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圆明园的毁灭课件(2课时 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圆明园的毁灭课件(2课时 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4 16:15:43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14、圆明园的毁灭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殿、珑”等10个会认字,会写“毁、估”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举世闻、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1、2、3、4自然段,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在世界东方的中国,有着人类一大奇迹,这一奇迹,就是圆明园。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圆明园(清代著名皇家园林),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园林面积35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资料链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殿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天南海北
奇珍异宝
损失
销毁
侵入
灰烬
字词认读,书写指导
1.请同学按照正确的姿势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2.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4.严格按笔顺描写。
书写指导
字词认读,书写指导
毁:“臼”字里面是两横,书写时要注意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臼”字的笔顺。
拱:左半部分中提的落笔要与右半部分“共”互相穿插、避让。
宏:字要注意“厶”的位置,与上面不相交。
奉:上半部分的三横间的相等,长短不同,
撇和捺不要相交,要舒展地覆盖下半部分。
字词认读,书写指导
初读感知
位置
景物
珍宝
毁灭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圆明园的?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默读2---5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整体感受,皇家园林
理解“众星拱月”,在圆明园的平面图上找一找哪里是“星”,哪里是“月”。
众星拱月: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或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
整体感受,皇家园林
圆明园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整体感受,皇家园林
课后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练习背诵。
课后作业
14、圆明园的毁灭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感受情感的变化;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
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请大家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
以读入景,建筑风貌
金碧辉煌的殿堂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以读入景,建筑风貌
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海宁的安澜园
以读入景,建筑风貌
平湖秋月
苏州的狮子林
以读入景,建筑风貌
武陵春色
蓬莱瑶台
以读入景,建筑风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从“上自……下至……”我体会到收藏文物的悠久历史与文物的数量之多。
欣赏图片,珍贵文物
青铜礼器
欣赏图片,珍贵文物
名人书画
欣赏图片,珍贵文物
奇珍异宝
欣赏图片,珍贵文物
昔日辉煌的圆明园在今天却只能看到残垣断壁,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侵略者们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在文中画出相关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
品读课文,体会毁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这些词语:突出英法联军的恶行。
品读课文,体会毁灭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数字:突出了圆明园毁灭的时间,还有侵略者的残暴恶行,也说出了圆明园最后的毁灭.
品读课文,体会毁灭
播放《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段,面对这场罪恶的大火,面对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你有什么话想说?
研读毁灭,激荡情感
课文用较大篇幅写了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突出了他的雄伟壮观和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而正是这样一座世界闻名的园林,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更能激起人们对侵略者无比憎恨的感情。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
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了它辉煌的过去?
研读毁灭,激荡情感
圆明园
园林艺术瑰宝
最大的博物馆
一片灰烬




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
板书设计
主题思想:
写作借鉴:
本文通过措给圈明网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路者肆意践踏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恨。激发我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文在构思上十分巧妙。课文题目为“毁灭”,作者却用大量笔墨描绘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只在最后一自然段用简练的文字介绍其被毁的过程,目的是为了通过圆明园昔日的毁坏程度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另外文章语言简洁,文字精美,宛如诗画,给人印象深刻。
总结全文,关注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