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
球
运
球
授
课
教
师:
授
课
班
级:水平二
四年级
联
系
方
式:
单
位:
篮球运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体会、感知、尝试中学会领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发展,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悟。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相互帮助,团结协作。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篮球原地运球动作,激发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技能目标:初步学习原地运球技术,发展小肌肉群力量和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获得运动的愉快感;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篮球是小学生特别喜爱的一项球类运动。从幼儿园时起许多小朋友就开始拿着小球玩耍、拍打,篮球是他们最熟悉也是最亲近的一项的运动。小学生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儿童观察、判断、快速反应的能力,对于发展体能和专项身体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健康水平都有重要的作用。原地运球作为小学生最初接触篮球的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球感和控球能力,学会正确的运球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运球打下基础。
四、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他们爱好广泛,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他们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很强。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篮球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既能满足他们旺盛的好奇心,又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时注重精讲,多给他们练习的时间,满足他们爱动手的特性,同时又通过快慢、高低等练习方式提高练习兴趣,避免枯燥。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的运球姿势
2、难点:手指、手腕随球缓冲、柔和用力向下按拍
四、课的设计
1、激发兴趣,愉悦身心(熟悉球性)
以熟悉球性开始将学生导入课中,学生每人一球,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方式的耍球练习,让学生在熟悉球性的过程中去亲近篮球、熟悉篮球,然后再配合音乐带领学生做球操,把学生的运动情绪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技能学习做准备。
2、合作探究掌握技能(学习运球)
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小游戏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探究动作,教师示范讲解后,经过反复练习,学会正确的运球方法;再通过各种方式的运球巩固提高运球水平。
3、竞赛游戏领略快乐
在竞赛游戏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在失败或成功中体验合作的艰辛历程,通过对抗比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悟,学会竞争,学会包容,学会协调,感受失败的痛和成功的乐。
五、教学特色
本课教学采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方式,让学生从最简单的耍球开始,逐步深入推进、深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篮球带来的快乐。
篮球运球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
内容
1、原地运球
2、游戏:持球接力
教学
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学会与了解篮球运球的技术原理。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受和熟悉球性,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运球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获得运动的愉快感;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
教学
重点
正确的运球姿势
教学
难点
手指、手腕随球缓冲、柔和用力向下按拍
教学顺序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与要求
运动负荷
过程目标
次数
时间
开
始
部
分
1、学生四列横队站立。
2、课堂常规
3、对话导入
4、队列:原地三面转法
1、●●●●●●●●
●●●●●●●●
▲▲▲▲▲▲▲▲
▲▲▲▲▲▲▲▲
△
2、师生问好
3、通过对话引起学生兴趣。
要求:队伍整齐
精神饱满
1次
3’
|
4’
1、培养学生养成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的习惯
2、师生语言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篮球运动技术的兴趣。
准
备
部
分
1、老师带学生围绕操场慢跑
2、<<大家一起来>>
,篮球操(共10节)
台脚尖
②
踏步
侧并步
平举
交叉补
踢腿
体侧
体转
腹背
踏步伸展
首尾相接,队形整齐,听老师指挥
2、学生拿篮球,成体操队形散开,模仿老师动作,热情参与,听从指挥。
△
要求:模仿教师动作,注意力集中,注意安全。
组织:体操队形
要求:(1)注意观察
(2)认真练习
(3)动作到位
每个动作
4—5次
一节4×8拍,每节一遍
7’
|
8’
1、通过球感练习,让学生熟悉篮球,亲近篮球。
2、让学生养成锻炼前活动身体,预防运动损伤的好习惯。
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一、原地运球
1、小游戏:跳跳蛙
方法:手放在“青蛙”(篮球)后背,随“青蛙”(篮球)跳动向下按压
提示:前后两人一组,要求手不能离开“青蛙”后背,只在原地进行练习。每人计数10次,轮流进行。
2、师示范动作
3、找生说师是怎样运球的?(提示:小臂、手腕和手指的连带关系)
4、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两脚开立,两腿弯曲,上体前倾,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指\触球(手心空出),以肘关节为轴,当手触球时大臂带动小臂和手腕随球向上缓冲,然后小臂下伸,手向下按压将球拍向地面,如此反复进行。
4、(1)徒手练习
①右手练习10次
②左手练习10次
(2)持球练习
①左右手持球练习运球:保持正确的姿势左右手交替运球由一次运球到多次运球
②请动作规范、正确的同学做展示。
③再次体会练习:
统一节奏运球10
次
④男女生相互演示,
⑤左右手各练一分钟,看看你能拍多少?
