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工业革命?
改变人们生存方式、生存状态;生产方式,生产状态;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的质的巨变的过程称为革命。
革命可以是政治领域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巨变,也可以是生产力进步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
一、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的 兴 起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1、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1)资金:
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
(2)劳动力:
圈地运动
(3)技术:
工场手工业的技术积累
(4)市场:
海外市场的扩大
2、条件:
(根本、必要性)
可能性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主要表现 主要发明
时间 国家 发明者 成就 影响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1765
英
1769
动力
交通领域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英
阿克莱特
水力纺纱机
1779
英
克隆普顿
骡机
1785
英
卡特莱特
水力织布机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蒸汽为动力的汽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影响
生产
领域
改良
蒸汽机
交通
运输业
需求更大动力
需求更大动力
需求更大运力
工业革命各项发明成就之间关系
二、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的 影 响
1、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导致了人类生产手段和方式的变化:
⑴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兴起;
⑵生产方式:工业文明取代了农业文明;
⑶生活方式:出现了城市化浪潮;
⑷阶级关系:社会日益分化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⑸社会意识:工业资产阶级的参政要求导致政治变革;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加快殖民扩张和掠夺。
世界市场为什么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形成?
3、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
1、机器大生产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
2、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3、工业革命的拓展使更多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机器生产和殖民扩张道路:
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8世纪中期法国和美国完成工业革命
4、交通运输条件的巨大进步使世界联系更加快捷。
影响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市场,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
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
深重的灾难
客观上接受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标志:19世纪中后期亚﹑非﹑拉美广大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作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圈地运动 enclosure movement
15世纪末叶——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封 建贵族使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英、德、法、 荷、丹等国都曾先后出现过,而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由于当时英国制呢业发达,呢绒出口剧增,刺激了羊毛的需求,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
所谓圈地,即用篱笆、栅栏、濠沟把强占的农民份地 以及公有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 者。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T·莫尔在 《乌托邦》中,辛辣地指责这种现象是“羊吃人”。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英国钟表匠阿克莱特发明的水力纺纱机
技工克隆普顿发明的骡机
瓦特
背景:机器生产的发展受到了动力的制约
影响:蒸汽机的使用,解决了机器生产的动力问题,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辟了地理空间。
史蒂芬孙
富尔敦和他的第一艘汽船
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经历过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在西欧,从16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下半期,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一直是工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
工厂制度与工场制度有何不同?
生产方式: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生产组织方式:车间劳动进一步细化了社会分工,强化了专业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
1.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英国工人和技师的努力探索
B.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要求
D.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的拓展
2.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 ( )
A.17世纪末 B.18世纪60年代
C.18世纪90年代 D.19世纪上半期
3.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发明和使用机器的行业是( )
A.冶金业 B.采矿业 C.棉纺织业 D.交通运输业
4.一般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飞梭的发明 B.珍妮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改良 D.火车的发明
5.在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之前,若英国人要开办棉纺厂,那么厂址最好选在( )
A.临近铁路的地方 B.临近煤矿的地方
C.临近油田的地方 D.临近河流的地方
6.将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推进到“蒸汽时代”作出了最大贡献的人物是( )
A.富尔顿 B.史蒂芬孙C.牛顿 D.瓦特
7.每天,呼啸奔驰的火车把人们送往四面八方。 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机车是 ( )
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气机车 D.磁悬浮列车
8.1851年5月,在英国伦敦一座水晶宫内,举办了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成果。下列发明中可能参展的有 ( )
A.蒸汽机 B.电灯 C.飞机 D.人造卫星
9.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 )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乘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人们坐在电脑前上网
10.“沸水顶壶”,这种常人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却引发并促成了科学发明,这位科学家和这项科学发明(发现)是 ( )
A.达尔文一进化论 B.毕升一活字印刷术
C.哈格里夫斯一纺纱机 D.瓦特一改良蒸汽机
11.观察右图《泰坦尼克号》电影海报,其动力主要依靠的是 ( )
A.风力 B.电力
C.蒸汽 D.人力
12.生活在19世纪中期的英国人出门旅行可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A.汽车 B.飞机 c.火车 D.水翼艇
13.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 )
A.蒸汽机成为动力之源 B.水力织布机的出现
C.铁路交通运输迅速发展 D.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14.19世纪上半叶,英国跟法、美、俄、德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 ( )
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确立君主立宪制
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最彻底
15.工业革命是( )
A.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改革 B.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
c.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D.雇佣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
16.改变了世界面貌,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17.英国1789年的棉花加工量从1746年的380万磅增长到3240万磅,生铁产量在1740年只有1.7万吨,到1800年猛增至25万吨。 英国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迅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垄断组织的产生 D.对外进行侵略的扩张
18.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珍妮纺纱机的创制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C.交通工具的突破首先发生在美国
D.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19.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的发展,这证明( )
A.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B.工业革命提高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
c.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D.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20.早在100多年前,环境污染就开始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哪一个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
A.新航路开辟 B.工业革命 C.欧洲殖民扩张 D.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