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加减法以及1减几分之几的减法算理。
2、能根据日常生活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经历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1减几分之几的减法算理,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课前小热身(课件出示)
3/4里面有(
)个1/4
5/9里面有(
)个1/9
1里面有(
)个1/7
1里面有(
)个1/6
1
=
(
)
/
5=
7
/
(
)
=
(
)
/
8
=
2
/
(
)
(2)
引入情境
师:一个炎热的中午,爸爸买回一个大西瓜,妈妈把西瓜平均切成8块,哥哥吃了两块,弟弟吃了一块。(出示课件:吃西瓜的情境)
(3)
提出问题
师:从这一情境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发现的数学信息)
生:哥哥吃了两块,就是吃了这个西瓜的2/8;弟弟吃了一块,就是吃了这个西瓜的1/8。(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预设:(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
生:
①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②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
③弟弟比哥哥少吃了几分之几?
④还剩下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
出示合作目标,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
教师出示小组合作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1)
小组内合作选择1~2个问题,借助手中的学具进行讨论、列式计算。
(2)
通过计算讨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1减几分之几的减法算理。
(2)
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
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合作目标(1)
(1)
交流汇报——分数加法
1、
汇报交流
预设:
组1:选择了第一个问题进行解答并交流小组成员的想法。
2/8
+
1/8
=
3/8
组2:认为2/8
+
1/8
=
3/16(若出现这种答案,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让各小组继续想办法验证这两种答案)
师:提示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图片,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或利用前面学过的分数的意义来帮助理解。
2、
操作验证
方法一:把○平均分成8份,涂出它的2/8和1/8,直观得出
2/8
+
1/8
=
3/8
师:引导学生在交流的同时,运用学具加以展示,能更清楚的理解算理。(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方法二:2/8表示2个1/8,2个1/8加1个1/8等于3个1/8,也就是
3/8(利用分数的意义来计算)
3、引导辨析:2/8
+
1/8
=
?其结果为什么不是3/16
?要抓住关键:“西瓜的总份数有没有改变”来讨论。
4、
总结算法
生:我们小组发现——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
交流汇报——分数减法
1、汇报交流
组3: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或弟弟比哥哥少吃了几
分之几?
2/8
-
1/8
=
1/8
2、交流算理
生1:
2个1/8
比1个1/8
多1个1/8
,也就是1/8。
生2:借助涂色圆片展示,从涂色圆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
2/8
-
1/8
=
1/8
3、
总结算法
生3:我们小组发现——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4、交流问题:“还剩下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预设:(组4交流)
生1:求“还剩下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我们组用1-3/8
来计算,把这个西瓜看作单位“1”就是8个1/8,即
8/8,吃了3份,还剩5份,也就是5/8,所以1-3/8
=
8/8-3/8=
5/8
生2:还可以用1-2/8-1/8
来计算,把1看成8/8,也就是
1
-2/8
-
1/8=
8/8-2/8-1/8=
5/8
5、总结算法
生:我们小组发现——1减几分之几,先把1换成与几分之几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交流展示合作目标(2)
1、
学生代表小组意见纷纷举手发言,汇报交流目标(2)的小组合作成果。
2、
师生共同总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1减几分之几,先把1换成与几分之几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进行计算。
4、
巩固练习
1、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2、
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3、
拓展练习:一块巧克力,小东吃了2/5,小红吃了1/5,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剩下几分之几?
板书设计:
分数的简单计算
2/8
+
1/8
=
3/8
2/8-1/8
=
1/8
1-3/8
=
8/8-3/8=
5/8
1-2/8-1/8=
8/8-2/8-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