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放大镜
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到放大镜,我们曾经用它观察过什么?
用放大镜观察和用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人们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呢?
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有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
放大镜的作用是什么?
拆除危险物品
光学仪器的镜头
汇聚光线取火
查看比例尺较大的地图
考古研究文物
观察病虫害
用放大镜修理精密仪器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观察方法一
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镜动
目不动
物不动
观察方法二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目不动
镜不动
物动
用眼睛看科学课本上的一幅照片,再用放大镜观察这幅照片。
两次观察获得的信息有什么不同
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有哪些细节是用放大镜后才看到的?
我们的新发现
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放大镜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
把雪花放在放大镜下
放大镜观察到的纸的纤维
放大镜的特点
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的图像呢?我们注意到它的特点了吗?
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呢?
放大镜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我们的研究成果
下面的器具有没有放大作用?说说自己的理由,然后实际验证一下。
广口瓶
玻璃杯
烧瓶
烧杯
水滴
塑料袋
放大镜的镜片和能放大物体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人们把放大镜叫做凸透镜,这是为什么?
小知识
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影响,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放大镜
1、科学概念
A、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B、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2、过程与方法
A、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B、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本课要点: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 、
三种颜色组成。
2、放大镜的特征是 、 、 。光线通过放大镜会发生 。
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琢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 ,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是由 设计制造的。
红
放大镜
绿
蓝
透明
中央厚
边缘薄
折射
水晶
格罗斯泰斯特
培根
判 断
1、我们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晰。( )
2、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3、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4、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
5、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
√
√
√
放大镜
×
√
1、( )发明了眼镜。
A、格罗斯泰斯特 B、牛顿 C、培根
2、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 B、 C 、 D 、
C
放大镜
B D
3、下面是不同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 )放大镜的
放大倍数最大。
B
放大镜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