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四节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一节 新航路开辟
第二节 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第三节 工业革命
开始了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又
客观上推进了工业文明的进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气时代
钢铁工业
钢
铁
时
代
石油、化学工业的建立
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
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
80年代改良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
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品
农业
现
代
农
业
电力
广泛应用
内燃机
新交通工具创制
电讯事业发展
化学工业建立
成 果
发明者
国别
发明与创造
作 用
西门子
德
发电机
进入电气时代
美
爱迪生
电灯.发电机.电车.电影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电力
广泛应用
新交通工具创制
电讯事业发展
化学工业建立
成 果
发明者
国别
发明与创造
作 用
解决发动机,
石油-新能源
石油工业发展
本茨
德
四轮机车
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
快速传递信息,
世界联系加强
贝尔
美
电 话
马可尼
意
无线电报
极大改善了
人们的生活
诺贝尔
炸 药
改良无烟火药技术
瑞典
塑料、人造纤维
西门子
德
发电机
电力-新能源
进入电气时代
美
爱迪生
电灯.发电机. 电影 .电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诺贝尔物理奖
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和平奖
瑞典---遗嘱
遗产作基金
1901年开始
12月10日颁
诺贝尔
诺贝尔化学奖
让发电机原理走出实验室,给人类带来
新的光明的“普罗米修斯”是
A H.R.Hertz B M.Faraday C T.A.Edison D W.Siemens
赫兹 法拉第 爱迪生 西门子
C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在科学崎岖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勇于可攀登高峰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内 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
同
点 发明者
发明基础
时 间
范 围
重要标志
开始部门
经济结构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工匠、技师
生产实践的总结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棉纺织---轻工业
1765--19世纪中期
英开始--法美结束100年
19世纪中期 德俄日开始
1870--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0多年
科学家、工程师
自然科学成果
同时开始于几国
英国—法美—德俄日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电力---重工业
交叉进行
速度快
范围广
规模大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A、科学技术的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A、科学技术的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19世纪70年代以后,导致动力工业发生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A、电力的发现及其应用
B、电的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
C、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D、电力工业和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
B、电的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
3、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过程中,英法两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其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A、两国都拥有广大的殖民地
B、资本主要投在信贷领域而非生产领域
C、农业技术落后和国内市场狭窄
D、资本输往国外,不关心技术改造
D、资本输往国外,不关心技术改造
垄断组织的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生产力的发展
企业间竞争加剧
生产的集中
资本的集中
垄断组织产生
到一定
程度
(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
垄断的形成
现代意义上的公司
美国第一家托拉斯
1880年美孚石油公司提炼的石油
占全美的比重
垄断组织发达的两个国家是:
美孚石油公司
95%
美国
德国
1、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
3、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的代表人
5、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 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垄断组织产生的影响?
瓜分世界的狂潮
目的:
对非洲的瓜分
美
19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接近胜利时,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门罗主义”,暴露美国对拉美的扩张野心。
大棒政策
金元政策
英
资本输出
19世纪末,美国又提出“泛美主义”,建立了“美洲共和国国家联盟”。
马汉提出“海权论” ,美国于1898年
4月向西班牙宣战。美国迅速击溃西班牙
海军,迫使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
此后不久,美国把古巴变成自己的保护国。
法
德
20世纪初,成为西半球霸主
亚洲大部分
几乎整个非洲
整个拉美
1、跨时空联系日益方便
3、促进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
2、促进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
4、促进世界范围劳动大分工,扩大了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江泽民 十六大报告:
讨论:
欧洲工业革命对我国工业化的启示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
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
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
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启示:
1、发 展 工 业 与 注 重 保 护 环 境 并 举。
2、提 高 目 前 我 国 工 业 的 科 技 含 量。
3、注 重 培 养 科 技 人 才。
4、坚 定 不 移 地 走 新 型 工 业 化 道 路。
5、坚 持 走 可 持 续 发 展 道 路。
………………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为真正结合
科学、技术和生产真正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发展迅速。
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
背景
内容
本质
影响
都有许多科技创造发明
都是生产技术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从背景看:
1.都是在政权的建立和持续稳定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
2.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3.都有充分的自由劳动力。
4.都有必要的科技积累。
5.都具备雄厚的资金。
6.都有广阔的市场,市场的需求对科技提出新的革新要求。
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3.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4.经济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
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