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除法
(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
教学目标:
1、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笔算过程。
2、初步掌握用“四舍”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用“四舍”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知识铺垫(课件出示)
1、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画面。
2、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从而列出算式84÷21.
3、探究用“四舍”法试商。
(1)学生独立思考。
(2)组织交流,探讨如何进行试商。(把除数估成什么?)
(3)小组合作探究经历试商过程。(试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4)汇报。
师生小结:除数21接近20,把它看作20(估),4个20是80,接近84又小于84,所以商4(试),把4与21相乘(乘),正好等于84,说明商4合适
。
(5)指名板演竖式的书写,师规范书写过程。
(6)、完成“做一做”1题。
2、学习例3(2)。
(1)、引出:一个台灯62元,430元可以买几个?还剩多少元?怎样列式?怎样想的?
(2)、合作学习:62最接近60,把62看作60来试商,这样把430÷62转化成430÷6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
(3)、试商“7”小结:用“四舍”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容易商大,大了要把商调小“1”。
(4)改商“6”,注意强调:每次除完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利用方法,巩固新知。
1、完成例3下面“做一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指名板演,完成后讲述计算的全过程。
2、概括提升:(课件出示)
“观察一下例题和“做一做”中的题目,除数个位上的数分别是几?这几道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概括。
2、小结方法:
除数的个位数是1、2、3、4的两位数时,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四舍”法
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估),把它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试).试得的商,要和除数相乘(乘),如果乘积比被除数大,说明商大了;要把商调小“1”再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合适的(调).
四、方法应用(课件出示)
五、全课总结。
1、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2、儿歌归纳“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四第3、4、7题。
七、板书设计:
笔算除法
(用“四舍”法试商)
84÷21=4(个)
430÷62=6(个)……58(元)
(竖式略)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教学重点是掌握试商和调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调商的方法。
二、本节课是在《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我设计了两组复习题,口算和笔算,为学习新知巧埋伏笔。在探索新知时,我主要以学生为主,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除数不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试商和调商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合作者。
我觉得以下三方面自己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一、比较合理的处理教材。教材给我们呈现的情境图是文具专柜的一角,把情境图用三个问题串连起来,第一个问题要解决的是试商。学生据题意列式为84÷21,并让学生比较与复习题的除数的不同,接着讨论把21
看做几试商?并请学生发表意见。之后,再让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完成竖式计算,初步体验试商的方法。最后出示两题练习巩固试商方法。第二个问题要解决的是调商。学生据题意列式,接着让学生自主尝试,然后让学生解说计算的过程,老师板演,通过汇报交流,认识到为什么要调商,怎样调商,突出对算理的理解。最后出示问题三,目的是强化调商方法。三个问题揉和在一起,但又“各司其职”,比较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在练习的处理上,而是把课后的练习进行整合,有层次,有侧重点的进行练习设计,从而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第一题,(
)里最大能填几?训练、提高学生的试商速度;第2题,根据试商情况,很快说出准确的商,训练学生的调商方法;第三题,商是几?比一比谁试商的速度快?综合强化学生试商和调商的方法;第4
题,解决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去探索除数不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试商和调商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完全暴露了出来,思维的积极性相当的高,达到了原先设计的效果。
三、在课件制作和教学中也有不足的地方。
课件制作上,有两处遗憾,第一,口算得数打错,第二,练习题的第3题的第(1)小题,动画设计出错。
教学中,首先,开始时由于有些紧张,受学生的学习会在原有的试商方法上产生认知冲突的影响,所以在订正84÷21的竖式时,余数没有及时的订正,得数没有搬到横式后面。其次,在试商和调商的过程中,没有让学生充分讨论和说算理。我意识到,对于计算教学,如果学生的口算能力不强,就会直接影响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所以今后应该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另外,在请部分同学板演时,应该让其他同学注意计算过程,发现他们的不足,以便反思自己。在共同检查时,不要我自己一个人说,应该点名请别的同学来指出不足,让同学们共同梳理,找到易错处。这时,老师在说这些重点之处时,应该放慢语速,引导同学们一起说,让他们通过说,巩固重点,减少出错率。第三,数学课堂语言不够精准,简洁。感觉有点啰嗦。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完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期望得到上级领导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