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开学第一课》第二课时教材梳理教学设计5稿

文档属性

名称 四上《开学第一课》第二课时教材梳理教学设计5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03 19:3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本学期知识点梳理
(说明:本教学设计可视实际情况调整课时,时间宽裕可设为两个课时)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通过奥运赛事的相关资料,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能够对本学期所学三个单元知识初步了解,知道声音有产生、传递,被耳朵接收的过程,知道呼吸和消化与人的健康、机能息息相关,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力的存在。
2.科学探究目标:能结合奥运,记录下自己的“小好奇心”,并于同伴交流,大胆分享。通过自主阅读牛顿的故事,从中知道牛顿的一些成就和科学家精神。
3.科学态度目标:结合生活实例,对本学期内容充满强烈好奇心,积极记录,乐于分享,体会科学学习带来的快乐,体会科学家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及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精神。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科学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对本学期学习内容的好奇心。
难点:对奥运中的实例分析。
【教学准备】
PPT,相关视频资料,实验记录单(附件1、2)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本学期科学课堂上的各项常规要求,但是老师这节课还想分享给同学们一个学好科学的
“秘密武器”,想知道是什么吗?——“好奇心”
每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都是从对某个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通过自己找寻答案,寻求已有的经验,不断试验求证或者发现规律,最后解决了自己最初的疑惑。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在上节课约定好的课堂规矩里,通过与老师、同学的合作探索,解开自己的一个个“好奇心”。所以,今天的课,我们可以自己统计一下自己的小好奇心有多少个,最后比比谁的“好奇心”最多。
(PPT出示“好奇心”记录规则:1.对照教材目录页记录质疑关键词;2.上课期间,产生跟探索内容相关的“好奇心”可及时记录;3.可将自己的“好奇心”标上序号,以便最后统计)
二、教材单元梳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老师对教材的梳理,针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自我质疑,目录作业单(附件1)上标注自己疑惑的关键词?
1.活动一
探索奥运会中的“声音”
(第一单元目录页记录质疑关键词)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质疑,根据第一单元的知识梳理,在第一单元目录上标记自己的好奇心关键词
师:这个暑假在日本东京开展了一项世界瞩目的运动赛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东京奥运会。
PPT出示奥运奖牌榜,请生说说我国奖牌的成绩,增强民族自豪感。介绍在奖牌背后还有很多数据也可以体现我国体育实力,比如破纪录的数据。
PPT出示苏炳添照片并介绍苏炳添的信息。
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半决赛上,32岁的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闯入决赛,并打破亚洲记录,创造了历史,成为了首位闯进奥运百米决赛的亚洲运动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苏炳添的9秒83。(播放苏炳添百米半决赛的视频)
提问1:同学们,运动员们起跑的信号是什么?
学生:发令枪的枪声。
追问1:那枪声是怎样产生的呢?(知识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思考,尝试回答。(知识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追问2:那枪声又是怎样被运动员们听到的呢?(知识点: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预设生:提到耳朵。
提问2:我们常说结构决定功能,我们的耳朵是具有哪些结构让我们能够听到枪声和其他声音的呢?
预设生:根据已有知识回答。(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提问3: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那怎样才能避免听力受到伤害呢?你们能说出几种保护听力的方法吗?
预设生:1.远离噪声;2.不要经常使用耳机;3.遇到高的声音尽量张开嘴巴或捂住耳朵……(知识点:保护听力)
提问4:同学们,视频中解说员的声音在解说过程中都是一样的吗?有什么变化呢?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音量和音高)
预设生:不一样,声音大小不一样……
提问5:视频中有几个解说员呢?
