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本册教材梳理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目标:通过实时、生活等多样化的情境,学生能够对本学期所学四个单元的知识初步了解,知道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2.
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小组讨论和自主阅读学习教材,能初步学习教材并尝试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营造更加生动直观的科学课堂。
3.
科学态度目标:通过四个情境案例,结合生活经验,对本学期内容充满强烈学习欲望,乐于分享,从中体会科学学习、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科学技术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对本学期内容的学习欲望。
难点:对四个情境案例的讨论和自主阅读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案例探究中激发学习欲望
1.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的科学,你认为学习科学重要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
同学们都认为很重要,也有自己的理由。那么老师想问大家一个生活常识:大家都坐过火车或者高铁吧,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地上有一条黄色的警戒线,我们是应该站在警戒线内还是外呢?为什么?
3.
演示实验解决问题:这个时候科学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用吹风机或者风扇和纸巾演示流速大压强小实验)。生活中我们要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哟。
4.
因此,科学对于我们很重要。没有科学,不会有电,不会有电灯,也不会有手机,更不会新冠疫苗!通过三年的学习,你们也可以用科学知识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学无止境,我们需要掌握得还有很多。
(二)合作讨论,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思维
1.
我们学校五年级的4位同学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用他们目前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无法解决,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小奇:调皮的弟弟把一颗钉子钉进了小奇的木质玩具里,他找来了很多工具(PPT提供图片:螺丝刀、开瓶器、订书机、螺丝钉、铁钉、核桃夹、剪刀、羊角锤、夹子、杆秤等)。他都不认识这些工具,到底哪种工具能帮助他取出钉子?
小壮:我想造一座模型“桥”,我该选什么材料、做成什么形状才能让它承受力强又不容易弯曲呢?
小亮:小亮收到了爸爸送的一辆电动玩具车,他很好奇玩具车的电从哪里来?为什么会动起来呢?
小多:COP15马上就要在昆明举办了,作为小小东道主,我想亲手制作一张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明信片送给我上海的朋友,可是我对生物多样性知之甚少?
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位同学帮助他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可以借助本学期的“新朋友”——教材,首先一起讨论帮助他要弄明白哪些科学知识,然后通过自主阅读学习教材尝试看看能不能解决问题。
(三)交流互学,教师补充帮助学生“知网”
1.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一下大家讨论和学习的结果吧。
2.
首先哪个小组来帮帮小奇?
(1)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预设:首先小奇要学会识别这些工具和他们的作用,通过阅读教材第一单元我们认为小奇可以用羊角锤拔出钉子。)
(2)教师补充总结:你们的学习能力真强!是的,本学期第一单元我们就将学习《工具和机械》,认识很多生活中的工具以及他们的分类:杠杆、轮抽、滑轮、斜面等,那到底用什么工具拔出钉子,你们说得对不对呢?我们通过后面的学习一起揭晓吧。
3.
接下来对于小壮造“桥”,你有什么建议呢?
(1)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预设:他要了解材料的宽度、厚度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我建议他做成拱桥;我觉得他可以做成钢索桥......)
(2)教师补充总结:你们都很有想好,说的很有道理!造一座“桥”具体考虑哪些问题呢?通过本学期第二单元的学习,我们将掌握更多关于形状与结构的科学知识,到时候我们也一起造一座不仅承受力强而且抗弯曲能力强的“桥”。
4.
对于小亮的问题,你们谁来帮帮他?
(1)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预设:玩具车里面有电池;我拆开过,能动起来是因为有小电动机。)
(2)教师补充总结:为你们的动手探究能力点赞。确实,玩具车里面一般都有一个小电动机,那它的工作原理又是怎么的呢?在我们学习到第三单元时,你就能找到答案!
5.
最后帮助小多,生物多样性肯定难不倒你们。
(1)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2)教师补充总结:看来你们都是优秀的小小东道主!通过本学期第四单元的学习,我们将学习多种多样的植物、种类繁多的动物、相貌各异的我们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届时我们都将以更加骄傲自信的姿态迎接COP15的到来!
(四)课堂总结
新学期的学习马上就要开始了,学习科学不是为了分数去学,而是学以致用,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去解决更多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开启本学期的科学之旅,去发现这个世界更多的神奇之处吧。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