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2 第三单元 第2课时 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勒夏特列原理(77张PPT+1个视频)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34.9M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苏教版(2019) | ||
科目 | 化学 | ||
更新时间 | 2021-09-03 20:40:40 |
(1)图①表示的温度变化是
,平衡移动方向是
方向。
(2)图②表示的温度变化是
,平衡移动方向是
方向。
(3)正反应是
热反应,逆反应是
热反应。
升温
逆反应
正反应
降温
放
吸
3.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X(g)+bY(g)
cZ(g)在一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刻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1)若a+b
c,则t0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
或者
。
(2)若a+b
c,则t0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只能是
。
=
≠
增大压强
使用催化剂
加入催化剂
1.反应:A(g)+3B(g)
2C(g) ΔH<0,达平衡后,将反应体系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应用体验
√
解析 降低温度,v正、v逆均减小,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平衡正向移动。
2.关节炎首次发作一般在寒冷季节,原因是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NaUr),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是:①HUr(aq)+H2O(l)
Ur-(aq)+H3O+(aq) ②Ur-(aq)+Na+(aq)
NaUr(s) Δ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降低温度,反应②平衡正向移动
B.反应②正方向是吸热反应
C.降低关节滑液中HUr及Na+的含量是治疗方法之一
D.关节保暖可以缓解疼痛,原理是平衡②逆向移动
√
解析 由题意知,寒冷季节即降温使反应②平衡正向移动形成NaUr(s),所以反应②正向为放热反应,要减少NaUr(s),应使反应②平衡逆向移动。
(1)升高温度:K值增大→正反应为吸热反应;K值减小→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降低温度:K值增大→正反应为放热反应;K值减小→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3)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增大的幅度不同;同理,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减小的幅度也不同。
归纳总结
返回
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1.平衡移动过程中的量变分析
向一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N2、3
mol
H2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当改变下列条件后,请填写下列内容:
(1)若增大N2的浓度,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达新平衡时,氮气的浓度与改变时相比较,其变化是
。但新平衡时的浓度
原平衡时的浓度。
正向移动
减小
大于
(2)若升高温度,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达新平衡时的温度与改变时相比较,其变化是
。但新平衡时的温度
原平衡时的温度。
(3)若增大压强,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达新平衡时的压强与改变时相比较,其变化是
。但新平衡时的压强
原平衡时的压强。
逆向移动
降低
高于
正向移动
减小
大于
2.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又称勒夏特列原理)
(1)定义
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如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压强和温度)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
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
减弱
3.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1)选择和优化反应条件;
(2)改进工艺和装置等。
(1)光照时,氯水颜色变浅,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
(2)对2HBr(g)
H2(g)+Br2(g),压强增大,体系气体颜色加深,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
(3)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溶液颜色变浅,利用了勒夏特列原理( )
(4)工业生产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常使用高效催化剂和过量便宜原料,这些措施都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
×
√
×
×
正误判断
1.已知N2与H2反应合成NH3是一个可逆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合成氨的产率,请利用有关知识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
(1)向反应器中注入过量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适当的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在高压下进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度思考
平衡正向移动,提高氢气的利用率
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提高生产
效率
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单位
时间的产量和原料的转化率
(4)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5)不断将氨液化,并移去液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平衡正向移动,提高氨气的产率
2.在工业合成硫酸中,其中一步反应为2SO2(g)+O2(g)
2SO3(g)
ΔH=-196.6
kJ·mol-1
(1)根据反应特点,利用原理分析,增大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大原料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大SO2和O2
的浓度、增大压强、升高温度、选用合适的催化剂
增大压强、降低温度(合理即可)
(2)利用下表实验数据回答问题:
温度
平衡时SO2的转化率/%
1×105
Pa
5×105
Pa
1×106
Pa
5×106
Pa
1×107
Pa
450
℃
97.5
98.9
99.2
99.6
99.7
550
℃
85.6
92.9
94.9
97.7
98.3
①应选择的温度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应采用的压强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0
℃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转
化率降低,且在450
℃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较高
1×105
Pa
该压强下SO2的转化率已经很高,
若采用更大的压强,SO2的转化率提高很少,但需要的动力更大,对设
备的要求更高
1.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O4(g)
2NO2(g) ΔH>0,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缩小容器的体积,则容器中气体的颜色先变深后又变浅,且比原平
衡颜色深
B.若压强不变,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N2O4,再次达到平衡时各种物
质的百分含量不变
C.若体积不变,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N2O4,相对于原平衡,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再次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将升高
D.若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次平衡时体系颜色加深
应用体验
√
解析 缩小容器体积,NO2的浓度变大,颜色加深,平衡逆向移动使混合气体颜色又变浅,但依据“减弱不消除”可知,新平衡时NO2的浓度仍比原平衡大,即气体颜色比原平衡深;
若压强不变,再充入N2O4气体容器体积变大,达到新平衡与原平衡等效,因此新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
若体积不变,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N2O4,相对于原平衡,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再次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将降低;
若体积不变,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再次平衡时体系中NO2的浓度增大,气体颜色加深。
2.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_____(填字母)。
A.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NaOH溶液后
颜色变浅
B.对2H2O2
2H2O+O2↑的反应,使用MnO2可加快制O2的反应速率
C.反应:CO(g)+NO2(g)
CO2(g)+NO(g) ΔH<0,升高温度,平衡向
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 ΔH<0,为使氨的产率提高,
理论上应采取低温高压的措施
E.H2(g)+I2(g)
2HI(g),缩小体积加压颜色加深
BE
