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04 06:5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页的主题图,第10页例1及相关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明确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口算上的区别,懂得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的算理。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口算方法的过程,通过交流与合作,体会口算方法的多样化,并通过交流得出算法,然后加以应用。
3、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以及积极动脑、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独立尝试,讨论交流、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难点: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突破方法:通过猜测计算结果、交流思维方法,注重提高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进位加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秉承知识的学习应是由浅及深,由易到难的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导学式讨论教学法。通过学生探究、交流、讨论,教师适时地启发引导,完成本节学习任务。
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经过讨论比较、互动合作,让学生在探索和交流中掌握新知。
教材分析:
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是在100以内数的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内容,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口算,是比较容易的。
设计理念:
1、巧设迁移引桥,帮助学生打开口算思路。
本课首先要帮助学生跳出单一的笔算思路,激活学生潜意识中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那根弦,打开口算的思路便成为上好本课的关键之一。
2、在自主建构中提高深化,适时渗透转化思想。
通过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沟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与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在自主建构,互动碰撞中提高,在比较归类,对比反思中深化,把发展的迁移能力、归纳推理等真正落到实处。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评价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9月3日,是个什么日子吗?
师:是啊,9月3日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天全中国人民举国振奋,热血沸腾,作为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人都想去参观阅兵式,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去感受感受。
播放视频。
你们瞧,这是一所小学的小朋友们准备乘车出发了。(出示主题图)大巴车开来了,大家需要持票上车。
师:从图中你可以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2、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你会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用一步解决的加法问题吗?会根据你提出的问题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吗?
学生提出问题,列式,教师梳理
35+34=
39+44=
36+38=
35+36=
41+42=
39+43=
3、同学们,你们能把这些算式分一分类吗?
将算式分为两大类:不进位加法分一类,进位加法分一类。
不进位加法:35+34=
41+42=
进位加法:35+36=
39+44=
36+38=
39+43=
二、探一探,寻找算法
1、教学例1
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出示问题,及算式)
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5+34=
师:同学们如果用口算,你能算出35+34等于多少呢?请同桌互相讨论2分钟。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
2、教学例2
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出示问题,及算式)
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9+44=
用你喜欢的方式把你的计算过程在答题纸上表示出来。(投影仪展示)
师:哪位小朋友来当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三、练一练,巩固练习
1、先说一说再计算
2、钓小鱼
3、解决问题
四、梳理知识,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收获吗?那我们一起来给今天的这一堂课取一个课题吧,叫什么好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老师今天来教大家来写一写数学日记,把今天的收获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35+34=
39+44=
36+38=
35+36=
41+42=
39+43=
35+34=
30
4
65
35+34=
30
30
5
4
60
9
69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