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少年中国说课件(2课时 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少年中国说课件(2课时 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4 16:1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13、少年中国说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泻、鳞”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戊戌变法后,国内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并借机攻陷了天津和北京等地。当时八国联军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不能自立,只能由帝国主义列强共管或瓜分。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的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先生适时地写下了《少年中国说》。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字词认读,书写指导
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
鳞爪飞扬
百兽震惶
奇花初胎
纵有千古
横有八荒
鹰隼试翼
风尘吸张
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
天戴其苍
地履其黄
字词认读,书写指导
1.请同学按照正确的姿势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2.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4.严格按笔顺描写。
书写指导
字词认读,书写指导
试:不要多写一撇。
潜:右半部分中第一个“夫”字的最后一笔捺变点。
疆:字左半部分中的“土”不要丢掉,“土”的最后一笔变成提,右半部分“畺”中间的横最长,其次是下横,上横最短。
字词认读,书写指导
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对读不准或不理解的词语作上批注。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一自然段:从小到大介绍中国少年的责任。
第二自然段:用歌颂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用歌颂少年中国的蓬勃生命力。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朗读指导:读时应由轻到重,由短到长,一气呵成,读得声音响亮,语调铿锵。
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课后作业:
1、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一二自然段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
课后作业
13、少年中国说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体会本文所要表达的强国梦想。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
3、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
2、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听写下列词语:
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
鳞爪飞扬
奇花初胎
纵有千古
横有八荒
风尘吸张
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
1.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
2.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少年和中国的关系?
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这个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分别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少年的责任。排比的修辞语气紧凑,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
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
1.这一自然段描写了那些事物?
2.这些事物有哪些特点?
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象征少年中国前程灿烂
句意:红日刚刚升起,
道路充满霞光。
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象征少年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
句意:黄河从地下冒出来,
汹涌奔泻浩浩荡荡。
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句意: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
它的鳞爪舞动飞扬。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突然崛起
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句意:小老虎在山谷吼叫,
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
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句意:雄鹰隼鸟振翅欲飞,
风和尘土高卷飞扬。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冲天气势
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句意: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
灿烂明丽茂盛茁壮。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
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句意:宝剑在磨刀石上磨,
发出耀眼的光芒。
象征着少年中国奋发有为
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句意: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
象征着少年中国顶天立地
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承载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密切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中国少年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中国少年强大了、睿智了,少年中国才能强大、睿智,两者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联系的。
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
品读悟情,今昔对比
今天的中国
是不是梁启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
品读悟情,今昔对比
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打算做一个怎样的少年?
课堂总结,训练表达
主题思想:
写作借鉴:
本文作者用气势磅确的文字鼓励中国少年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的信心和赞美,以及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
本文开篇直接阐述观点一中
国少年担负着历史重任。接着用一系列排比句从小到大,从部分到全体,步步深人,解释这一观点,
有理有据,气势磅礴。再用
“红日”“乳虎”等八种事物象征、比喻少年中国,以此热烈赞颂少年中国的英姿和辉煌的前途,形象生动,震撼人心。结尾连用两个感叹句,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语调高昂,催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