解析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勒夏特列原理只能解决与平衡移动有关的问题,不涉及平衡移动的问题都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常见的有:
(1)使用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2)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3)化学反应本身不是可逆反应;
(4)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与生产要求不完全一致的反应。
归纳总结
返回
课
时
对
点
练
题组一 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
2HBr(g) ΔH<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D.无法确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对点训练
解析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绝热下进行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所以绝热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低于恒温平衡时的转化率,即a>b。
√
2.反应2A(g)
2B(g)+C(g) ΔH>0,达平衡时要使v正降低,c(A)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压
B.减压
C.加催化剂
D.降温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已知反应:2NO2(g)
N2O4(g),把NO2、N2O4的混合气体盛装在两个连通的烧瓶里,然后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把烧瓶A放入热水里,把烧瓶B放入冰水里,如图所示。与常温时烧瓶内气体的颜色进行对比发现,A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深,B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过程中,A烧瓶内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B.上述过程中,B烧瓶内c(NO2)减小,
c(N2O4)增大
C.上述过程中,A、B烧瓶内气体密度
均保持不变
D.反应2NO2(g)
N2O4(g)的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A项正确;
B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浅,说明平衡向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B烧瓶内c(NO2)减小,c(N2O4)增大,B项正确;
容器的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A、B烧瓶内气体密度都不变,C项正确;
放在热水中的A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深,放在冰水中的B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浅,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故反应2NO2(g)
N2O4(g)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题组二 多因素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分析
4.对可逆反应2A(s)+3B(g)
2C(g)+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A.①②
B.④
C.③
D.④⑤
√
解析 ①A是固体,增加A的量对平衡无影响,错误;
②升高温度,v正、v逆均应增大,但v逆增大的程度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错误;
③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v正、v逆都增大,错误;
④增大B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正确;
⑤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已知反应:COCl2(g)
CO(g)+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其中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
解析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
③增加CO的浓度,平衡左移,COCl2的转化率降低;
⑤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组三 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
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氨
D.增大压强,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
16
√
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夏天,打开啤酒瓶时会从瓶口逸出气体
B.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产生较多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压缩氢气与碘蒸气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D.将盛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置于冷水中,混合
气体的颜色变浅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A项中考查溶解平衡CO2(g)+H2O(l)
H2CO3(aq),压强减小,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形成大量气体逸出;
B项中考查温度、浓度对NH3+H2O
NH3·H2O
+OH-平衡移动的影响;
D项中考查温度对2NO2
N2O4的影响;
C项中颜色加深的根本原因是体积减小,c(I2)浓度增大,由于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不涉及平衡的移动,则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题组四 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图像
8.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O2
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表示的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剂效率比乙高
D.图
Ⅲ
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解析 A项,图Ⅰ改变的条件应是增大压强;
B项,由于同等程度地加快正、逆反应速率,所以加入的应是催化剂;
C项,由于平衡发生了移动,所以改变的条件不是加入催化剂;
D项,改变的应是温度,且乙的温度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解析 加入KI固体,c(I-)增大,平衡正向移动,A项正确;
由图可知,温度越高,
越小,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B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1
℃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
小于平衡时浓度,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一定有v正>v逆,C项正确;
a、b均为平衡点,a点温度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状态a时I2的转化率更高,D项错误。
10.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3A(g)
3B+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时,升高温度,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的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D.B和C不可能都是气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综合强化
解析 正反应吸热,升温,平衡右移。若B、C都为固体,则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故A错误;
若C为固体,B为气体,平衡右移,气体的总质量减小,总物质的量不变,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故B错误、C正确;
若B、C都是气体,平衡右移,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增加,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t
℃时,某一气态平衡体系中含有X(g)、Y(g)、Z(g)、W(g)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一定增大
B.升高温度,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增大压强,W(g)的质量分数增加
D.增大X(g)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16
解析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Z(g)+2W(g)
X(g)+2Y(g)。由于不知道该反应的ΔH,无法确定升温时K值的变化,A项错误;
升温,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正确;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W(g)的质量分数减小,C项错误;
增大X(g)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
nY(g) ΔH=Q
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容器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容器体积/L
c(Y)/(mol·L-1)
温度/℃
1
2
4
100
1.00
0.75
0.53
200
1.20
0.90
0.63
300
1.30
1.00
