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新人教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新人教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6-20 17:5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天下粮仓》剧照
《铁嘴铜牙纪晓岚》剧照
一张几乎包含所有当时男装款式的清末照片
宽松肥大的旗袍
旗袍始于清代,清太祖努尔
哈赤领军南征北战,统一了关外
女真族各部。设立了清军中的红、
蓝、黄、白四正旗。入关后又增
添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镶
旗,以此来区分、统驭所属军民,
称做“八旗”。
八旗所属臣民的妇女习惯穿
长袍,是满族妇女的土著服装,
故此而得名。
清朝满族贵妇着装
民国初年穿旗袍的妇女
中西合璧,体现了女性的曲线美
布拉吉
中西并存,由封闭走向开放,突出个性与新潮
鲁菜
1.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
北方的四合院
2.中国居室建筑的逐渐西化
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北京四合院布局设备的欧化;上海石库门布局上采取欧式横向联列、高度密集的模式,内部结构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
六礼:
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征
请期
迎亲
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二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剧变。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总趋势:从封闭走向开放。)
男子:长跑马褂——流行西服和中山装、列宁装、“干部服”
女子:宽松肥大——旗袍、列宁装和连衣裙
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居室建筑的演进
四合院的欧化、完全欧化的居室建筑
3、习俗风尚的变革
①婚嫁习俗的变化
②丧葬礼俗的变化
③其他社会风俗
1.“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是在 ( )
A. 鸦片战争后 B. 辛亥革命后 C. 新中国建立后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中国近代女子最具代表性的服饰是 ( )
A.旗袍 B. 连衣裙 C. 上衣下裙 D. 长袍
3、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这种变化最主要体现在
A.西服的出现 B.中山装的出现 C.旗袍的改进 D.列宁装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