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复习课件
学习目标
知道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知道罗马城邦以及罗马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统一意大利半岛,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古希腊和罗马在文化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希腊城邦
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希腊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
古希腊地理环境特点?
环海
多山
多岛屿
平原
面积小,
耕地十分有限
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最大的城邦斯巴达
爱
琴
海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3000年末
|
前1200年
前11世纪
|
前9世纪
爱琴文明
荷马时代
(黑暗时代)
希腊文明发展阶段
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早期的希腊文明也称为爱琴文明
荷马
指的是从多利亚人入侵及迈锡尼文明灭亡直到希腊城邦崛起时期。
前8世纪
|
前6世纪
城邦时代
城邦居民概况
阅读课文,希腊城邦居民分为几类?各类别又具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公民
1.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与统治;
2.占有土地;
3.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以公民为主;
义务
参军打仗
非公民
1.外邦人:
2.奴隶:
权利
统治与
被统治
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自由人,无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伯里克利
1)扩大公民权利,公职人员由全体公民抽签产生;
2)
主席团轮流主持日常事务;
3)召开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4)建立津贴制度。
二、雅典民主政治
1、时间:
2、人物:
3、表现(内容):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希腊文明发展阶段—古典时代(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
古希腊民主政治之父
克里斯提尼
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伯里克利
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黄金时代”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人民主权”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普遍参与国家政治,共同决定内政、外交、和平与战争等
______________。
“轮番而治”
主要体现在抽签选举,轮流执政。
“法律至上”
“公民内部的平等”公民享有各种优惠权利,如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与津贴,另外,城邦还向公民发放‘戏剧津贴”,鼓励他们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
重大问题
重点突破:雅典的民主政治
特征:
2、轮番而治。
3、法律至上。
1、人民主权。
利:
1、有利于调动公民积极性、创造性,
进而推动经济和文化发展。
2、开西方民主制度之先河,影响广泛而深远。
弊:
1、它是少数人的民主。
2、易沦为暴民政治。
讨论: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积极性:
局限性:
1.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对后世西方民主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实质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2.采用的公民直接参政、轮流坐庄的形式导致的结果也并非总是公正的。
三.亚历山大东征
亚历山大东征是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1)时间:
灭亡波斯
(2)过程:
进攻波斯,
伊苏斯之战
攻占地中海东岸
进入埃及
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
希腊
印度河流域
中亚
埃及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古巴比伦
结果
古希腊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两河流域文明
古印度文明
希腊文明发展阶段—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东征)
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①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②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③亚历山大建造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城邦
兴起
罗马
共和国
罗马
帝国
帝国
分裂
西罗马
帝国灭亡
前1000
前509年
前27年
4世纪末
476年
罗马的发展历程
1、罗马城邦
意大利半岛:山地众多,利于畜牧业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时间:
地点:
公元前1000年
台伯河畔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据传说,罗马城邦的最后一个国王小塔克文统治残暴,引起人民的不满,终于忍无可忍,揭竿而起,一举推翻了君主制。以后,为了防止再次出现戕害人民的国王,罗马人决定不再设立君主,而采用贵族共和制。
公元前509年,
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2、罗马共和国
3、法制建设
罗马共和国(BC509-BC27)
古罗马开始使用习惯法,司法权操纵于贵族,贵族法官随意解释法律,引起平民的强烈不满和斗争。平民们为了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地位,主动组织起来,向政府施加压力,
要求政府编纂成文法。
元老院被迫于公元前450年制定法律十二表公布于罗马广场,由于这些表法当时都是由青铜铸成的,所以又称《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时
间:公元前450年左右;
内
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
作
用: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十二铜表法》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奴隶制国家的本质特点;
《十二铜表法》就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4、罗马的扩张
公元前5—3世纪:征服意大利地区;
公元前3—2世纪:地中海周边地区;
公元前2世纪:地中海地区独一无二的霸主
1、罗马的扩张的目的:
掠夺土地、财富、人口。
2、罗马的扩张过程:
随着罗马版图的日益扩大,要统治如此广大的区域,原来的共和政体能够维持吗?
