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鲁教版26《搭石》说课课件及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三年级下鲁教版26《搭石》说课课件及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6-20 15:03:58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鲁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搭石》说课流程
说过程
说学法
说教法
说教材
说板书
说目标
《搭石》说课流程
说过程
说学法
说教法
说教材
说板书
说目标
《搭石》是《鲁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本文截取了农村生活中的几个平凡镜头, 它通过质朴感性的笔触把我们带入了乡间人们秋凉摆搭石、路人修搭石、人们协调有序走搭石、相互谦让过搭石的一幕幕画面,赞美了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无限而深刻的怀念之情。
1、“以生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用“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写”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针对本单元围绕“人间真情”的专题,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过程中,充分地揣摩、感悟和表达。从而拓宽视野、发展智慧,受到情感的熏陶、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因此,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从三个层次确立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识字 积累词语
过程与方法
1.边读边想 创设情境 搭石之美
2.学习方法 习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搭石之美 美好情感
感染、熏陶
根据本课内容与特点,我确立了以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创设情境”“读中感悟”“想象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用“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写”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自读感悟法:品读重点句,感悟人物的外在之美和 心灵之美。
2、合作交流法 :通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
多种方法解读文本,并全班展示,提高学生的文字分析
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读写结合法 :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习作
训练,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321”自主学习模式教学流程
合作探究
前置自学
拓展训练
说教法
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一是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提升。
重点交流:朗读课文、字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交流查阅的资料以及指导学生写字。
1.查找有关山村交通出行的资料(图片、文字等),感受农村生活情景。
2.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想想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事件。
二是确定探究的中心问题,针对探究的中心问题组长确定汇报流程,并在组内交流,做好展示汇报的准备。
第一课时:前置自学
《搭石》前置学习提纲
一、朗读课文
1、反复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我读了 遍。)
2、画出课文中你最感动的句子、词语并多读一读。
二、识记生字词
1、在课本上给生字注音,并口头组词。
2、注意读好以下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谴责  懒惰  间隔 协调有序  轻波漾漾 
人影绰绰 脱鞋绾裤 理所当然 溪水猛涨 俩人
3、我易写错的字,找出来,多写几遍。
三、解释词语
1、谴责 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写在书上)
2、我还重点体会了这些词语:
四、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五、默读思考
1、读出重音的不同,表现“搭石”的两个意思。
2、读了课文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
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美”。)在课文中画出来,
并将体会写在课本上。
六.搜集资料
1、搜集有关山村交通出行的资料(图片、文字等),感受农村生活情景。
2、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想想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美”的事件。
自学提示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而设。所以,自学提
示设计的指向性越清晰,学生操作起来越简单,
课堂交流就越容易碰撞起智慧的火花。
前置提纲设计意图
重点是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在此环节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教材的重难点,及时做好点拨提升。
第二课时:合作探究
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乐园》,再在小组内交流,做好汇报分工,然后全班集体交流,教师对关键地方进行点拨。
第三课时:拓展训练
IF语句的应用
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
小组合作——探究美 ;
2
展示交流——感悟美 ;
3
课后练笔——歌颂美;
4
5
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6
总结评价 。
一、图片导入、引出搭石
我将以课文的图片配以音乐,导入新课,我选择这样的过渡语:
这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流水潺潺的小 溪,可是作者每每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这样的导入简洁明了,直奔主题,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性。接着我将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课题。 }
二、整体感知 初识搭石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围绕课题中心展开质疑,其实这也是教给学生一种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在接下去的过程中叶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深入研读,使学习更有效。}
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整体感知环节:1.你读了课题以后,有什么问题想问呢?(预设:什么是搭石?人们为什么要搭石?)
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和搭石的原因及作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小组合作——探究美
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谈一谈刘章爷爷对家乡搭石的印象,在学生交流中,重点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与学生一起寻找美,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搭石之美的真正含义。
探究问题
设计理念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三、展示交流——感悟美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重点指导。我预计
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
1、路人修搭石
2、一行人“走”搭石图
3、相互谦让“过”搭石
三、展示交流——感悟美
【同时,在生本理念下,如何来看一节语文课是否精彩、高效,除了要看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怎么样,还应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怎样,“放”、“收”是否操纵自如,点拨、提升点的时机是否恰到好处。在教学中,为实现生本课堂中“点点有思,思思有文 ”的生本理念,我及时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点拨提升,升华学生的认识,加深阅读的延伸。】
教师点拨提升点
朗读训练点
方法指导提高点
语言文字训练点
单元训练点
拓展延伸点
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汇报交流,
我重点突破一下几点:
方法指导点
1、朗读训练点
自我展示
相互补充
思维碰撞
新课标指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了让学生体会协调有序走搭石的美,通过理解重点词语,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把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设计 意图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新课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因此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文本,体会人物特点。】
清 波 漾 漾
人 影 绰 绰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在学生通过朗读后,根据语句节奏停顿分行,变成诗歌的形式。这样展现在学生眼前的便俨然成了一首清丽的小诗,让学生带着读诗的感受来读着这段话,如此,画面美、语句美、朗读美,自然的流露其间。】
在学生汇报中结合学生的汇报,
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
如:其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
情意的作用。因此通过关键词句来
理解文本,体会人物特点。其二,
让学生感受借物喻人的方法。
针对本单元围绕“人间真情”的专题,
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
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
人生才更幸福。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
品读过程中,充分揣摩、感悟和表达。如: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课堂中,
我设计三次回读,随着课文的理解,充分
地揣摩、感悟,引导学生的感知一次次升
华,从而突破单元训练点。
假如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要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如果遇到______________,____总要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孩子们互相交流,畅所欲言。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有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视线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使语言文字训练、情感的熏陶、想象力的培养等目标有机地融为一体。
设计意图
新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
