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玲玲的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玲玲的画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5 14:1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玲玲的画》
【教学目标】
借助偏旁、形声字、联系生活认识“画、玲、详、评、催、啪、糟
”等字;通过做动作、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端详、啪的一声、评奖”的意思;借助近义词理解“糟”;通过换偏旁,拓展“详”的形近字;借助辅助线正确、规范书写左窄右宽的一类字“评、纸、报、幅、脏”。2.借助图画理清课文顺序,抓住主要人物的感情变化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表示心情的词语,讲讲故事。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表示玲玲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只要肯东脑筋,坏事也能变好事”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识记生字词,朗读课文。2、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难点:借助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
字理导入,字串识字
看图猜字。根据学生猜测,相机出示“画”字从甲骨文——金文——楷体的变化。“画”的本义表示用笔划定边界线,上面的横画表示“用笔画”。教师范写:横画必不可少。田字写得稍小一些,下部分包住“田”的一半。
2.今天来学习一篇和画画有关的课题,补充课题,齐读课题。3.这是谁的画?出示词卡“玲玲”。怎么记住“玲”?生自主交流。
左边的王字旁表示意思,和玉有关系,右边的令表示读音,像这样的字叫形声字。
二、插图排序,整体感知。
1.老师这里有三幅图,要是把这三幅图当做是课文的插图,应该谁在前、谁在后?大声朗读课文,想一想。
2.请一学生上台,根据故事内容给图画排序,并说明理由,其他学生做补充。图文对照,想想这三幅图可以分别和文中哪三个自然段对应。交流:三幅画分别对应课文的第1、4、8自然段。(课件出示三个自然段。指生读,正音。)
3.从以上三段找出表示心情的词语,发现玲玲的心情是在变化的:得意——伤心——满意。玲玲的心情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变化呢?让我们走进故事,细细去读读这三段话。
三、体会人物心情变化
(一)感受“得意”出示第一自然段,指生读:
1.仔细看“详”字,还能想到哪些右边是羊的字?(洋、祥、样、)(洋:三点水,跟水么有关;祥:示字旁,跟祝福有关。)小结:把相似的字放在一起记,是个好办法。但一定要注意它的部首,想想跟什么有关,这样才能把字区分开。
2.端详是什么意思呢,谁能做个动作?她刚才做的是什么动作?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小结:认真、仔细地看就是端详。
3.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什么心情?读出你的高兴。
4.怎么叫“评奖”?(出示卡片:评奖)你在学习生活中你参加过评奖吗?小结:联系生活中来理解词语,很会学习!
5.一想到自己的画可能要得奖了,玲玲甭提多高兴了。生活中,你哪件事情觉得自己做得特别好,挺得意的?指导朗读,把得意的心情读出来。(在第一幅图下面板书“得意”。)(二)感受“伤心”
1.出示第四自然段,指生读:
2.出示词语“弄脏”,指生读。生活中,你把什么弄脏过?进行句式训练:玲玲把画弄脏了。我把_____弄脏了。____把_________了。
3.课件圈出“啪”,怎么记住它?想听一听“啪的一声”吗?师演示掉笔动作,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个声音有什么特点?预设:听到啪的响声。特别大的声音。相机指导朗读:所以读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不仅要读的声音响,而6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且还要读的稍微快一些。
4.从文字中传来了声音,多么形象、生动啊!“啪”是表示模拟声音的词语,也叫拟声词。小结:大自然中有丰富多彩的声音,我们的表达方式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我们说话的时候也能用上这些表示声音的词就更生动、更有趣了。
5.这“啪的一声”就像铁锤一样,重重地打在玲玲的心坎上。明天要参加评奖的画,现在弄脏了,玲玲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相机指导朗读玲玲的话。
小结:联系上面的故事,理解下面的故事,会学习!同学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玲玲,读出了伤心,这就是用心读书。
(教师板书,在第二幅图下面板书“伤心”。)
体会“满意”
出示第八自然段,指生读:
抓住“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请学生欣赏图画,说说好在哪里。引导学生观察后一幅图画,找找弄脏的地方和小花狗的关系。
句式训练: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______懒洋洋地______________。小结:原来懒洋洋不但可以用在动物身上,也可以用在人身上。我们以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后写话时就可以用上这样的词语。
看看这两段话有什么不同?哪个好?为什么?第一句:玲玲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第二句: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结:你觉得玲玲在思考,也可以说在动——?(板贴:动脑筋)正因为玲玲爱动脑筋,所以才把坏事——?
5.指导读出“满意”的语气。在第三幅图下面板书“满意”一词。
四.学习爸爸的话
1.玲玲由伤心变为再次满意,有一个人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是——。看来这不是一位普通的爸爸,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话。课件出示爸爸的话:
2.正音,认读生字:并、糟、肯。重点交流“糟”的识字方法。“糟”本义表示酒坛里小袋装的酒米,沉底在酒坛的袋装酒渣叫就叫“糟”。你能给“糟”换一个词吗?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___,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小结:通过寻找近义词的方法,我们理解了“糟”的意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3.如果用好事和坏事来形容玲玲的情感变化,那刚开始画完画应该是——,弄脏应该是——,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小狗又是——。
小结:很多事情,开始认为是坏事,但一动脑筋,巧妙解决,往往就变成——。生活中的事情,就是这么奇妙!
指导书写
1.读完奇妙的故事,让我们来写写字吧。出示:评、纸、脏。你发现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呢?借助辅助线,引导学生发现:左窄右宽、上端齐平,主笔突出。再出一组字“报、幅”,引导发现书写规律:左窄右宽、下端齐平,主笔突出。
2.师范写,适时提醒笔画的穿插;生练写,展评。
六、借助图画和词语讲故事
1.这么奇妙的故事,如果讲给爸爸妈妈,该怎么讲呢?生交流。借助黑板上的图画顺序和关键词“得意、伤心、满意”,按顺序讲故事。生讲故事。
2.儿歌巩固生字:玲玲画画去评奖,得意端详乐开怀。啪的一声画弄脏,另画一幅来不及。看报爸爸来帮助,画只小狗懒洋洋,肯动脑筋糟变好。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读了文、识了字,还写了字,收获很大!尤其是我们懂得了一个有趣的道理,那就是只要开动脑筋(板贴“动脑筋”),坏事也能变好事。课后,同学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有没有经历这样的事,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