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人体识汉字(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观察人体识汉字(教案)(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04 20:1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观察人体识汉字》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人、手、足、口、耳、目”6个生字,会写“人”“口”“八”“目”4个字。
  2.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撇、横折、捺。指导学生书写时正确占格,写好汉字。
  3.辅导学生会背儿歌《手足口耳目》,并理解儿歌内容。
  4.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识字的重要性,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
  【教学难点】
  领悟画与字的关系,学习象形字的识字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本课生字卡片、拼音卡片。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小手,你们常用小手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反馈)
  2.小朋友,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欠产身上的什么器官呢?
  [学生自由发言,让他们对各种器官具体为我们做什么有一个形象的感知。]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们身上和一些器官,看看他们平时都在干什么呢?又是怎么写的?(板书课题)
  二、图文结合,认读“人”
  1.出示图片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看图反馈:人)
  2.教师教学生读。
  3.用人进行组词练习。
  4.引导学生观察汉字人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人”。看到了一个人在做握手的姿势,古人就照样子发明了“人”字,后来有了今天的“人”字。
  5.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形体表示出“人”,加深对“人”的认知。
  三、了解人的五件宝,认读生字
  1.教师出示文中小女孩的头像,说说每一张脸都有哪些器官组成。
  2.学生反馈后,教师板书:耳、目、口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都用耳、目、口干什么?
  4.学生反馈后,教师小结它们的作用。
  5.教师教学生读这些生字。
  6.教师:人有五件宝,现在我们已经找出了三件,那还有两件是什么呢?
  7.学生反馈后,教师出示文中手和足的图。
  图上还有一只手,人们根据手的样子造出了“手”字。脚的另外一个名字叫足,也是从古代
的象形字演变而来的。
8.教师教学生读这两个生字。
  9.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识记生字。
  四、巩固生字的认读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2.大家一起读一读。
  3.老师把拼音去掉,你还能认识这些字吗?师随意指生字学生自由抢读。要求学生给这些生字标上拼音。
  4.指名上台来标,集体纠正。
  5.游戏:看字卡摸人体器官。
  6、找朋友:拼音卡片和字卡片找朋友。
第2课时
  一、巩固复习
  二、熟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认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小组内检查读文的情况。
  3.大家一起读课文。
  4.指名个别读,检查读文的情况。
  5.以具体的器官为例,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器官。
  [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只要适当地引导)平时我们看书、写字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经常做好眼保健操,以防形成近视眼。]
  6.小组讨论、交流。
  7.集体反馈,教师总结。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字,集体认读出放大器并组词。
  2.复习学过的汉字基本笔画横和竖。
  3.出示今天的新笔画,引导学生认识新笔画“横折”,并指导学生写一写。
  [师小结:写字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里头后封口。]
  4.学生练习写新笔画,教师巡视辅导,普遍性的问题,集体纠正。
  5.引导学生观察今天要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指名反馈。
  7.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看图认识了许多汉字,同学们可以用这种看图识字的方法,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
  【板书设计】
  1.观察人体识汉字
  人的五件宝:mù
kǒu
ěr
shǒu

rén
  目





  【教学反思】
  本课识字是教学的重点,为此我在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把看图和识字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出象形字与实物的相似之处
,从而识记了字形。纠正了生字“手、足”的读音,认识了新笔画,在识字的过程中指导了学生书写。