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品味。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
阅读材料,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在此,引导学生阅读:《一个承诺》,使
学生更好的理解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要
互相帮助,以实现本堂课的情感目标。在
同主题课外阅读的引导下,激励学生广泛
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这是美国东部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
推销员克雷斯的汽车坏 在冰天雪地的山区。
野地四处无人,克 雷斯焦急万分,因为,
如果不能离开这里,他就只能活活冻死。 这时,一个骑马的中 年男子路过此地,他二话没说,就用马 将克雷斯的小车拉出了 雪地,拉到了一个小镇上。当克雷斯拿出钱对这个陌生人表示 感谢时,中年男子说:“我不要求回报, 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 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也尽力去帮助他。”
美是一把雨中的小伞;
美是一句风中的问候;
美是一个关怀的眼神;
美是一片温暖的阳光……
让我们将真善美撒播到每一个角落,
让世界因我们而充满爱
美,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之间、邻居之间、人与人之间,有多少互相关心的事啊!这些小事,并不起眼,但让人感动。你能选一件说一说,写一写吗?(以读引写)
六、总结评价
生本实验以来,我们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充分发挥
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会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是一种
有效的课堂。而让学生乐学,除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
技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外,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
力,激发其学习的热情。这就需要有一套比较合理的评价
机制。因为评价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也是
引导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而
只有把评价落实到每一堂课中,它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催
化剂。教学中,我及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小组和个人
评价,统计个人得分。
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应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
搭石 一道风景
走石 如画美景
尊老爱幼
互相礼让
默默无闻
本节课我们遵循了大语文观: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写。
创 新 点
适时抓住文本重点词句进行感悟,充分感受乡亲们的美好品质,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 。
“以生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
创新点一
创新点二
创新点三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十六课《搭石》。我主要从说教材,说设计理念,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说学生情况,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搭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本文截取了农村生活中的几个平凡镜头, 它通过质朴感性的笔触把我们带入了乡间人们秋凉摆搭石、路人修搭石、人们协调有序走搭石、相互谦让过搭石的一幕幕画面,赞美了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无限而深刻的怀念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对三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积累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紧走搭石慢过桥”、“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4、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三、教学重点
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
四、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五、说学生情况
中年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六、说教法
跟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创设情境”“读中感悟”“想象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
七、说学法
1、从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去想象画面,体会搭石上蕴含的人性美。
2、从重点段入手,联系上下文,加强字词句的理解。
3、以“读”为主线,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八、说教学过程
对于本文教学,我设计的教学流程一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四、课外拓展,即兴练笔。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我从精美图片“小山村”创设情境入手,今天让我们一起到刘章爷爷的家乡去看一看,引出课题。
2、随机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学贵有疑:什么是搭石?人们为什么要搭石?让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和搭石的原因及作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抓住“与学生一起寻找美”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搭石之美的真正含义。
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让学生默读2~4自然段,自主寻找美丽的风景。
2、小组内交流所寻风景, 有看得见的景美和感受到的心灵美。
3、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重点引导)
(1)、路人修搭石
引导学生学生抓“无论、 只要、一定、找来合适的石头、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知道满意了才肯离去”谈谈自己的体会。在教学本环节时,我重在让学生体会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为此,我采用想象说话的方法。比如引导学生体会老人的内心世界,可以这样提问:老人踩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老人不是急着赶路吗,摆好搭石后,为什么还要踏上几个来回呢?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人呢?,相信经过师生这部分的问答,学生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在此基础上的朗读也会更有深度。
(2)、一行人“走”搭石图。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读通句子,正音。
(2)、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的方法,尝试学习,体会“走搭石图”的美。
(3)引导学生用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然后让学生欣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美景,体会画一般的美感,为学生走搭石创造情境。
(4)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欣赏完“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情境图片后;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模拟体验走搭石的感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协调有序,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配乐指导朗读。由于这一部分的语句优美,节奏感强,所以,我在投影仪出示这段话时,根据语句节奏,停顿处分行,这样,展现在学生眼前的俨然成了一首清丽的小诗,伴随着清新的音乐,让学生带着读诗的感受来读这段话,如此,画面美、语句美,朗读美,自然地流露其间。
(5)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相互谦让“过”搭石。
使语言文字训练、情感的熏陶、想象力的培养等目标有机地融为一体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指名读:正音:伏。
(2)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
(3)指导朗读,运用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相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 如: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再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
相机进行说话练习:
A、假如遇到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要_____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B、如果遇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要____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2、指名学生说话,并交流。
3、升华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4、课文第五段的教学,重在点破文章主题,使学生明白本文看似写石,实则写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颂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并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我引用法国雕塑家罗丹的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承接,总结全文,概括中心。本文作者是一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他把平常的一件摆搭石、过搭石的事介绍得这么具体,这么美。这里主要引导学生留意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并指导学生先说一说,再进行练笔训练,并将此布置为一次自主练笔的作业来完成。
七、说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内涵,以及吸引他们的视线,我在黑板上画了四块搭石。上面板书这四种美。
为了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内涵,也为了能吸起学生的注意,本文教学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将“搭石、一道风景;走石,如画美景”这两句话分别做河岸。再将“默默无闻,互相礼让,尊老爱老”三个词板书在河中的搭石上,再现搭石的美,更凸现出人性的美。
设计理念:
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紧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导学生感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