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案:1.2.1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案:1.2.1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04 21:4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
教学设计
科目
化学
课题
第1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2、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定义,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与盐的定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电解质的概念;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1.电解质的概念;2.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师】按照物质的分类,我们可以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按照化合物种类的划分,我们又可以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在化学反应中我们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没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做非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离子反应。【师】【演示实验】:用自制的导电性检测装置验证生活中的水溶液能够导电。【问题引导】生活中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呢?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这个问题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实验探究】安排学生分组实验,用导电性检测仪探究1mol/L的:盐酸、醋酸、氢氧化钠溶液、氨水溶液、氯化钠溶液、氯化钠固体、蔗糖、酒精溶液的导电性。动画演示:NaCl
的溶解和电离。视频演示:熔融NaCl导电。【演示实验】:展示自制的熔融物导电性检测装置,演示NaCl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问题】综上所述,物质能够导电,取决于什么?〖板书〗1、电离: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表示方法
电离方程式【回顾】用PPT投影回顾刚才做过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提问:“刚才实验中的溶质从组成上讲,属于哪一类?”【问题】蔗糖和酒精这类化合物叫电解质吗?它们又可以称为什么呢?常见的非电解质有:除水以外的非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合物等。【思考交流】安排学生讨论下列问题:1.NaCl溶液能够导电,那“NaCl溶液是电解质”这种说法正确吗?2.电解质一定能够导电吗?3.能够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吗?4.铜片、石墨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5.SO3的水溶液能导电,SO3是电解质吗?6.BaSO4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正确与否?【点评小结】对于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是纯净物,混合物(如NaCl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单质(如Fe)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电解质必须是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自己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如:CO2,
SO2
,
SO3
,NH3等虽然水溶液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3、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NaCl固体不导电)。4、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例BaSO4的水溶液不能导电,但它是电解质。
练习:下列哪些是电解质?①NaCl②HCl③NaOH④CuSO4溶液⑤酒精⑥Cu【强调】电离的定义中“某些化合物”其实就是电解质,所以电离的定义还可以改成: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问题】电解质的电离需要通电吗?【师】明确了什么是电解质,我们回头想想,刚才氯化钠的溶解,其根本的原因是氯化钠在水中发生电离,由于水分子作用减弱了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使NaCl
发生电离并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与水合氯离子,为了方便,仍用离子符号表示水合离子。板书:NaCl
==
Na+
+
Cl―
[实践与探究]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的电离HClHNO3H2SO4NaOHBa(OH)2NaClKNO3MgCl2【问题】从书写结果上看,请同学们从电离的角度归纳出酸碱盐的定义。【总结】其实,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际上是它们电离产生的离子之间的反应。
学生根据常识回答,水是导电的。学生思考:水中存在着什么样的粒子从而能够导电?学生分组实验,用导电性检测仪探究1mol/L盐酸、醋酸、氢氧化钠溶液、氨水溶液、氯化钠溶液、氯化钠固体、蔗糖、酒精溶液的导电性。填写结果在学案上。学生观看、思考、总结:盐酸、NaOH和NaCl等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NaCl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是因为在熔融状态下也离解出了自由移动的Na+和Cl-。学生思考后回答:是否存在着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学生理解概念,填写学案。学生思考后回答:都属于化合物。学生归纳总结: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和均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学生理解概念,填写学案。各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练习。(教师分析指导)学生重新理解电离的定义,
填写学案。学生回忆思考,回答:“不需要”。学生理解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填写学案。学生练习书写电离方式,各小组派代表到展台上展示书写情况。学生思考交流,归纳总结: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OH-)的化合物叫做碱
。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金属离子或NH4+,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用自制教具引起学生的兴趣,营造探究学习情境。通过观察思考,有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明确问题研究的方向。通过自主实验,感受哪些溶液导电,哪些不导电。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透过实验现象看本质的分析、归纳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分析、归纳、总结和口头表达能力,加深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的的概念。帮助学生辨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电解质非电解质及导电的映像。通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导电原因,重新定义电离的概念。知道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通过书写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熟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从书写中归纳出酸碱盐的定义。
作业布置
把同步学案做完,并熟记书中勾画的知识点
板书设计
第2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
电解质、非电解质。
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纯净物
电解质
酸、碱、盐、水、金属氧化物
物质
非电解质
化合物
大多数的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
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
电离方程式书写。
3.
酸碱盐的定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