预设生:两个。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预设生:因为有两个不同的解说声音。
师:对,两个解说员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而同一个人也可以发出不一样的声音,这是为什呢?原来这和声音的强弱高低有关,通过5、6课的学习我们一定能找到它们之间的区别。
(设计意图:声音的特征不同导致声音的不同,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为什么声音有不同)
师:这只是奥运会的一个精彩瞬间和辉煌时刻,不仅在地球上的我们能观看奥运会,地球外(空间站)的他们也能观看奥运会。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出示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照片)
预设生:神州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师:让我们来看一下“太空出差三人组”分享的奥运感受吧!(播放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看奥运感受视频)
提问6:视频看完了,老师有个小疑问想请教一下大家。航天员们在空间站里能说话正常交流吗?(能听到对方说的话吗?)为什么呢?
提问7:如果航天员走出空间站,到太空中或月球上还能正常交流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以上答案不纠正学生正误,意在让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后续学习证明或证伪自己提出假设,教师可以记录在案,后续教学时回顾问题再讨论。)
师小结:本学期第一单元我们就将学习声音。现在请小组讨论后把对本单元产生的疑惑和心中的小问号标注在作业单里。希望在《声音》单元的学习中,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实验把能听到的声音变得看得见,将这些个有关声音的秘密一个一个揭开。
2.活动二
探索奥运会中的“呼吸与消化”(
第二单元目录页记录质疑关键词)
提问1:像苏炳添这样的跑步运动员,他们的好成绩是怎么来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员平时训练与学生自身体育课训练时,自己身体呼吸的变化以及运动锻炼是可以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以及自身健康。)
提问2:我们呼吸的时候是为了把(??)吸到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
预设生:胸、肺、肚子等答案,留下疑问我们到本单元第一课去解惑吧。
师:刚才同学们都认识了苏炳添,大家想不想知道苏炳添除了运动员的身份还有一个什么身份呢?
(PPT出示):
除了短跑运动员之外,苏炳添还有另外两个身份: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以及北京体育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备战奥运会期间还在写博士论文的苏炳添,之前已经发表过数篇短跑方面的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是“苏炳添为什么跑这么快”。
师:原来搞研究可不是科学家的专利,只要有想法都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探究到科学成果,一起来看看苏炳添的研究成果:
(PPT出示图片,师介绍一下信息):
精细化呼吸节奏
虽然百米短跑持续时间只有十秒左右,但如果呼吸节奏配合不好依然会拖慢后半程速度。因此在直接与跑步姿势相关的训练之外,苏炳添也加强了在跑动中关键转换点进行呼吸调整的意识。
他划分出百米中不同分段的任务和换气时机,并练习掌控节奏:
起跑至30-35米为蹬伸加速阶段,此时完成第1次换气,接下来35-45米为转换阶段,第2次换气在45-70米处的“鞭打”下压阶段,第3次换气则定在70-95米处。
苏炳添在田径场上不断推进亚洲纪录,用实际比赛成绩颠覆了“身体条件不适合”等传统认知。同时,他还将自己训练和比赛经验总结下来,在研究团队的支持和帮助下,从运动员的角度提出了中国男子100米短跑的成功经验和发展启示。
师小结:看了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原来只要研究并掌握了我们身体奥秘,不仅能提升我们的运动机能和比赛成绩,还能让我们更加健康。那呼吸的奥秘到底是什么,在我们学习到本单元的第2、3课时,你就能找到答案!
提问3:除了科学的呼吸训练方法和技术训练给运动员们带来了好成绩以为,我们每天最重要的能量从哪里来呢?