0.7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B.Q<0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小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解析 由表知,体积不变升高温度,c(Y)增大,平衡右移,因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Q>0,B、D错;
温度不变,容器体积增大,即由1
L变为2
L,若平衡不移动,此时c(Y)应减小为原来的一半,现c(Y)比原来的一半大,即减压,平衡向右移动,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所以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已知:4NH3(g)+5O2(g)
4NO(g)+6H2O(g) ΔH=-1
025
kJ·mol-1。若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解析 因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用时间减少,但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的含量减小,A正确、C错误;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用时间减少,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的含量减小,B正确;
催化剂对平衡没有影响,只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2020·郑州高二检测)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以发生以下反应:2N2O5(g)
4NO2(g)+O2(g) ΔH>0。T1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N2O5,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
16
时间/s
0
500
1
000
1
500
c(N2O5)/(mol·L-1)
5.00
3.52
2.50
2.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500
s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2.96×10-3
mol·L-1·s-1
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125,平衡时N2O5的转化率为50%
C.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2,若T1>T2,则
K1
,则再次达
到平衡时,c(N2O5)>5.00
mol·L-1
16
时间/s
0
500
1
000
1
500
c(N2O5)/(mol·L-1)
5.00
3.52
2.50
2.5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A项,500
s内,N2O5的浓度变化量为(5.00-3.52)
mol·L-1=1.48
mol·
L-1,v(N2O5)=
=2.96×10-3
mol·L-1·s-1;
B项,分析如下:
2N2O5(g)
4NO2(g)+O2(g)
起始浓度/(mol·L-1)
5.00
0
0
转化浓度/(mol·L-1)
2.50
5.00
1.25
平衡浓度/(mol·L-1)
2.50
5.00
1.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项,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故K1>K2;
D项,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
,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左移动,则c(N2O5)>5.00
mol·L-1。
15.将0.4
mol
N2O4气体充入2
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O4(g)
2NO2(g) ΔH。在T1和T2时,测得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T1时,40~80
s内用N2O4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mol·L-1·s-1。
0.001
25
(2)ΔH______(填“>”“<”或“=”)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解析 由图可知反应在T1温度下比T2温度下先达到平衡状态,所以T1>T2,由于T1平衡时n(NO2)比T2平衡时的多,故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即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ΔH>0。
(3)改变条件重新达到平衡时,要使
的值变小,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
B.升高温度
C.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
D.使用高效催化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在温度为T3、T4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A、B两点N2O4的转化率:A>B
C.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D.由A点到B点,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A项,由图可知:A、C两点平衡时温度相同,C点对应压强大,反应速率大;
B项,由图可知:A、B两点平衡时压强相同,温度不同,A点NO2的体积分数大于B点,而反应:N2O4(g)
2NO2(g) ΔH>0,温度升高,
平衡向右移动,NO2的体积分数增大,温度T4>T3,转化率A>B;
C项,由图像可知,A、C两点平衡时温度相同,C点对应压强大,NO2的浓度大,故气体颜色C点比A点深;
D项,由B项分析知,A点平衡时温度T4高于B点平衡时温度T3,故由A点到B点需要降低温度。
16.(2020·吉林吉化一中高二期中)(1)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试剂,已知:2NO(g)+Cl2(g)
2ClNO(g) ΔH<0,一定温度下,将
2
mol
NO与2
mol
Cl2置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①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NO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NO同时生成1
mol
ClN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起始投入的NO与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而变化的NO与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所以在未达到平衡前,NO与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变化的,当NO与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
反应的任一阶段,每消耗1
mol
NO一定会生成1
mol
ClNO,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②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同时提高NO的转化率,其他条件不变时,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
A.升高温度
B.缩小容器容积
C.再充入Cl2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BC
解析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但该反应放热,平衡逆向移动,NO的转化率降低,A错误;
缩小容器容积,相当于加压,反应正向进行,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
充入Cl2,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正向进行,NO的转化率提高,C正确;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即NO的转化率不变,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③一定条件下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例充入NO(g)和Cl2(g),平衡时ClNO的体积分数φ(ClNO)随
的变化图像如图甲所示,当
=2.5时,达到平衡状态,ClNO的体积分数可能是图甲中的____点(填“D”“E”或“F”)。
F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NO和2
mol
Cl2,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NO(g)+Cl2(g)
2ClNO(g),ClNO的体积百分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T1>T2>T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①与实验Ⅰ相比,实验Ⅱ除温度不同外,还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加入催化剂
(或加压)
解析 ΔH<0,升高温度,ClNO的百分含量不断减小,平衡逆向移动。与实验Ⅰ相比,实验Ⅱ的反应温度:T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②实验Ⅲ反应至25
min达到平衡,用N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Ⅲ达到平衡时的热量变化为Q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0.008
mol·L-1·min-1
ΔH=-Q
kJ·mol-1
解析 实验Ⅲ反应至25
min达到平衡,
2NO(g) +
Cl2(g)
2ClNO(g)
起始浓度/(mol·L-1)
0.3
0.2
0
变化浓度/(mol·L-1)
2c
c 2c
平衡浓度/(mol·L-1)
0.3-2c
0.2-c
2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达到平衡时,Cl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0.1
mol·L-1×10
L=1
mol,反应放出Q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O(g)+Cl2(g)
2ClNO(g) ΔH=-Q
kJ·mo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返回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