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新知导入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山顶
②山脊
③山谷
④陡崖
⑤
⑤鞍部
⑥盆地
新知讲解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第二课时)
新知导学
1.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
。
2.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高原:
海拔在_______米以上,面积较______,外围较______,内外起伏较为_______。
山地:海拔在_______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丘陵:海拔在_______米以下,地势起伏_______。
新知导学
平原:海拔一般在_______米以下,宽广平坦。
盆地:四周_______中间_______。
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水体(海洋、河湖)用
色表示;平原用
色表示;山地、高原用
色表示。
4.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
和坡度的
。
新知讲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新知讲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
设色的原则
常常用“陆高海深”图例来表示海拔高度的变化
,按地面由低到高:
绿色——平原;黄色——高原、山地、丘陵;
褐色——高山;白色——雪线以上部分;
浓淡不同的蓝色表示海洋。
我国常用:
200米等高线以下为深绿色;
200-500米等高线间为浅绿色;
500-1000米等高线间为浅黄色;
1000-2000米等高线间为深黄色;
2000-3000米等高线间为浅赭色。
新知讲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
新知讲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
0
0
0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
新知讲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
新知讲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
新知讲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
新知讲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
新知讲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
0~200米
200~500米
500~2000米
2000~5000米
5000米以上
0~200米
200
~2000米
2000
~4000米
4000
~6000米
6000
米以下
陆高
海深
洼地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图例
新知讲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
高原:海拔在
米以上,面积较
,外围较
,内部起伏较为
。高原以较高的海拔区别于平原,又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
之称,它是在长期连续的大面积的地壳抬升运动中形成的,有的高原表面宽广平坦,地势起伏不大,有的高原则山峦起伏,地势变化很大。
和缓
500
大
陡
新知讲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
山地:海拔在
米以上,具有耸立的
、
的山坡,一般多呈脉状分布。山地是众多的山所在的地域,有别于单一的山或山脉,和丘陵比,山地的相对高度要大。
山峰
陡峭
500
新知讲解
丘陵:海拔在
米以下,地势起伏较
,相对高度不超过
米。
500
大
200
分层设色地形图
新知讲解
平原:海拔一般在
米以下,
,一般位于沿海、沿河地区。
200
宽广平坦
分层设色地形图
新知讲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
盆地:顾名思义,形似放置地上的盆。所以人们把四周高(地形可为山地或高原)、中间低(地形可为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称为盆地。
新知讲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
⑤
④
③
②
①
抢答
山地
盆地
高原
平原
丘陵
请在图中标出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
新知讲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
活动: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到下列地形区
青藏高原
巴西高原
刚果盆地
亚马孙平原
安第斯山脉
新知讲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海拔
高度
地表起伏程度
等高线特征
基本地形的等高线特征
四周密中间疏
密集
稀疏
四周密中间疏
稀疏平直
超过500m
超过
500m
200-500m
0-200m
高原面起伏不大,边缘陡峭
地形起伏大
坡度较大
四周高中间低
宽广平坦
无特定海拔范围
新知讲解
地形剖面图
中国沿36°N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
新知讲解
地形剖面图
绘制步骤:
1、在等高线图中确定剖面线
2、建立剖面图坐标系
3、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
4、将这些点连成平滑的曲线。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新知讲解
地形剖面图
A’
A
B
C
D
E
F
G
H
I
J
100米
200米
300米
400米
500米
B’
C’
D’
F’
E’
G’
H’
I’
J’
课堂练习
1.地图是重要的信息载体,又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下列关于地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形剖面图最能直观地反映地表的高低起伏
B.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草原
C.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
D.外出旅行常用到交通图
为了让游客体验悬空的惊险刺激,很多旅游景点会在登山线路中合适的路段修建玻璃栈道,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下图完成2—5题。
B
课堂练习
2.
甲乙丙丁四处中,能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3.
有关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处可能存在河流
B.
乙、丙两地图上距离0.8厘米,实地距离4千米
C.
丙在甲的正西方
D.
乙、丙的相对高度为100米
12.
甲乙丙丁四处人类活动布局合理的是( )
A.
甲——水文站
B.
乙——农田
C.
丙——瞭望台
D.
丁——城市
13.
最适宜修建玻璃栈道的是( )
A.
①段
B.
②段
C.
③段
D.
④段
A
B
B
C
课堂练习
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处中,能最早看到日出的是位于最东部的甲处。由图可知,图中甲处是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由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5千米,若乙、丙两地图上距离0.8厘米,实地距离4千米;丙是在甲的西南方向;图中等高距是50米,乙、丙两地的相对高度小于50米。由图可知,甲处位于山脊,可以建瞭望台;乙处地势平坦,可以发展农田;丙地位于河谷,可以建水文站;丁地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不适宜人类居住。由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段中,等高线最密集的是③段,最适合修建玻璃栈道。
课堂练习
读“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
并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
_________
_________。
(2)估算甲聚落与朝阳峰之
间的相对高度是
___________
_____。
该区域为盆地地形;地势是四周高,
中间低,高度变化较大
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800米~1
200米之间
700
700
500
500
900
700
课堂练习
(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
(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其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坝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
主要的利与弊。
看不到丁村,有山脊(体)阻挡视线
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
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
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淹
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
课堂总结
地形图的判读
分层设色地形图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地形剖面图
2.读书可以培养我们的气质。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你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等时间长了,那些细枝末节的,你都忘了,剩下来的,就成了你的素质。
谢
谢
大
家
希
望
大
家
批
评
指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