5、各种方式的原地运球,
①看老师手势运球
②你还能用那些方式运球
二、游戏:持球接力
游戏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4队呈四路纵队站在起跑线后,从排头开始将篮球放置在胸前,游戏开始后,双手举球经过头上向后传球,
第二名同学双手接球一次向后传直到最后一名同学该同学双手将球经夸下一次向前传,直到第一名同学,第一名同学接到球后双手抱球迅速向终点跑,绕过障碍物跑回将球给第二名同学,到队尾排队站好,一次进行,直到第一名同学重新站到起跑线游戏结束.
游戏规则:
1、必须两手抱球。
2、传球过程中求不准落地。
3、必须将球亲手递给第二名同学后,第二名同学才能开始跑。
教学组织步骤
1、组织学生体会练习。
▲
2、教师示范正确的动作方法,让学生观察的同时并提出问题:老师是怎样运球的?启发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3、讲解动作要领。
▲
4、组织学生练习,巡视指导。
要求:控制运球速度,保证练习数量。
▲
5、请动作正确的学生做展示。其他同学评述。
6、再次传授动作要领并示范:
两腿开立弯曲站,以肘为肘小臂带手腕,五指要张开,掌心空着按,手触球时要缓冲,篮球玩得转。
7、与学生一起练习。
8、组织学生练习
组织
▲
要求:(1)老师讲解时将球放在脚下。
(2)球脱手后,要迅速捡球跑回原位。
⑶认真听讲,听从指挥,遵守纪律。
教学组织步骤:
1、用简明语言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及奖惩措施。
游戏队形:
要求:
▲
△
▲
△
▲
△
▲
△
▲
△
▲
△
▲
△
▲
△
10
米
●
10
米
▲
△
▲
△
▲
△
▲
△
▲
△
▲
△
▲
△
▲
△
服从指挥
每人体会1次,教师示范1次,
模仿练习1次
单独练习徒手两次,持球若干
各种方式运球各一次
教师示范1次
练习3次
教
授
3
分
钟,
学
生
练
习
15
分
钟
7分钟
1、通过初步了解手形对球的感觉
2、结合学生练习体会,再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了解原地运球动作。
3、通过多种练习体会、巩固原地运球的技术要领。
4、通过各种方式的原地运球方法,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
5、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
6、培养学生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强化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
结
束
部
分
1、全身放松,手抛球,击掌
2、教师总结本课
1、听教师指挥,遵守纪律
2、学生四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
1次
3分钟
1、欢快放松,放松身体,放松心情。
2、养成学生活动后放松的习惯。
3、激发课间篮球的练习热情。
预计预计练习密度
30-35%左右
运
动
负
荷
曲
线
场
地
器
材
篮球场一块、篮球40个、录音机一台、四条横线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本着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练习、去领悟,提高了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气氛活跃,学习气息浓厚。不足之处:
1、没有考虑学生基础的差异。上课时出现极个别女生积极性不高。由于学生基础不一样,身体能力,接受能力都有差异。男生平时接触球较多,在上篮练习中就显的比较轻松,很容易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后在备课中,应该做更多的考虑。
2、在教学环节上下衔接上有些生硬,语言组织,教学方法等都需要提高。平时要应该多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合理。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的修炼和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