必须依靠一个
强有力的政权
——帝制
把共和国变成帝国:
军团领导人的野心
③公元前2世纪,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
斯巴达克起义——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奴隶起义
公元前73年~前71年,罗马共和国爆发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动摇了罗马奴隶主统治的基础,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崩溃。
根本原因:制度危机,社会动荡不安
直接原因:奴隶的悲惨处境
公元前73年,角斗奴隶不堪忍受,爆发了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规模起义。
影响: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斯巴达克起义
共和制
帝制
总结: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公元前3世纪初:征服意大利,战胜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
公元前2世纪: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地中海霸主;
奴隶起义: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
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三、罗马帝国(公元前27-公元476年)
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了元老院,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至此,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
1、罗马共和国的消亡
凯撒遇刺(公元前44年)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共和国的“元首”,独揽大权,实际上成为皇帝。从此,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帝国的车轮不容阻挡!
罗马大帝——屋大维
(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
公元前44年,凯撒被政敌刺死后,罗马形成了屋大维、安东尼(执政官)、雷必达(骑兵长官)的“后三头同盟”
2世纪,罗马进入“黄金时期”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黄金时期
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罗马人的小澡盆”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内因:
外因:
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政治、经济大危机。
公元375年,日耳曼人开始入侵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结束,进入封建社会。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罗马帝国危机实质:
奴隶制危机
公元前49年:
凯撒控制元老院,成为终身独裁官;
公元前31年:
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权;
公元前27年:
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公元2世纪:
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总结
:罗马帝国的兴亡
罗马帝国的衰亡
(1)3世纪危机
(2)外族入侵:375年,日耳曼人开始大举入侵罗马帝国。
(3)罗马帝国分裂: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东罗马帝国延续到1453年)
标志: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
前8世纪中期
前509年
前27年
2世纪
395年
476年
罗马共和国建立
罗马帝国建立
地跨欧亚非
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灭亡
罗马城建立
古罗马兴衰史
前2世纪
地中海的霸主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一、文学和雕塑
1.总体成就: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体现在神话、文学、艺术、哲学、科学、史学、法学、体育等各个方面。
2.文学
(1)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2)《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被称为“希腊的圣经”,是欧洲文学的老祖宗,具有很高的文学、史学和艺术价值。
文学
1
《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民族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善良品质,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
《伊利亚特》史诗描写了特洛伊战争的场景。?
《奥德赛》的故事发生在紧接着特洛伊战争之后的10年中。特洛伊战争中为希腊联军献木马记的奥德修斯因冒犯海神波塞冬而在海上遇难,滞留异乡,他以无比的英雄气概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回家和妻儿团聚。?
《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民族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善良品质,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
(1)特点: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
(2)代表作
①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②《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奥林匹亚神庙遗址
雕塑
2
《掷铁饼者》大理石雕复制品,高约152厘米,原作为青铜,希腊雕刻家米隆(Myron)作于约公元前450年。
雕塑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赞美了人体的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
断臂的维纳斯
胜利女神像
地区
概况
代表
影响
希腊
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
雅典帕特农神庙
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马
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罗马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和万神庙
二、艺术建筑
罗马竞技场
方尖碑
高架引水渠
罗马万神殿
凯旋门
古罗马建筑的代表
罗马万神殿
有一句古谚说:如果一个人到了罗马而不去看看万神殿,那么,他来的时候是头蠢驴,去的时候还是头蠢驴。
罗马万神殿
万神殿(Pantheon
)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建筑,又称潘提翁神庙。公元前27年兴建、公元120年重建,万神殿意指必须供奉罗马全部的神。
建筑艺术
雅典卫城
建筑艺术
希腊
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
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
柱身有粗有细,帕特农神庙
是典型代表。
帕特农神庙遗址
比较下列图片,你能判断出这些建筑分别是古代哪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吗,请简述理由。
希腊: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
罗马:吸收了希腊建筑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
希腊的帕特农神庙
罗马万神庙穹顶
罗马的大竞技场
1、公历的诞生
2、影响
儒略·恺撒
在埃及太阳历的基础上编制
公历又称儒略历
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16世纪格里高利改革后,至今被沿用。
四、公历的缘起
文学和雕塑
建筑艺术
哲学和法学
公历的缘起
希
腊
罗
马
古
典
文
化
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
宙斯像、《掷铁饼者》
希腊:雅典帕特农神庙
罗马: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方尖碑、万神庙
希腊哲学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
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等学科
儒略历(4世纪成为基督教历法)
罗马法学
欧洲法学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