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章节培优训练
班级
姓名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都变红
B.香水擦在皮肤上,能闻到香味
C.扫地时能看到尘土飞扬
D.用食盐腌制鸡蛋成咸鸡蛋
2.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温度越低,分子的热运动越缓慢,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分子的热运动会停止
C.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
D.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3.如图所示,在盛夏时节,百花绽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该现象主要能够说明(A)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分子间有引力
D.分子间有斥力
4.扩散现象可以说明(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定向运动
5.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
B.空气流动形成风
C.盐放入水中水变咸
D.树叶落下
6.将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中,用相同的滴管距水面等距处同时向两个水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后观察到图中所示的现象。该实验说明影响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是(
)
A.水的质量
B.水的温度
C.水的密度
D.水的体积
7.
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有引力的证据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
B.吸盘挂衣钩挤出里面的空气,能够“粘”在平整的墙上
C.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
D.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
8.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
)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有间隙
9.图中三幅图形象地描述了固体分子、液体分子和气体分子的排列情况,甲、乙、丙三种情况分别对应的是(
)
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液态
C.液态、固态、气态
D.固态、气态、液态
10.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雾霾
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不断地运动
?C?
把蔗糖投进水里,不一会儿蔗糖就消失了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体积小于200?
mL?
分子之间有间隙
11.关于下列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固态或液态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组成它们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液态乳胶变干后才能将木质家具粘牢,说明固体分子间作用力比液体分子间作用力强
D.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12.用细线绑住干净的玻璃板,将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1;又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没有离开水面,如图所示,测力计示数为F2;再将玻璃板慢慢浸没在水中,玻璃板没有接触杯底,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3。则(
)
A.F2>F1>F3
B.F1>F2>F3
C.F2>F1=F3
D.F1=F2=F3
1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能远远感知是梅不是雪,是因为闻到梅花香味,“暗香来”说明(
)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是运动的
14.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
)
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15.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
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
16.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等量、等温的水,用一支滴管分别在水面、水中、水底滴一滴红墨水,记录整杯水变红所用的时间。这项活动要探究的问题是红墨水扩散快慢是否(
)
A.与墨水滴的大小有关
B.与滴墨水的位置有关
C.与烧杯的容积有关
D.与水的温度有关
17.
在常规防疫中,同学们每天晚上要对教室喷洒84消毒液。同学们能闻到消毒液的味道,是
现象;天气渐渐冷了,同学们觉得味道不再明显,这是因为温度越低,分子的_
越缓慢。
18.清晨,草叶上的很多小水珠汇聚在一起会变成一个大水珠,这说明水分子间存在
力;水虽然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一定体积的水却不易被压缩,这说明水分子间存在
力。
19.徽州的“臭豆腐”远近闻名。“臭豆腐”经烧烤后,这种独特的味道越来越浓郁,这是因为加快了
的无规则运动,这属于
现象。
20.如图所示是研究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红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的空气,已知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为了增强实验的可信度,下面瓶子里应装入
气体。实验发现,一段时间后,两个瓶子都变红了,这是
现象,它说明了
。
21.如图所示,向冷水和热水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看到热水中红墨水扩散得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
_,用扩散现象说明看不见的分子在运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
__。
22.如图所示,将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称量并读数,然后将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稍向上用力拉弹簧测力计,则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现象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__
__(选填“引力”或“斥力”)。
23.“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__
__;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__
__;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合__
_?nm?。
24.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的距离__
__,作用力__
__;在固体内部的分子只能在各自的位置附近做运动。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__
__,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__
__。
25.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这是__
__现象。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__
__图放置最不合理。
26.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时,应先在玻璃管中倒入__
__(选填“水”或“酒精”),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__细__的玻璃管。实验时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总__
__(选填“>”“<”或“=”)V1+V2,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__
__。
27.腌海南粉是海南的特色名吃。在米粉中加入调味汁拌匀,调味汁充分进入米粉中,俗称“入味”,米粉腌得越入味越好吃。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__
__的结果;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__
__。
28.将苹果放在纸箱里,在纸箱外就能闻到苹果的香味,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__
_。苹果很难被掰开,这说明分子间有__
__(选填“引力”或“斥力”)。
29.表面光滑的两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__
__。如图所示,排尽轻质吸盘内空气使之与水平固定的玻璃板完全贴合,贴合面积为0.9
cm
2,将质量均为423
g?的两铅块压紧后用细线悬挂在吸盘下方,此时吸盘恰好不脱落且两铅块也未分离,则细线中的拉力为__
__?N?,此时大气压强为
Pa?。(g取10
N/kg?,不考虑吸盘与玻璃板间的分子相互作用)
参考答案与解析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C)
A.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都变红
B.香水擦在皮肤上,能闻到香味
C.扫地时能看到尘土飞扬
D.用食盐腌制鸡蛋成咸鸡蛋
【解析】
?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都变红说明红墨水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香水擦在皮肤上,能闻到香味是香水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结果,故B不符合题意;扫地时能看到尘土飞扬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符合题意;用食盐腌制鸡蛋成咸鸡蛋,是盐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
2.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温度越低,分子的热运动越缓慢,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分子的热运动会停止
C.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
D.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解析】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A说法正确;构成物质的粒子时刻处于不断地运动状态之中,故B说法错误;通常固体分子间距离最小,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大,气体分子间距离最大,故C说法正确;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故D说法正确。?
