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我看》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我看》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4 15:3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穆旦是一位思想艺术都达到相当高度的中国现代诗人。他一生坎坷,但是诗是他人生的火炬。《我看》是诗人青年时期的作品,诗人在诗中展示了他不逊色于传统诗人的写景功力,以瑰丽的语句、拟人的修辞手法,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春天的美丽图画。诗中充沛的激情、博大的胸怀,是诗人青春时代的色彩。该诗引导我们不仅要看到大自然的美,还要思考人生的意义。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2.分析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美。
3.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陌生化语言的表达效果。
作者链接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海宁,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有亲属关系。代表作有《探险者》《穆旦诗集》《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歌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翻译代表作有《普希金抒情诗集》《欧根·奥涅金》《唐璜》等。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积累生字词。
请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丰润(
) 红晕(
) 
忧戚(
) 
枉然(
)
谐奏(
)
飘逸(
)
坦荡(
)
摇曳(
)
rùn
yùn

wǎnɡ
zòu

tǎng

解释下面的词语
忧戚:
枉然:
飘逸:
流盼:
摇曳:
忧伤。戚,悲伤。
费力而不起作用。
漂浮,飘散。
转动目光看。
摇荡,晃动。
背景链接
《我看》这首诗是穆旦在昆明西南联大的大学时代所写。当时诗人20岁,是西南联大“南湖诗社”社员,正值人生的春天。他以新奇的眼光捕捉着进入这座边陲城市所看到的大自然舒展开来的鲜活生命。
整体感知
播放配乐朗读,学生想象本诗描绘的景象,感知诗歌的画面,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自由朗读。教师指出朗读时应注意的地方:(1)读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陶醉之情,读出诗人的激情与活力。(2)注意重音、停顿、语速、节奏。
深层探究
学习诗歌前两节:看自然之美。
波浪一般起伏的青草,滑翔至远空深处,逐渐消失不见的飞鸟,夕阳染红的流云,组成一幅美丽的晚霞夕照图。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一句中“揉”字用得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揉”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春风以人的情感,写出了春风的力度和温柔,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诗歌的第二节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深远晴空的飞鸟和天空中的流云红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晚霞夕照图
请简要分析“吸入”一词的作用。
“吸入”一词表现出了平展翅翼的飞鸟越飞越远,渐渐与天空融为一体的景象。
小结
在这两节中,诗人看到了春天大自然的美,而诗人又不仅仅是在看。他不只用眼睛,还用触觉嗅觉,调动全部感官。当他写风的时候自己已经化身为风,抚摸起伏的青草。他也是鸟,在天空静止,融入。他也是云,让大地沉醉的流云。
学习诗歌后三节:思人生意义。
这几节诗歌中反复出现的“你”,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在诗歌的第三、四两节,年轻的诗人面对瑰丽的大自然,在春风晚霞中想到了什么呢?
诗人想到了生命和时间。一个人,无论是生命还是时间,都无法与大自然相提并论。我们的欢乐忧伤,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相比,显得多么微不足道,都是枉然。远古的哲人再怎么伟大,在大自然面前仍然是一缕静流,飘散在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
最后一节中,诗人表达出怎样的愿望?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
让生命“飞奔”,让生命“漫游”,像鸟、像云、像树一样自由自在。诗人的生命热情被大自然的活力点燃,在这里因自然的生机而生出奔驰和飞翔的欲望,尽管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渺小无比,但也要让生命活出精彩。
全诗小结
你看



温柔
拟人
天空
深远(动静结合)
自由、坦然、希望
深情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