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测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测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04 08:2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5题)
1.下列氯化物中,不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的是
A.CuCl2
B.FeCl2
C.MgCl2
D.FeCl3
2.向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A.变浅
B.加深
C.不变
D.变棕黄色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酒精
4.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配制0.4000mol·L-1的NaOH溶液
称取4.0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定容
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向盛有2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
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NaOH溶液,然后收集
D
制备Fe(OH)3胶体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
A.A
B.B
C.C
D.D
5.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氯化铝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C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
D
稀盐酸
碳酸钠溶液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A.A
B.B
C.C
D.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位素示踪法是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手段之一
B.把生铁冶炼成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的其他全部元素
C.工业上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可直接制得纯净的硅
D.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需要添加冰晶石提高导电能力
7.铁在地壳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A.FeO
B.Fe(OH)3
C.Fe2O3
D.Fe3O4
8.实验室由炼钢污泥(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制备软磁性材料,主要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通过适当延长“酸浸”时间来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
B.“还原”过程中除生成Fe2+外,还可能有H2生成
C.“除杂”过程中若溶液pH偏低可导致CaF2沉淀不完全
D.“沉铁”时生成的沉淀为FeCO3,再焙烧得到时需要隔绝空气
9.工业上常用过量废铁屑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亚铁,铁屑中常含有下列杂质,其中对反应产品纯度影响不大的是
A.油污
B.铁锈
C.锌
D.硫化物
10.碱式次氯酸镁[MgmClO(OH)n·H2O]微溶于水,不潮解,相对稳定,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无机抗菌剂,以菱镁矿(MgCO3,含少量FeCO3)为主要原料,制备碱式次氯酸镁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程中酸溶后溶液中只含有Mg2+、Fe2+
B.调pH时所选试剂只能是MgCO3
C.过滤1所得的滤渣含有Fe(OH)3
D.“混合”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只有:Mg2++ClO-+OH-+H2O=MgClO(OH)·H2O↓
11.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且具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I
叙述II
A
NH4Cl为强酸弱碱盐
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
B
Fe3+具有氧化性
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
C
溶解度:CaCO3溶解度:Na2CO3D
SiO2可与烧碱反应生成硅酸钠
装烧碱溶液的玻璃瓶不能用玻璃塞
A.A
B.B
C.C
D.D
12.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
B.FeCl3
C.FeCl2
D.AlCl3
13.下列对于N、S的化合物的性质解释错误的是
A.浓H2SO4与铜片共热的反应中,浓H2SO4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B.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H2SO4,是因为浓H2SO4的强氧化性使其钝化
C.NH4HCO3化肥需密封储存是因为NH4HCO3易分解
D.把足量铜粉投入到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中,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为22.4
L
1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大量的溶液:、、、
B.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
C.与粉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
D.的溶液:、、、
15.将1.92g铜投入10mL一定浓度的硝酸中,铜完全溶解,产生标准状况下的NO和NO2混合气体共672mL。反应结束后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为Cu(OH)2沉淀。若将盛有672mL该混合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人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氧气,又可将气体完全转化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铜反应中,起酸性作用的硝酸为0.06mol
B.产生的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为1:1
C.原硝酸浓度为
D.通入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168mL
二、填空题(共8题)
16.Al2O3可以从铝土矿中获得,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SiO2等杂质。经过“酸溶法”或“碱溶法”等都可以去掉杂质得到Al2O3.19世纪后期,美国的霍尔和法国的埃鲁先后独立发明了电解Al2O3法生产铝。2Al2O34Al+3O2↑[冰晶石(Na3AlF6)作助熔剂,降低氧化铝熔点]
(1)上述涉及到Al、Na、O、F、Si、Fe六种元素中,不是主族元素的是______
(2)制造“中国芯”芯片的核心元素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第___族。冰晶石(Na3AlF6)晶体中阴、阳离子各一种,阴离子符号_____。
(3)用“>”或“<”填空:
原子半径
非金属性
熔点
Al____Si
O_____
F
二氧化硅____晶体硅
17.现有下列物质:①Fe2(SO4)3溶液
②酒精
③二氧化硫
④铜
⑤过氧化钠
⑥FeSO4溶液
⑦CuO
⑧漂白粉,回答下列问题:
(1)在表格空白处填写符合条件物质的序号
条件
序号
能导电
________
属于碱性氧化物
________
属于电解质
________
(2)从上述物质中选择试剂,证明氧化性Fe3+>Cu2+: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⑥中混有少量的①,除杂过程中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为_________。
