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跳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跳绳为主教材,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网络视频教学、教师和优生的演示,使学生直观的了解跳绳的多种跳法和相关知识,同时模仿跳出漂亮的步法与动作,不但让学生学会多种的跳绳方法,而且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跳法进行自由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将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其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教学时,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通过本次课学习,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学到花样跳绳的动作技能,确保每位学生都受益。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二、教材分析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本节课是二年级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掌握一级花式跳绳里的并脚跳、开合跳、弓步跳,并脚左右跳等动作要领和方法,最终达到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增强学生双脚的弹跳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能力的目的。
重点:摇绳和起跳时机,能做出正确的,及时的变换跳短绳动作.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摇绳有节奏,掌握好起跳时机及连贯的变换跳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动,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喜欢学习模仿别人的运动技巧。自信心强,但有时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还存在着任性,娇气、依赖性强、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做到循序渐进、分层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方法上尽量采用视频教学法、讲解示范、小组合作、游戏比赛等。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二年级的学生能力及身心特点制定以下3个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95%的学生能说一级花式跳绳动作方法,知道一根跳绳能有多种跳法,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
2.体能目标:通过教学,使85%的学生跟随音乐完成一级花式跳绳套路,提高跳绳能力。50%的学生能发挥自主创新能力跟着音乐自编动作连贯跳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跳绳运动的兴趣,独立创新、合作交流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验到花式跳绳的乐趣,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
五、任务分析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使95%的学生能说一级花式跳绳动作方法,知道一根跳绳能有多种跳法,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课中完成三个小任务学会三种跳法并脚跳、弓步跳、开合跳。
六、环境分析
本课在篮球场进行教学。
有利于本节授课的因素有:
场地范围开阔,有利于分组练习。课前可以利用多媒体观看一级花式跳绳动作,有利于建立动作表象,模仿动作。
需克服的因素有:
练习区域范围广,需要教师声音洪亮,学生注意力集中;跳绳时容易拌绳,学生应站在自己的点位进行练习。
七、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本课目标,采用以下教学设计:
(一)开始热身部分
1.课堂常规
2.慢跑热身
3.韵律操拉伸
(二)学习提高部分
1.教师示范花式跳绳一级动作,学生认真观察。
2.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合作探究,共同学习。教师巡视指导纠错。
(1)生尝试自由跳绳30秒,引出花式跳绳第一个动作并脚跳,练习后进行挑战10-15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徒手学习弓步跳、开合跳动作,熟练后有节奏的进行弓步跳开合跳练习。
(3)检验成果,连续完成的同学带上发带,同时去帮助没有带上发带的同学,帮助他们“脱保”。
(4)分组练习,提高能力。
3.跳绳接力摆字游戏,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团结合作能力。
(三)整理恢复部分
1.放松拉伸运动
2.总结本课,布置课外作业,收拾场地器材,师生再见。
八、教学策略:
(一)教师教法:
1.讲解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与讲解,让学生观看到正确的动作,在形成最直观的动作表象,方便学生模仿。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方法,引导学生学生动脑思考,寻求答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评价教学法:教师采用带有激励性的语言表扬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信息收集法:教师在课中掌握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纠正的形式反馈于学生,学生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下、启发下、参与教实践,独立完成教学内容。
5.多媒体教学:找出一级花式跳绳动作,让学生观看模仿,建立动作表象。
(二)学生学法
1.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让学生自主练习,给学生自己体会动作的机会,接着让学生分小组练习,在老师的启发下,探究完成动作时的技术要领,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合作中得到提高和升华。