出示待完成的奥运会运动员食谱:(注:以下表格为教师参考,学生用表见文本结尾
附件2)
运动项目
所需营养成分
营养食谱(食谱供参考,给学生用不出现本列参考内容)
篮球运动员
篮球运动员满场跑,出汗多,易脱水,热量消耗大,新陈代谢快,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也比较高。
蛋白质、含铁食物、电解质、足够的水分。
豆芽、豆腐、黄瓜、胡萝卜、青菜、鸡蛋、芦笋、桃子、香蕉、牛肉、鸡肉、鱿鱼,主食多吃米面和玉米饼。
体操运动员
体操运动对热能的消耗不太大,但需要保持神经高度集中,神经紧张。要求协调性高,对体重也是有很严格的要求,所以需要补充的热量不多。
维生素C、维生素B1、磷
黄瓜、藕、玉米、杂粮、哈密瓜、香蕉、鸡蛋、牛奶、鸡胸肉、虾仁
乒乓球等运动员
乒乓球、羽毛球、击剑等运动员,反应要快,视力要好,他们的中枢神经活动非常活跃,对技巧和灵敏性的要求高。
钙、磷、维生素A、胡萝卜素
清蒸鱼、猪肉炒菜、牛肉香菇、鸡蛋、西红柿炒鸡蛋、酸奶、维他奶、橙子、牛奶、鸡肉、三明治。
足球运动员
踢足球的热能的消耗很大。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C和B1,磷、钙和碱性食物。
米饭、意大利面、无糖麦片、包子、馒头、清蒸鱼、肉、豆腐、香蕉、青菜、牛奶,牛肉。
跳水等运动员
跳水、跳高、跳远等都需要力量和神经系统的协调,需要在短时间内要有强大的爆发力,这一类的运动缺氧严重、代谢快。
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糖水
绿叶蔬菜、鸡蛋、牛奶、酸奶、大米、紫米、豆芽、鸡肉、牛肉、猪肉、鱼肉、米饭、茄子、香菇、竹笋。
举重运动员
重运动员们的肌肉都比较粗壮,需要有足够的肌肉去举重,热量消耗大,且需要强大的爆发力和神经肌肉超强的协调性,所以要补充。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B2、蛋白质
西蓝花、绿叶菜、土豆、黄瓜、虾仁炒腰花、豆浆、牛奶、炖牛肉、豆芽、豆腐、香蕉、鸡肉、炒猪肉等。举
运动员们的饮食是非常讲究的,一日三餐都要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很多美食如火锅、烧烤、串串等是运动员们禁止食用的,他们的食谱更多的是考虑营养的均衡,作为运动员十分的不容易,我们向运动员致敬。
相信通过本单元4-6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为运动员们制定出符合他们需求的营养食谱。那么这个需求表就先留下,等到上课时我们再使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本单元消化系统的知识点,由为运动员制定营养食谱的小游戏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提问4:那么这些食物是如何在身体里被吸收的呢?
通过7课的模拟实验,大家可扮演人体口腔器官的各个部分,能充分了解食物在我们口腔里的怎么变化的,各个器官又充当了什么作用,直到第8课,我们可以跟随食物们到我们身体里进行一次神秘之旅,看看我们身体的消化系统是如何帮助身体从食物里获取能量的。
师小结:以上就是本册书第二单元等待我们探索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亲身探索收获到关于我们身体更多的知识。现在请在小组内的作业单上继续增加你们的小好奇心吧。
师小结:以上就是本册书第二单元等待我们探索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亲身探索收获到关于我们身体更多的知识。现在请在小组内的作业单上继续增加你们的小好奇心吧。
3.活动三
探索奥运会中的“运动和力”(第三单元目录页记录质疑关键词)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积攒的好奇心有多少了呀?看来你们已经为自己争取到了探究很多科学原理的机会了呢,大家都有小科学家的潜质哦。在历史上曾经有很多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就是在一个个小问题的探究中最终发现揭露宇宙间最伟大的奥秘。
提问1:你们都认识哪些著名的科学家?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下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全才”的牛顿,说起牛顿,谁来说说他的故事?
