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乘法口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虽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但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总结的意识,同时学生已经学习过2至8的乘法口诀,已具备了推导口诀的能力。但9的乘法口诀句数较多,数目较大,容易混淆,学生记忆时相对比较困难。因此本课设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情景,在训练时,变换方式,以游戏和比赛等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并记忆9的乘法口诀,能应用口诀进行乘法算式的计算;(2)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掌握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性。
2、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2)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3)将多种记忆口诀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运用口诀进行有关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推导和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把口诀说完整。
五八(
)
四六(
)
二八(
)
六八(
)
六七(
)
三八(
)
一七(
)
五七(
)
五六(
)
2.口算。
7×5=
6×8=
8×8=
4×6=
8×4=
8×6=
5×8=
7×7=
二、情景引入
师:我们中国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叫做端午节,在过端午节的时候,你们会做什么?
(出示例题4图片)一条龙舟上有九人,九条龙舟上一共有多少人?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9的乘法口诀,学了之后,解决这个问题就非常简单了。我们先来看看袋鼠跳格。
1、瞧,小袋鼠在数轴上是怎样跳的?(出示课本第80页的袋鼠跳格图)问:它第一步落到了9,第二步落到了18,你们能发现袋鼠跳格的规律吗?按照这样的规律袋鼠第三步应跳到几呢?你是怎样想的?你们能帮助袋鼠跳完格吗?打开书84页,填在书上。(学生自己算)师:我请一名学生汇报:9,袋鼠跳了几格?是几个9?(1个9)18,袋鼠跳了几格?是几个9?
27,袋鼠跳了几格?是几个9……
师:学生汇报这些数,师生一起观察:1个9是9,2个9相加是18,27是3个9相加的和,36是4个9相加的和……学生齐回答。
2、编制口诀:
谈话:这些得数就是9的乘法口诀的得数,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些得数来编9的乘法口诀。
(1)师:根据1个9是9,编一句口诀:一九得九(板书)2个9相加是18,谁来编?(板书:二九十八)
师:同学们会编吗?打开书第80页,将编制的口诀填到书上。(学生填书)
(2)学生汇报,教师同步板书。
(3)全班读口诀,读两遍。
3、记忆口诀:(1)几个9就是比几十少几。例如1个9就是比一十少1……
(2)谈话:其实9的乘法口诀就藏在我们身上,你想知道藏在哪吗?就藏在我们灵巧的十个手指上。教师边演示边指导:
①双手手心朝上,平放在桌子上;
②从左起依次弯曲每个手指,弯曲第几个手指就代表几个9;
③弯曲左起第一个手指,代表1个9,弯曲手指的右边,数一数有几个手指?(9个)这就是得数;口诀:一九得九。
④弯曲左起第二个手指,代表2个9,弯曲手指的左边代表十位;右边代表个位,得数是多少?(18)口诀:二九十八。
尝试练习: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自己试一试其他的口诀。
三、巩固练习
1、课本80页做一做
2×9=
6×9=
7×9=
9×9=
9×8=
9×3=
9×5=
9×4=
2、说一说:你能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吗?
一九得九
三九二十七
六九五十四
九九八十一
3、口算(并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
9×5=
6×9=
9×4=
9×3=
9×2=
9×1=
9×9=
7×9=
9×8=
4、帮帮小鱼们,并说说乘法口诀
5×9?
9×8?
9×7?
3×9
5、判断对错?
5×9=
(
54
)
6×9=
(
54
)
4×9=
(
36
)
7×9=
(
36
)
3×9=
(
72
)
8×9=
(
79
)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第81页练习二十
第1题至第4题
2、背出9的乘法口诀
板书设计
9的乘法口诀
1×9=9
一九得九
9×1=9
2×9=18 二九十八
9×2=18
3×9=27 三九二十七
9×3=27
4×9=36 四九三十六
9×4=36
5×9=45 五九四十五
9×5=45
6×9=54 六九五十四
9×6=54
7×9=63 七九六十三
9×7=63
8×9=72 八九七十二
9×8=72
9×9=81 九九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