2.多媒体学习:观看一级花式跳绳动作,同时模仿动作,建立动作表象。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不断的体验、创新、实践,化解本课的学习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九、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90%及以上学生初步掌握并步跳、开合跳,并能够跳出十个以上。
预计运动强度中等,最高心律135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15-125次/分左右,练习密度约为35%-40%。
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
1.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动作不协调,节奏感差达不到一定的跳绳个数。
解决预防方法:让孩子先做徒手无绳动作。步伐熟练以后,自己喊出开合的读作口令。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合作学习。
?2.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跳绳时跳的太高
?解决预防方法:提醒学生降低跳的高度,一般在3--5CM之间,落地时稍有屈膝缓冲动作。
十一、场地器材的布置
课前进行场地清扫、器材检查,上课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教导学生爱护公物,并在课后将器材回收。
器材:跳绳41根、发带40个、音响1台。
教案
教师:
班级:二(2)
人数:40人
课次:1
时间:
教学内容
一级花式跳绳
2.游戏:接力拼字
教学重点:一摇绳,一跳动,摇绳与起跳的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起跳的时机,协调配合
教
学
目
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95%的学生能说出并步跳、弓步跳、开合跳的动作方法,知道一根跳绳能有多种跳法,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
2.体能目标:通过教学,使75%-85%的学生跟随音乐连续变换跳的方法,提高跳绳能力。30%的学生能发挥自主创新能力跟着音乐自编动作连贯跳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跳绳运动的兴趣,独立创新、合作交流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验到花式跳绳的乐趣,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
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次数
时间
强度
开始热身部分
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
师生问好
检查学生着装、人数
宣布本次课内容、要求,强调安全事项
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活动
1.热身慢跑
2韵律操拉伸活动:
脚跟前点
脚尖侧点
头部运动
肩部运动
腹背运动
膝关节运动
开合跳
弓步跳
组织:▲教师
★学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数
2.面向老师呈四列横队集合
3.师生问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图一)
热身
一路纵队听弟子规音乐进行热身慢跑
强调行进有序、充分热身
3.热身拉伸运动,呈广播体操队形散开,口令引导学生模仿教师动作,要求充分拉伸
×
×
×
×
×
×
×
×
×
×
×
×
×
×
×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图二)
2’低
3’中
2’中
学习提高部分
学习提高部分
学习花式跳绳的动作
并步跳绳
动作方法:两手握住绳子绳柄,绳置于身后,由后向前摇动绳子,当绳子摇至脚前瞬间,并脚跳过绳子。
2.弓步跳绳
动作方法:在基本摇绳姿势的基础上,摇绳过脚后两脚在空中前后分开,落地后成弓步姿势,下一次跳跃落地两脚并拢,连续交替跳动。
3.开合跳绳
动作方法:在基本摇绳姿势的基础上,绳子过脚的同时,两脚在空中左右分开落地为开,反之为合,开合连续交替跳动即为开合跳。
教学重点:一摇绳,一跳动,摇绳与起跳的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起跳的时机,协调配合
巩固提高、合作探究
1.检验成果
2.合作探究
三、游戏(跳绳接力拼字)
方法:全班分成四组,每组学生排成一路纵队,听到哨声后跳绳从起点出发,到达终点时,将跳绳摆好拼成一个“松”字,跑步回来与下一位同学击掌,剩下的同学用相同方法完成游戏。
教与学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30秒自由跳绳
2.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花式跳绳教学
3.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展示10-15个并步跳
组织队形如图二
教与学:
1.教师带领学生做弓步跳动作同时喊出口令(开合)
2.教师组织学生原地练习动作,从徒手过渡到持绳
3.学生两人一组在音乐的伴奏下相互监督纠错练习并连续跳。
4.教师巡回指导纠错
5.教师评价
组织队形如图二
教与学:
1.教师带领学生做开合跳动作同时喊出口令(开合)
2.教师组织学生在进行单手甩绳的练习
3.教师组织学生持绳原地练习动作
4.学生两人一组在音乐的伴奏下相互监督纠错练习并连续跳。
5.教师巡回指导纠错
6.达到目标的同学带上发带,学生互相交换位置帮助未达标同学
7.教师评价
组织队形如图二
教与学:
教师带领学生挑战自己,检验能否跳出10个连续的弓步跳、开合跳动作。
挑战成功的同学带上发带
请带上发带的同学帮助没有带上发带的同学学会动作
分区块提高动作跳出组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纠错
学生展示,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
××××××
×
×
0000000
0000000
(摆字)
3’低
5’中
5’
中
2’中
2’中
2’中
3’高
6’高
整理恢复部分
放松
放松操
总结
布置课外作业
回收器材
师生再见
教与学:
1.引导学生模仿老师动作进行放松
要求:调整呼吸,充分放松身心
引导学生大胆自评、互评,教师做本次课总结
安排值日生回收器材
师生再见
组织队形如图二
2’低
2’低
1’
场地器材
场地:篮球场
器材:跳绳41根、发带40个、音响1台。
预计运动负荷
运动强度:中等
最高心律:135次/分左右
平均心率:115-125次/分左右
练习密度:约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