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6-20 22:3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历史必修Ⅰ·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历史组 梁志刚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列强加紧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
——旧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腐朽落后的中国成为他们的理想目标。
——人民版教材《必修一》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1:追根溯源----析背景
材料三 :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狭小的国内市场和贫乏的资源既不能容纳急剧增加的产品,也不能保证足够的原料供应……在各种原因的交织下,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材料四: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对外侵略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夺取中国的东北和台湾、占领全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岳麓版《必修一》
思考: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1)国际: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 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清政府:腐朽落后
(3)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军国主义传统,制定对外扩张政策。
(4)导火线: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
观看视频,列举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2:重温过程
(1)据材料概括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全民族团结一致是民族独立的必要条件。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材料一 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收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入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材料二 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 “总理度支,平时请款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休,今日尚有李鸿章乎?”
(2)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3:剖析败因
《马关条约》
危害
割台湾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刺激了列强的瓜分野心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
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举借外债,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
反映了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阻碍了民资的发展
4:解读《马关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5:影响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三国干涉还辽。
(3)中国人民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农民阶级领导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领导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2):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去年是义和团运动110周年。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在致辞中说,110年前发生义和团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八国联军侵华,是历史进入20世纪第一年国际上的第一重大事件。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本身具有农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品格。“义和团本身并不知道何谓帝国主义,何谓封建主义,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义和团的斗争方向,它符合了反帝反封建这个大方向。”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书面致辞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义和团运动的发生,正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国农民走向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农民面对现代性的一种复杂反映”。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八国联军的罪行
炸毁正阳门城楼
抢劫户部白银
屠杀百姓
1.背景
2.过程
3.结果
八国联军侵华
日本侵华刺激列强侵华的野心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
2.过程
3.结果
解读《辛丑条约》
“教训”中国人的赔款
《辛丑条约》规定赔款4.5亿两白银,是外国人故意提出来的,是按中国人口来计算,一人一两,目的是为了让中国人从此记住,不要再反抗外国。
设使馆区,允许外国驻兵保护;
准许各国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
惩办反帝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参加反帝组织;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思考:哪一条款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合作探究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西方列强侵华呈现怎样的趋势?
提示:1:侵略国家:由一国到多国
2:侵略范围:由沿海到内地
3:侵略方式:有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由经济侵略为主变为加强政治,军事控制,以华治华。
课堂小结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战争
1:背景
2:过程
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
4:影响
二:义和团运动
1:口号:扶清灭洋
2:性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三: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2:过程
3:结果:签订《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