告什么,这个说昨天阿姨亲他了,那个说收到了一位小朋友送她的画。
我问她:“你们在玩什么?”她微笑着说:“我在教孩子们积攒温暖。”
“积攒温暖?”我很奇怪。
女孩说:“这些孩子,不是被父母抛弃,就是小小年纪成了孤儿,生活对他们而言就像冬天一样,他们能够得到的温暖太少了,所以我想教会他们积攒温暖,只有将平时人们给予的一点一滴的温暖积攒起来,积攒多了,心里就会有一轮太阳,然后就不会觉得冷了。”
女孩的话让我颇为触动。慢慢地,我知道了女孩自己的故事。
她是个私生女,没有人知道她的父亲是谁,母亲在生下她后把她丢给外公外婆后远嫁他乡。她在“野种”、“私生子”的唾弃和白眼中慢慢地长大,然后上学。男孩子欺负她,女孩子们孤立她,她的亲人们,言语之间总是嫌她累赘,嫌她是整个家族的耻辱。
但是,女孩说得更多的,却是那些曾经温暖了她的人和事。
她说,有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几个调皮的男孩追着她喊“野种”,她无助地哭着,然后一个陌生的中年女子厉声呵斥走了那几个男孩,那位中年女子的目光非常温柔,和她想象中妈妈的目光一模一样;
同桌那个老是揪她辫子的男孩,有一次竟然在她衣兜里放了两颗大白兔奶糖,那是她第一次吃到那么好吃的糖;
总是拿她当出气筒的舅舅去上海出差,带回来两条一模一样的漂亮裙子,一条是给表姐的,而另一条,竟然是给她的;
她的外公,那个爱面子的老人,一看到她就会黑下脸来,临终的时候殷殷嘱托家人的却是一定要供她念大学;
说到动情处,她哽咽了。她说,她真的很感激生命里的这些温暖,是这些温暖,让她慢慢地感到了生活的美好。
我沉默了。其实,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她懂得过滤伤害,积攒温暖。从幼年时同桌的大白兔奶糖,到最近房东大姐的关照,她积攒了一路上所有细小的温暖。而这些细小的温暖,在她的心里攒成了一轮太阳,不仅温暖了她自己,还温暖了别人。
看到她教孩子们积攒温暖,我的眼睛湿润了。积攒温暖,我想,这应该是我听到的最美好的一个词。 (摘自2009年第13期《读者》)
17.请简要概括温暖过女孩的几件事。(4分)
18.文中划线的段落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19.说说“而这些细小的温暖,在她的心里攒成了一轮太阳,不仅温暖了她自己,还温暖了别人。”这句话的深刻内涵。(3分)
20.在我们的生活中,温暖时刻包围着我们。请你说出那些曾经温暖过你的人或事吧。(3分)
三.作文与实践
21.请以“我与 (春风、奋斗、挫折……)同行”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1)补全题目;(2)选材真实,感情真挚。
600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精品测试题参考答案
1.颓 竞 遂 履 痕 芥
2.C
3.D
4.示例:湖心亭痴中显雅趣
5.(1)归雁入胡天 (2)山随平野尽 (3)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4)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5)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6.(1)到图书馆或书店查找有关上海世博会的书籍、报刊等资料。(2)从网上搜集整理有关上海世博会的资料,如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人民网、腾讯网、新浪网等上海世博会专题网页等。
9.①通“缺”,中断②有时③连接
10.C
11. (1)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行得快。(2)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有很多乐趣。
12.A.衬托示例:,通过“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来写山,从侧面烘托山的高峻。
B.大笔点染示例: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C.动静相生示例:高峻的山峰,清澈的碧水,汹涌的江流,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有动有静,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
7.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8.D
9.①通“缺”,中断②有时③连接
10.C
11. (1)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行得快。(2)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有很多乐趣。
12.A.衬托示例:,通过“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来写山,从侧面烘托山的高峻。
B.大笔点染示例: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C.动静相生示例:高峻的山峰,清澈的碧水,汹涌的江流,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有动有静,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
13.(1)不一会儿(2)通“现”,出现、显现 (3)用匣子 (4)作记载
14.B
15. 这时火熄灭了,只见地面上有一个像茶杯大小的洞穴,很深。
16.D
17. 陌生中年女子呵斥走欺负女孩的男孩;同桌男孩送大白兔奶糖;舅舅带漂亮裙子;外公临终嘱托家人供女孩念书。
18.不能。这一段是插叙,交代了女孩所遭遇的不幸与不公,这为下文写女孩积攒温暖作铺垫。
19.细小的温暖可以融化内心的痛苦,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将自己的温暖传递给别人,别人也能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温暖与力量。
20.开放性试题,略。
21.作文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