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17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17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04 17:01:16

文档简介

2.6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理解东周王室衰微的原因以及王室衰微的表现;知道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以及诸侯争霸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铁器、牛耕出现的出土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培养学生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侯争霸。
教学难点: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周平王西迁图”、东周的划分
(新授)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业:
①劳动工具改进——铁制农具出现
比较石器、青铜器、铁器的优缺点
②耕作技术的重要革新——牛耕的使用
铁器、牛耕的推广有何社会影响?
手工业:
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商业: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春秋时期的政治现象——王室衰微
1.原因:
春秋时期经济得到发展,社会方面会有何变化?
表现:
仔细观察表格,能否从中得出周王室的困境是什么?
春秋时期的政治现象——诸侯争霸
1.春秋霸主(时间先后)
出示教材第31页《春秋争霸形势图》,了解诸侯争霸的过程及主要霸主。
春秋首霸——齐桓公
分析材料和《春秋争霸形势图》,总结齐桓公争霸的条件
结合书本概括齐桓公借助的口号、称霸标志
什么是尊王攘夷?
退避三舍——晋文公称霸
结合书本概括晋文公称霸的史实
“不服周”——楚庄王
阅读材料了解楚庄王称霸的史实
其他霸主有关的成语
2.影响
结合材料,概括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课堂小结)(共17张PPT)
周平王西迁图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
镐京
洛邑
前770年
前476年
前475年
前221年
春秋
战国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东周
春秋——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
战国——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
2.6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石器
青铜铲
铁制农具
1.农业:①劳动工具改进——铁制农具出现
笨重,使用不方便
青铜虽硬,但比较脆,易断,很少用于农业生产
北京人使
用的石器
商周时期的青铜铲
锋利、韧性好、耐用、造价低廉
春秋铁制农具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②耕作技术的重要革新——牛耕的使用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革新发展
“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牛),为畎(quǎn)亩(田间,田地)之勤。”
——《国语·晋语》
耕作技术(方法):刀耕火种——耒耜耕作——精耕细作
铁器、牛耕的推广有何社会影响?
①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
②促进了土地私有化;
③引发了改革变法的社会风潮。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手工业——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规模扩大
专业化程度高
冶铁业
漆器制作
青铜业
江西靖安墓葬织锦
纺织业
特点:
3.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布钱
金属货币
交换市场
春秋时期经济得到发展,社会方面会有何变化?
铁制农具、牛耕的出现
私田出现
矛盾
分封制瓦解
各地的经济得到发展,实力得到增强。
各诸侯国
诸侯国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二.春秋时期的政治现象——王室衰微;
1.原因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二.春秋时期的政治现象——王室衰微;
西周
东周
仔细观察表格,能否从中得出周王室的困境是什么?
1、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
2、天子无力控制诸侯,诸侯不再听从王命。
3、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丧失
经济贫弱
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益丧失
王畿的面积大为缩小
2.表现:
三.春秋时期的政治现象——诸侯争霸;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春秋霸主(时间先后)
齐桓(huán)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吴王阖(hé)闾(lǘ)
越王勾践
春秋首霸——齐桓公
三.春秋时期的政治现象——诸侯争霸;
管仲相(辅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地理条件:
管仲改革:
(1)齐桓公争霸的条件
靠海,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①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②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2)口号:
“尊王攘夷”
(3)称霸标志:
公元前7世纪,召集诸侯会盟
三.春秋时期的政治现象——诸侯争霸;
“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
“攘夷”:当时我国北方的狄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战之机内侵,对各国造成严重威胁。领头伐夷,就能得到各国的拥戴。
什么是尊王攘夷?
城濮之战
公元前632年,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三.春秋时期的政治现象——诸侯争霸;
退避三舍——晋文公称霸
公元前614年,楚庄王继位,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楚君。经过楚庄王对内政和兵政的改革,楚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当时富强之国,遂问鼎中原,发动兼并战争,降服了陈、蔡、郑、宋、鲁等国,通过邲之战打败了称霸几十年的晋国,成为春秋时期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又一位著名的霸主。迅速扩张的结果,使楚国统治的疆域达到半个中国。
——《武汉通史》



问鼎中原
一鸣惊人
三.春秋时期的政治现象——诸侯争霸;
“不服周”——楚庄王
卧薪尝胆
宋襄之仁
厉兵秣马
秦晋之好
兔死狗烹
三令五申
三.春秋时期的政治现象——诸侯争霸;
材料一:春秋战国混战期间,人民长期处于分裂和动乱,大量人口失去生命或流离失所。同时战争对生产的破坏也是空前的,大量的田地荒芜。
材料二:春秋战国期间的混战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过程,各诸侯国为了不被吞并,纷纷实行改革来提高自己的国力。著名的有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
材料三:春秋初期的100多个小国逐步归并成战国初期的10多个诸侯国。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使秦国加快了统一步伐,华夏族和其他各族交往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结合以下材料,概括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三.春秋时期的政治现象——诸侯争霸;
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各诸侯国变法图强,推动社会变革
趋势:分裂走向统一,民族交流加强
2.影响
课堂小结
生产力提高:
动荡的春秋时期
政治混乱: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分封制逐步瓦解
给人民带来灾难
促进局部统一
促进民族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