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京剧趣谈 课件+素材(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京剧趣谈 课件+素材(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4 11:48:47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4.京剧趣谈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
2.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表达的条理性与趣味性。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教学目标
通过在课前整理资料学习,对于京剧,你有哪些了解呢?
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自读提示












字词学习

(一场)
(操场)
一场
大雨过后,操场
上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水坑。
1.短文讲了关于马鞭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马鞭在舞台表演中的好处?
3.你还知道哪些道具呢?
《马鞭》中为我们讲述了哪几种形式的道具?
实在道具
虚拟道具
作用: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魅力: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马鞭产生的原因:
1.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无法驰骋。
2.真马在舞台上不便于演员控制。
马鞭的作用:
代替马匹,或作骑马的象征
京剧艺术
中的道具
虚拟的:马鞭、针线、
饭菜、雨雪……
真实的:桌椅板凳、
酒杯碗盏……
“亮相”是一种戏曲上的表演动作。主要角色上场时、下场前,或者是一段舞蹈动作完毕后的一个短促停顿。集中而突出地显示出人物的精神状态,采用一种雕塑的姿势,这就称其为“亮相”。还有在一段武打完毕,敌对双方也都各自亮相,而战败一方的“亮相”被称为“败式”。
默读课文,试着找出文中描写的两种亮相方式,说说其与生活实际不相符的地方,想想这样表演的妙处。
静态亮相
动态亮相
静态亮相
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读第2自然段,这种“亮相”表演形式有什么妙处?
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动态亮相
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
特点: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妙处:融合杂质成分或亮相表演,就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想一想“刀(枪)下场”这一动态亮相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妙处?
回顾全文:说说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于京剧的喜爱之情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强烈自豪感。
《马鞭》
真实
虚拟
虚实相生
动静结合
《亮相》
静态
动态
京剧趣谈
结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