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罗斯福新政
与当代资本主义
专题六
桐庐中学 陆元明
2007.3
【导语】
本专题主要介绍了当代资本主义模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①第一课: 1929—1933年大危机,彻底击碎了“自由
主义”经济政策;
②第二课: 1933年实施“新政”,开始国家对经济的全
面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模式
(雏形);
③第三课: 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
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模式;
④第四课: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
度发展。
第一课
“自由放任”
的美国
胡佛总统
【专题六】
“如果我当选总
统,保证让每家
锅里有只鸡,每
家车库里有辆汽
车。”
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
1、大危机的全面爆发:
●表现:
●爆发:1929.10.24.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狂跌,
金融市场崩溃 工农业生产危机、商业危机
①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剧减;
大量工厂、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②生产严重过剩,产品大量销毁。
③劳动人民贫困化加剧,无数人饥寒交迫。
●蔓延:
美国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及其殖民地、附属国
表
图
1932年美国有28%的人(即3400万)没有任何收入;
1934年资本主义世界有240多万人死于饥饿。
小
资料
2、本次大危机有哪些主要特点?
①来势凶猛;
②时间长;(1929--1933)
③范围广;(部门、地域)
④破坏性大;
⑤影响深远。
3、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1)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浪费了社会资源 (金融、工农
贸易等)
(2)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
①阶级矛盾; (P.95)
②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③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3)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危机。(P.94“资料卡片”)
★这次危机从美国爆
发,为什么会迅速
蔓延到整个资本主
义世界?
◆关于这次危机的原因: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强调危机的原因
在于美国采取了错误的货币政策。另一经济
学家萨谬尔森则强调危机是由一系列偶然事
件促成的,胡佛总统始终强调危机起源于欧
洲,而欧洲学者则强调美国对欧洲的冲击。
-----引自卢文璞主编《世界现代史》
--------这些看法都是表面而片面的!
(盲目生产导致产销矛盾)
【阅读与思考】
材料一 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5%的富人的
收入几乎占全部国民收入的1/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
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
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材料二 经济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了资本家进行盲
目的和无限制的生产。1920年到1929年,工厂中生产
率增长55%,但是美国工人的工资仅增长为2%,而农
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思考:
(1)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经济危机的根源又是什么?
4、本次大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根源: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基本矛盾,即……
(2)直接原因:“生产过剩”,产销矛盾激化
①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政策导致资本主义生产的
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
②过渡的贫富悬殊,导致广大人民购买力下降
③狂热的股票投机破坏了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胡佛总统应对危机
1、政策和措施:
(1)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不能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和产销矛盾)
(2)大幅度提高关税;
(导致各国关税战,加剧世界性危机)
(3)1932年采取两大救济措施;
(对缓解危机只是杯水车薪)
2、结果:
①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失业人数日益增加;
②人民群众生活急剧恶化,胡佛总统名声扫地。
(“饥饿总统”、“胡佛村”、“胡佛毯”、“胡佛袋”、“胡佛车”)
这场大危机使胡佛总统的竞选
诺言失信了,也使垄断资产阶级“永
久繁荣”的美梦破灭了,同时将美国
资本主义制度推到了崩溃的边缘。美
国站到了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何去
何从?美国人期待“救星”的出现。
“梅隆拉起警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
美国朝地狱里冲。”
——20世纪30年代美国民谣
材料一 马克思曾说: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
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
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二 斯大林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
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危机的根
源在于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
式之间的矛盾”。
材料三 经济萧条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沦为废墟,
还使西方自由民主制度陷于防御地位,并使人们对它
将来是否能存在下去产生了怀疑。(梅尔文·杜博夫斯基)
材料四 我感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必然要灭亡的。
它的基本原则是: 残忍、阴险和贪婪。(农民同盟领袖辛普森)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
【思维升华】
◆资本主义制度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不可避免
地潜伏着经济、政治危机
◆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也将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状况
工
业
下
降 外
贸
缩
减 银行破产 企
业
倒
闭 农
场
破
产 农
民
收
入
下
降 钢
铁
业
下
降 汽
车
业
下
降 失
业
人
数
46.2%
70%
1
万
多
家 13万多家 100
多
万
家 2/3
80%
95%
1700
万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主要国家经济状况
3000万
300万
85万
300万
600万
1700万
失业
人数
29万家
13万家
倒闭企业
2/3
50 %
以上
50 %
以上
50 %
以上
69.1%
70 %
外贸
缩减
1/3
8.4%
16.5%
28.4%
40.6%
46.2%
工业
下降
资本主义
世界
日本
法国
英国
德国
美国
“黑色星期四”
等待救济的儿童
华盛顿州的“胡佛村”
“胡佛村”
经济危机后,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
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
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
村”。除此之外,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
佛袋”; 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
汽车被叫做“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
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报纸也被叫做“胡佛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