(4)将1.12g铁粉加入25mL2
mol?L-1的①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n(Fe3+)∶n(Fe2+)=______。
(5)设计实验证明某溶液含有①、⑥中的两种阳离子_________。
18.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可简单认为是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某学习小组对铝热反应(以Al和Fe2O3反应为例)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得到Al、Al2O3、Fe、Fe2O3的熔、沸点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
Al
Al2O3
Fe
Fe2O3
熔点/℃
660
2054
1535
1565
沸点/℃
2467
2980
2750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铝热反应中金属铝表现出__性(填“氧化”或“还原”)。请判断下列金属中不能由铝热反应制取的是__(填序号)。
①Fe
②Cr(铬)
③V(钒)
④Ca
⑤Mn
(2)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中应含有铁、铝两种金属。若要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该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则实验所需试剂为__,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
(3)另一同学推测铝热反应得到的熔融物中还含有Fe2O3,他设计了如下方案来验证:
取一块该熔融物冷却后投入到少量稀硫酸中,向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物质甲的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未变红,证明该熔融物中不含有Fe2O3。则:
①物质甲是__(填化学式)。
②该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__。
19.现有常见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转化(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已知: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出气体乙的两个重要用途: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A为一种单质,B为该单质与S反应得到的低价化合物,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液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是______。
(2)B的化学式:_______。
(3)将C与Na2O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l∶1在水溶液中混合后,除有F外还有气体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A.该气体一定是氧气
B.Na2O2只是氧化剂
C.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反应后静置所得溶液呈黄色
(4)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C的溶液(A→C稀硫酸过量)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②写出B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生成D和单质SO2气体):________。
③写出F与A和H混合后反应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1.粉末状试样A是由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A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B生成;
②另取20gA全部溶于0.15L
6.0mol?L-1盐酸中,得溶液C;
③将①中得到的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1.12L(标况)气体。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有固体物质B;
④用KSCN溶液检查时,溶液D不变色。
请填空:
(1)①中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物中的单质是___________。
(2)②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溶液D的体积仍视为0.15L,则该溶液中c(Mg2+)为
_______________。c(Fe2+)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对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质试管中湿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与水蒸气的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对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组成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1:只有Fe;
假设2:只有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假设3:既有Fe也有Fe3O4。
(4)为了验证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组成,该同学进行了定量研究:反应前固体物质的质量为5.6g,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为6.6g。从数据分析,假设__________(填“1”“2”或“3”)正确:
23.FeCl3溶液可以蚀刻印刷电路板上的Cu。某兴趣小组模拟该实验过程,并回收Cu和蚀刻液(FeCl3溶液)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蚀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证明反应Ⅰ后所得滤液中不含Fe3+的实验方法及预期现象是_______。
(3)滤渣A的成分为_______。试剂C是_______(填写试剂的名称)。
(4)滤液B与氯气“再生”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C
4.B
5.C
6.A
7.C
8.D
9.B
10.C
11.D
12.D
13.D
14.D
15.D
16.Fe

IVA



17.①④⑥

⑤⑦
2Fe3++Cu=2Fe2++Cu2+
足量铁粉,过滤
1∶1
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含有Fe3+;另取溶液少许,滴加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退去,证明含有Fe2+。
18.还原

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KSCN
不合理
Fe3+可能被Fe全部还原为Fe2+而不能使KSCN溶液变红
19.
制备盐酸,制备漂白粉,用于自来水消毒
20.1nm-100nm
FeS
AC
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
2Fe2++H2O2+2H+=2Fe3++2H2O
3FeS+10H2SO4(浓)=3Fe2(SO4)3+9SO2↑+10H2O
2Fe(OH)3+Fe+6H+=3Fe2++6H2O
21.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
Fe
MgO+2HCl=MgCl2+H2O、Fe2O3+6HCl=2FeCl3+3H2O
Fe+2H+=Fe2++H2↑、Fe+2Fe3+=3Fe2+
0.67mol/L
2.33mol/L
22.提供反应需要的水蒸气
3
23.2FeCl3+Cu=2FeCl2+CuCl2
取少量滤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
铜、铁
盐酸
2Fe2++Cl2=2Fe3++2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