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自主欣赏
①朗诵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如何?
②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是读得快还是读得慢,是读得激昂还是读得低沉?
③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
④这两句诗歌主要的意象是什么?
⑤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⑥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呢?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自主欣赏
⑦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但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⑧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⑨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
⑩这种由来已久的感情在前两句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蜀 相
①朗诵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如何?
感伤
叹惋
②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是读得快还是读得慢,是读得激昂还是读得低沉?
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蜀 相
③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
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 相
④这两句诗歌主要的意象是什么?
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和“英雄”的人物形象。
蜀 相
⑤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蜀 相
⑥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呢?
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⑦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但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蜀 相
⑧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蜀 相
⑨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
有,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
蜀 相
⑩这种由来已久的感情在前两句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丞相”: 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寻”:特意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蜀 相
⑩这种由来已久的感情在前两句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柏森森”: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另解:松柏在古代诗歌意象中常常作为某些坚贞品质的象征及生命长青的象征)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蜀 相
作 业
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来赏析本单元另一首歌颂诸葛亮的诗歌:
陆游《书愤》
(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