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四、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时期 状况 原 因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阅读教材内容,填写下表
发展较快
日益萎缩
陷入绝境
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
②官僚资本的压榨
①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
②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③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还滥发纸币等
南京国民政府开“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高一年级 历史
授课者:李珊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1、国民经济的恢复 (1949-1952)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 共产党在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 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 经济上只能是零分。
建国之初的面临怎样严峻的经济形势怎样?什么原因造成的?
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
三年完成恢复经济的任务
意义: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1.国民经济的恢复 (1949-1952)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1953-1957)
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1.国民经济的恢复 (1949-1952)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1953-1957)
3.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1953-1956)
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对农业的改造
对手工业的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全行业公私合营
农业
合作社
手工业
合作社
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
1、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
内容
主要矛盾: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正确。
因为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评价: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八大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作的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你如何评价中共八大?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
1、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1958年提出的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快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2年
535万吨
9000万吨
3000
万吨
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
1070万吨
大跃进时大量砍伐树木
(宣传画)
最大的水稻“卫星”在广西环江县,
号称亩产65217公斤。
最大的小麦“卫星”在青海蹇什克农场,
号称亩产4282.5公斤。
“大跃进”时壁画: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自然灾害泛滥,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1959—1961年出现三年经济困难局面。
我们应该汲取怎样的教训?
“大跃进”的失误在于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忽视经济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人民公社化的失误在于片面追求公有化的程度,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要相适应的规律。
我们应该汲取怎样的教训?
第一,要充分认识国情;
第二,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三,要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
第四,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要急于求成。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
1、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3、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1965)
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成就:62年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65年国家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并取得重大成就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着怎样的一场劫难?
动荡中经济仍然取得一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66---------71-----------73--------- 75---------76
爆发
周恩来主持工作
邓小平全面整顿
结束
邓小平再次被打倒
国民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