预设生:被苹果砸中的故事
师小结: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发现牛顿是一个非常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这为他未来卓越的成就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小小科学家”的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
师:今天我们还要了解更多关于牛顿的故事,小声阅读课本起始页《科学家这样做》,边阅读边思考以下问题:他都有什么成就?他的成就对现在科学发展有什么影响?他的哪些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PPT展示问题,学生带问题阅读,回归课本,明白课本重要性)
预设生:
牛顿的成就:提出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把力的概念推广到太阳系行星运动,发现万有引力。
影响:他的牛顿力学是发射卫星和宇宙飞船的重要科学依据。
科学精神:注重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理,对真理的渴望、追求。
师小结:牛顿一生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反映了他一生矢志不渝的信仰。他的一生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光的微粒假说、微积分等,我们现在还不清楚这些理论的具体内容,但在你们的学习生涯中将会逐一去了解,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可以说牛顿的这些理论影响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影响了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他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科学家!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科学家这样做》,从文章中提取有效信息,了解科学家牛顿的一些成就,发现科学家成功的“秘密”,在学习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本学期,我们将要了解牛顿的运动定律,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都“藏”在哪。
(PPT展示运动员跳水、排球、举重、射击等图片)
师:你知道这些项目是怎么进行比赛的吗?其实每一项运动里都蕴藏了和力有关的知识。跳水是老师最爱看的一个比赛项目,我们来看看今年东京奥运会跳水冠军全红婵的比赛视频。(播放视频)
提问2:14岁的全红婵在这次女子单人10m跳台跳水比赛中,以466.20分的高分获得冠军,打破陈若琳在13年前北京奥运会上创下的世界纪录(447.70分)。你们知道这样一位运动员在完成完美动作的时候,都受到了哪些力的作用?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向动力、阻力、推力、弹力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运动中通常都会伴随着很多不同的力产生和消失,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力,各种各样的力改变着物体的运动状态。)
提问3:运动员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自身能力要强,外在的装备同等重要,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运动装备和力有关吗?PPT出示图片游泳运动员的鲨鱼服、田径运动员的钉子鞋等(指向阻力、摩擦力等)
师:说到这,同学们是不是很想在目录里记录下自己新产生的小好奇心呢?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力的大小可以被测量吗?力是越大越好吗?力的分类?人类怎样利用力?这些问题将在本学期第三单元中一一得到解答,期待我们一起去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吧!
(设计意图:感知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体会人类认识自然,科技改造世界、服务生活,明白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总结】
师:奥运会和生活里竟然有那么多科学知识,科学真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谁的“好奇心”最多?谁是“最强好奇心”?
生:统计,并比较。
师总结:最后,老师想用牛顿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课堂: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但我自认为,我不过是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童,不时为找到比常见的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欣喜,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全然未被发现的浩瀚的真理海洋。老师也希望在本学期的科学学习中,大家能尽情地在真理海洋中遨游,发现属于你的美丽贝壳,好吗?
【板书】
开学第一课
声音
呼吸与消化
运动和力
附件1
班级:

小组
日期:
《声音》
我好奇:
《呼吸与消化》
我好奇:
《运动和力》
我好奇:
附件2
东京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营养成分需求表(学生用)
班级:

小组
日期:
运动项目
所需营养成分
营养食谱
篮球运动员
篮球运动员满场跑,出汗多,易脱水,热量消耗大,新陈代谢快,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也比较高。
蛋白质、含铁食物、电解质、足够的水分。
体操运动员
体操运动对热能的消耗不太大,但需要保持神经高度集中,神经紧张。要求协调性高,对体重也是有很严格的要求,所以需要补充的热量不多。
维生素C、维生素B1、磷
乒乓球等运动员
乒乓球、羽毛球、击剑等运动员,反应要快,视力要好,他们的中枢神经活动非常活跃,对技巧和灵敏性的要求高。
钙、磷、维生素A、胡萝卜素
足球运动员
踢足球的热能的消耗很大。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C和B1,磷、钙和碱性食物。
跳水等运动员
跳水、跳高、跳远等都需要力量和神经系统的协调,需要在短时间内要有强大的爆发力,这一类的运动缺氧严重、代谢快。
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糖水
举重运动员
重运动员们的肌肉都比较粗壮,需要有足够的肌肉去举重,热量消耗大,且需要强大的爆发力和神经肌肉超强的协调性,所以要补充。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B2、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