3.如图所示,在盛夏时节,百花绽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该现象主要能够说明(A)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分子间有引力
D.分子间有斥力
4.扩散现象可以说明(C)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定向运动
5.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C)
A.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
B.空气流动形成风
C.盐放入水中水变咸
D.树叶落下
6.将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中,用相同的滴管距水面等距处同时向两个水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后观察到图中所示的现象。该实验说明影响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是(B)
A.水的质量
B.水的温度
C.水的密度
D.水的体积
7.
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有引力的证据是(D)
A.固体很难被压缩
B.吸盘挂衣钩挤出里面的空气,能够“粘”在平整的墙上
C.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
D.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
8.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D)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有间隙
9.图中三幅图形象地描述了固体分子、液体分子和气体分子的排列情况,甲、乙、丙三种情况分别对应的是(B)
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液态
C.液态、固态、气态
D.固态、气态、液态
10.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A)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雾霾
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不断地运动
?C?
把蔗糖投进水里,不一会儿蔗糖就消失了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体积小于200?
mL?
分子之间有间隙
11.关于下列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C)
A.固态或液态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组成它们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液态乳胶变干后才能将木质家具粘牢,说明固体分子间作用力比液体分子间作用力强
D.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12.用细线绑住干净的玻璃板,将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1;又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没有离开水面,如图所示,测力计示数为F2;再将玻璃板慢慢浸没在水中,玻璃板没有接触杯底,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3。则(A)
A.F2>F1>F3
B.F1>F2>F3
C.F2>F1=F3
D.F1=F2=F3
1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能远远感知是梅不是雪,是因为闻到梅花香味,“暗香来”说明(D)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是运动的
14.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D)
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15.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
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
16.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等量、等温的水,用一支滴管分别在水面、水中、水底滴一滴红墨水,记录整杯水变红所用的时间。这项活动要探究的问题是红墨水扩散快慢是否(B)
A.与墨水滴的大小有关
B.与滴墨水的位置有关
C.与烧杯的容积有关
D.与水的温度有关
17.
在常规防疫中,同学们每天晚上要对教室喷洒84消毒液。同学们能闻到消毒液的味道,是__扩散__现象;天气渐渐冷了,同学们觉得味道不再明显,这是因为温度越低,分子的__无规则运动__越缓慢。
18.清晨,草叶上的很多小水珠汇聚在一起会变成一个大水珠,这说明水分子间存在__引__力;水虽然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一定体积的水却不易被压缩,这说明水分子间存在__斥__力。
19.徽州的“臭豆腐”远近闻名。“臭豆腐”经烧烤后,这种独特的味道越来越浓郁,这是因为加快了__分子__的无规则运动,这属于__扩散__现象。
20.如图所示是研究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红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的空气,已知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为了增强实验的可信度,下面瓶子里应装入__二氧化氮__气体。实验发现,一段时间后,两个瓶子都变红了,这是__扩散__现象,它说明了__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__。
21.如图所示,向冷水和热水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看到热水中红墨水扩散得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快__,用扩散现象说明看不见的分子在运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转换法__。
22.如图所示,将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称量并读数,然后将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稍向上用力拉弹簧测力计,则示数将__变大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现象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__引力__(选填“引力”或“斥力”)。
23.“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__做无规则运动__;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__引力__;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合__0.1__?nm?。
24.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的距离__小__,作用力__很大__;在固体内部的分子只能在各自的位置附近做运动。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__大__,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__较小__。
25.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这是__扩散__现象。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你认为__乙__图放置最不合理。
26.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时,应先在玻璃管中倒入__水__(选填“水”或“酒精”),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__细__的玻璃管。实验时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总__<__(选填“>”“<”或“=”)V1+V2,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__间隙__。
27.腌海南粉是海南的特色名吃。在米粉中加入调味汁拌匀,调味汁充分进入米粉中,俗称“入味”,米粉腌得越入味越好吃。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__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__的结果;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__分子热运动越剧烈__。
28.将苹果放在纸箱里,在纸箱外就能闻到苹果的香味,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__做无规则运动__。苹果很难被掰开,这说明分子间有__引力__(选填“引力”或“斥力”)。
29.表面光滑的两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__引力__。如图所示,排尽轻质吸盘内空气使之与水平固定的玻璃板完全贴合,贴合面积为0.9?
cm?2,将质量均为423?
g?的两铅块压紧后用细线悬挂在吸盘下方,此时吸盘恰好不脱落且两铅块也未分离,则细线中的拉力为__8.46__?N?,此时大气压强为__9.4×104__?Pa?。(g取10?
N/kg?,不考虑吸盘与玻璃板间的分子相互作用)
【解析】
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块铅块就结合在一起,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细线受到的拉力:F=G=mg=2×0.423
k×10
N/kg=8.4
N?;
铅块对吸盘的拉力和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由此得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为8.46?
N?;大气压强:p===9.4×104?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