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
绳
授课教师:
一、设计意图: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正摇并脚跳短绳的方法,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互助、协作、友爱的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运动知识,从而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跳绳运动。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正摇双脚跳绳的动作要领及练习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学习,提高灵敏性、协调性。
三、重难点:
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用力
难点:减少快速跳绳过程中的失误次数
四、教学内容:
1、跳绳
2、游戏:抓尾巴
五、教材分析: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技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少儿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少儿心肺功能和肠胃功能。
六、学情分析:
1、一年级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他们的骨路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对跳绳这一项目并不是很了解,少部分学生接触过跳绳。
2、学生在跳绳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手摇绳、脚跳跃等错误,对协调性较差的学生会出现手、脚配合错误。不仅如此,学生在教学中也可能会对跳绳产生厌烦心理。
3、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有的会模仿跳的好的学生学习,有的会向老师询问,有的可能会放弃。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时间:3分钟
(一)常规内容
组织:师生问好,宣布学习内容
形式:四列横队(如图)
xxxxxx
xxxxxx
xxxxxx
※
xxxxxx
要求:精神饱满,体委整队报告出勤人数
(二)队列练习:
1、踏步走,立定2、齐步走,立定
3、三面转法
组织:教师喊口令,学生统听指挥。
要求:队列整齐,口号洪亮
二、准备部分
时间6分钟
1、教学内容:原地练习跑的姿势和摆臂。
组织:教师做动作统一指挥,学生体操队形,和老师一起练习跑的姿势。
要求:注意摆臂,上下肢尽量做到协调
2、教学内容:绳操
组织:教师随音乐示范领做,学生随音乐跟着老师一起做准备运动。
第一节:伸展运动
第二节:体侧运动
第三节:体转运动
第四节:下肢运动
第五节:跳跃运动
第六节:整理运动
组织:教师统一指挥,体操队形。
要求:模仿老师动作,舒展大方,准确有力有节奏感。
三、基本部分
(一)新授学习阶段
时间22分
1、徒手模仿练习
教师讲解示范握绳和掌握适宜长度并脚跳的方法,学生模仿练习。
组织:学生观察,并模仿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方法
2、模仿跳绳动作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按照在专项准备训练中已熟悉的节奏
3、单手拿绳跳,(左右手交替练习)
次数:左右手各练习一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绳落地时双脚跳动。
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
4、由快速起跳逐渐减速放慢跳20—40个练习
次数:练习四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示范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绳落地时双脚跳动,学会调整呼吸控制速度。
5、由慢速起跳逐渐加速快速起跳20—40个练习
次数:练习四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示范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学会调整呼吸控制速度。
6、找优秀学生展示
组织:学生观察并加油鼓励,教师重点提示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7、再次练习
次数:练习一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
(二)游戏:抓尾巴
时间:6分钟
游戏方法:
学生体操队形站立,教师手握对折跳绳一端挥臂横扫地面,绳扫过学生的脚下时,学生要快快迅速跳起。
游戏组织:体操队形
游戏要求:动作协调,速度快
四、结束部分
时间:3分钟
(一)放松音乐
组织:教师随音乐带领学生情景放松,学生跟随老师进入情景放松开心的练习。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全身心放松
(二)小结本课师生再见
预计最高心率:155次/分
预计练习密度: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